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将男孩眼珠“熔化”,这东西每家都有,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前言

曾经有一则咨询刷爆了家长的微信朋友圈,一个8岁男孩,只因好奇地触碰了一样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却不曾放在心上的东西,就在短短20分钟内双眼被腐蚀致盲,从此生活在漆黑的世界中。

这究竟是何等可怕的事实!它无声无息地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却能在不经意间给一个孩子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拥有如此可怕的“杀人于无形”的力量?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它对我们家人的伤害?

食品干燥剂造成儿童失明的教训

可可是一个活泼开朗的8岁男孩,刚刚升入二年级,这天他如愿以偿地考了一个好成绩,开心的妈妈当即决定带他去买些礼物犒劳自己,两人在商场逛了一圈,可可兴奋地提着大包小包的玩具回到了家。

妈妈将新买的玩具拆开包装,将零食和小礼物摆放在茶几上,叮嘱可可:"这些都是奖励你的,玩一会儿,妈妈去厨房准备晚餐了。"

可可开心地选择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摆在身边,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玩得不亦乐乎,殊不知一场噩耗悄然降临。

大约15分钟后,妈妈在厨房里突然听到可可的一声惨叫,她慌忙跑出厨房,只见可可捂着右眼在地上翻滚,面部因为剧痛而扭曲着,旁边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已经炸裂开来,地上水渍遍地。

妈妈心急如焚,把可可抱起就奔向了附近的医院。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后,无奈地告知可可的右眼已经严重受损,视力无法挽回,原来可可在玩腻新买的玩具后,无意中在包装袋的夹层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透明薄膜包装。

出于好奇心,他拿起包装袋抖了抖,发现里面装着一些白色的粉末,他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就把粉末倒进了准备好的水瓶,立刻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水瓶发出"砰"的一声爆炸,瓶身破裂,碱性物质溅入可可的右眼,导致眼球严重烧伤和溶解。

那个小包装袋里装的,正是食品干燥剂。许多人不了解它的危险性,只当它是一种不能吃的调料。

其实,食品干燥剂遇水会产生强烈的放热反应,温度迅速升高,足以导致严重的灼伤,更糟糕的是,反应产生的强碱性物质能腐蚀组织,可可的眼球就这样在短短几分钟内被破坏。

误食干燥剂,后果不堪设想

这绝不是单单一起案例,2021年在哈尔滨再次发生了一起儿童误食干燥剂的事件,一位年轻妈妈抱着两岁大的女儿紧急来到了医院。

在简单的交流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紧,原来这几天小女孩感冒发烧,她妈妈到点就会给她喂药,就在一次喂药时,妈妈把药瓶递给女儿,自己转身去倒水。

不料小女儿想让妈妈省心,竟想自己主动把“药”吃了,等妈妈回来时已经晚了,孩子已经将药瓶里的干燥剂袋子咬破,误食了一嘴的干燥剂粉末。

妈妈心急如焚,所以立刻抱孩子赶来医院,妈妈着急地询问医生:“女儿需要立即洗胃吗?”

好在医生查看后表示,与食品和药品一起放的干燥剂毒性不大,不应轻易稀释,建议先观察症状,若有不适再采取措施。

食品、药品用的干燥剂相对安全,误食后的危害不大,但是衣帽用的生石灰干燥剂腐蚀性非常强,如果误食必须立即催吐,然后送医院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灼伤食道和胃肠。

另外硅胶干燥剂虽然不会被人体吸收,但如果出现明显的头晕、呕吐等症状,也需要及时看医生排除危险,据了解,不同品牌和批号的干燥剂成分各有不同,有的含有毒性较大的成分,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专家强调,儿童误食任何干燥剂之后,父母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立即送医就诊,按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切不可拖延时间,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把这些危险的化学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避免悲剧发生。

医生表示,面对疑似吸入或食入有害物质的儿童,除了及时送医,在去医院的途中,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尽量保持镇静,避免孩子情绪激动。

二是询问孩子吸入或食入物质的具体情况,告知医生,三是带上可疑物质的原包装或标签,提供给医生参考,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意外伤害,保护孩子的健康。

干燥剂的危害不可小视

生活中常用的干燥剂有很多种,比如生石灰干燥剂、矿物质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等,这些干燥剂在成分和性质上有所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一样。

如生石灰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当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后,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生石灰干燥剂和水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压力会逐渐增大,最终可能导致容器爆炸。

消防部门就曾进行过现场试验,将4包生石灰干燥剂和100毫升的水混合在一个38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混合后,瓶子迅速膨胀变形,温度飙升至117摄氏度后发生爆炸。

如果生石灰干燥剂的粉末不慎进入人体,尤其是眼睛,会对黏膜组织造成严重的碱性烧伤。误食也可能导致肠胃道的严重腐蚀。

所以生石灰干燥剂的危害性是较大的,然而由于制作成本低廉,生石灰干燥剂仍被广泛使用在各类产品的封存干燥中,这给消费者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相比之下,硅胶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硅酸盐,对人体基本无害,它遇水后仅产生物理吸水作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释放大量热量。


即使大量食入,也只会造成轻微的腹泻,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硅胶干燥剂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低标准硅胶干燥剂,也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还有一些人错误使用干燥剂,也会增加了安全隐患,例如,有人喜欢把干燥剂和鞋子一起放入密闭的塑料箱中,长时间储存,但在封闭空间里,干燥剂吸收鞋内湿气后也会释放热量,如果积热过多,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家长应急指南:小心处理好孩子眼里的异物

眼睛是心灵橱窗,更是人体身上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如果当孩子不小心在玩耍中眼里进了异物时,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立刻让孩子停止揉搓眼睛,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异物划破眼部组织,或者被推进更深的眼内,同时也要禁止用力吹眼睛,口中的细菌可能会感染伤口。

我们可以先轻轻抬起孩子的眼睑,用清水轻柔地冲洗眼睛,清水可以帮助孩子产生更多眼泪,带出部分异物,在冲洗过程中,让孩子自然地眨眼,可以减轻不适感。

如果异物较大,如蚂蚁、苍蝇等,可以用清洁的湿布温和地进行擦拭,但不能过力,若异物较深,不要用针头或其他工具进行处理,以免造成角膜撕裂伤害。

冲洗眼睛的时候,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最好是常温或微温的白开水,太烫的水反而会刺激眼睛,如果家里没有条件冲洗,可以先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盖在孩子眼睛上,去医院前帮助保护伤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孩子眼内进入的是强碱性化合物,如生石灰、氢氧化钙等,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然后迅速送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这类化学物质能快速侵蚀眼睛组织,需要医生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严重损伤甚至失明,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此类化学物品,一定不要揉眼睛,会使化学物质进一步侵入眼内,应立即打开眼睑,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同时就近联系医院救治。

当孩子眼睛遭遇意外,家长要记住“不揉,不吹,清水冲洗”的紧急处置方法,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如果异物无法排出,一定要带孩子尽快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除去和治疗,避免孩子伤痛加剧,去医院的路上,可以轻轻抚摸孩子,讲一些开心的故事分散注意力,不要让他觉得紧张和害怕。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家里的危险源,例如清洁用品、药物、小饰品等,不要放在孩子们可以触及的地方。

另外也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碰生人的眼睛,避免传染病感染,当意外发生时,按照正确的应急预案处理,可以最大可能保护孩子的健康。

结语

我们应该从这起惨剧中汲取深刻教训,必须重视食品干燥剂等家居用品的危险性,它们看似无害,但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巨大的伤害潜力,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时刻注意照看孩子,不让他们接触任何未知或危险物品。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此类产品的安全警示,让消费者明确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只有提高警惕,才能避免相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精彩往期链接

40多年前的“奢侈品”麦乳精风靡全国,它从何处来的?为何消失了

汶川地震中的“神车”:只因车牌特殊,被公安部门特批入驻纪念馆

“迟早都该炸掉”?曾让西安居民痛恨的三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生石灰   干燥剂   异物   硅胶   眼珠   可可   高度   家长   男孩   眼睛   医生   东西   妈妈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