1917年甘博中国行之二十三:从汶川到理县薛城镇

戴维·甘博(Sidney D. Gamble)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其祖父为宝洁公司创始人,1908年,18岁的甘博随父母第一次来华,1917年至1932年间,他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五千多张民国时期的高清照片并带回美国,1968年甘博去世,15年后,他的女儿在家中阁楼无意发现全部的底片,后被杜克大学图书馆收藏并进行数字化展示。

1917年甘博第二次来中国时,与罗伯特·菲奇(Robert Fitch)和J.H.亚瑟(Hillcoat. Arthur)结伴沿长江溯流而上,深入四川省考察,他们于1917年6月11日离开上海,10月9日返回,历时4个月,行程4千英里,他拍摄的照片极为高清,记录了珍贵的民国时期各地风光人文。图游华夏网头条号在完成张柏林、柏石曼、克拉普中国行系列老照片专辑后,对甘博中国行的照片,仍按时间和地域进行解读。

一、本期行程



1917年6月11日,甘博一行从上海乘船沿长江前往四川,水路耗时5天,目前可以确认的记载,是6月19日离开遂宁前往成都转往灌县,经松茂古道前往汶川,上图为民国六年(1917年)出版的四川省地图局部。



本期照片为甘博从威州(今汶川县城)前往理番(今理县薛城镇)途中所拍。

二、威州前往理番

1、甘博一行离开威州,沿着杂谷脑河往西前进,在途中他看见一座水车,需要磨东西时,通过引来水流,推动水车带动磨盘。

2、沿着古道,甘博经过了一处羌寨,房屋修建的非常坚固,中间的一处屋前道路,有三位村中百姓正在闲聊。

3、在险峻的道旁,大约是在一处羌寨的附近,当地百姓看到来了一群外国人,纷纷坐在旁边看稀奇,左边三人是女子,中间的年轻男子手里还攥着一根烟杆。

4、在威州到理番途中的一处街镇,甘博看到一位喇嘛走在路旁,店铺两侧有老少几人看着甘博在照相,店门旁贴着对联,可以看到:“平安两字”、“和暖一生”的字样。

5、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甘博在小镇的街道拍摄了这张照片,只见阳光几乎直射,有人挑着木桶而来,两旁的百姓依旧好奇地看着摆弄相机的甘博,从石板路和商铺的建筑规模来看,此地较为繁华。很有可能是桃坪或通化其一。

6、继续前行,甘博又经过了一处村庄,左侧的碉楼已经坍塌,右下角是一座木桥,联通着古道,桥旁和屋前都有人在目视着甘博。

7、甘博站在高处,拍摄了下方溪谷中的几户人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溪流上架设了一座很精致的木桥,桥的两侧各有一棵大树遮荫,桥旁的木楼,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

8、在高山的古道上,甘博看到当地人牵着几头牦牛走来,他可能第一次见到,便拍摄了这张照片,左前方的转角处,甘博的外国同伴露出了头正在等着他。

9、在快到理番的地方,一位挑夫挑着竹筐,昂首阔步地迎面走来,不同于常规的扁平扁担,他的扁担是弯弓形,是为了提高筐的离地高度,便于在山路行走。

三、理番县城

10、经过一路的辛苦,甘博一行来到了理番县城,当时的县治是薛城镇,1951年理县的县城迁至杂谷脑,照片拍摄的是理番县衙内的照壁,上方绘制了一头龙兽的形象。

11、在理番县的县衙院子里,地面上放置了一尊炮,左侧的门旁字牌只能看到“册厅”两字,有可能是放置重要档案的场所。

12、在理番城内,甘博拍摄的这座楼为筹边楼,其后方山峰高耸,形如熊的耳朵,被当地人称为熊耳山。筹边楼历史悠久,相传唐朝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为了对付吐蕃而修建,著名的女诗人薛涛曾登临此楼,写下:“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一诗,让筹边楼流传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理县   汶川   中国   县衙   屋前   扁担   木桥   古道   县城   城镇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