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汇交易再开新花,市场培育未有尽期

近日,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腾讯碳中和实验室签署了全国首单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汇产品认购协议。腾讯公司成了盐沼蓝碳的购买方,用于抵消日常工作、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实际上这个案例确实有着鲜明的标本意义,据悉,未来更多创新性碳汇交易也将在全国落地及推广。

从科学而言,陆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被称为“绿碳”,而通过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被称为“蓝碳”。 海洋碳汇储存周期可长达数百年,在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碳汇效果显著。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是对遥远的未来画空中楼阁,而是一种庄严承诺。何况距离2030年只剩下7年,转眼即到,类似生态系统碳汇这些探索和铺开,恰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比如腾讯这样的大公司,运营排放中必然有减不去的碳,而其又计划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那么到2030年就需购买约100万吨碳汇,覆盖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排放量。

那么按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要求,广州构建生态碳汇等生态权益产品市场化交易体系,就为类似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提供了弥补碳产生的途径。通过捐资造林,保育湿地,让自己出资培育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数据显示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效益非常显著。选择江苏盐城这个自然保护区,不但有具体的可计量价值,同时也有明显的社会公益的意义。

作为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碳排放交易市场具有强劲的前景。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其中,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广碳所交易规模持续领先全国。按照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9日,广碳所累计成交配额超2亿吨,总成交金额超55亿元,碳配额现货年交易量居世界前列,促进广东省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社会各大企业对于减碳需求的认知加深,通过提供碳排放权、生态产品和其他环境权益交易服务,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会发挥更积极的功能和作用。类似“碳交易员”“碳金融”“碳管理”“碳排放权管理员”“绿色金融”的能力与建设,都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需求,并催生出大量的相关岗位,进而改写大学选择专业的思路与愿景。

文 |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许张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盐沼   盐城   腾讯   羊城晚报   广东   交易市场   生态系统   海洋   生态   全国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