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宝贝:不能碰的伤痛

从出生起,愈合不了的伤口就将伴随他们一生。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 编辑陈融雪

6月26日,小九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看动物

上海德博蝴蝶宝贝关爱中心(以下简称“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登记在册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其中近1300名为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以下简称“EB”)患者,他们的皮肤“像蝴蝶翅膀一样脆弱”,被称为“蝴蝶宝贝”。

“这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疾病,因皮肤结构蛋白缺陷导致,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使用敷料(创伤护理产品),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永皓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蝴蝶宝贝”,这个看似美丽名字的背后,承载着罕见病患者一生的痛。

出生即困难模式

“这个宝宝脚上的皮肤怎么了?”护士看着刚刚出生的宝宝说道。

小九刚出生时,上半身看上去很健康,但是左腿上有一块皮肤组织没长好,呈现一片血色,在场几名医护人员都表示没见过这种情况。

随后,小九就按照早产儿的标准被送去了新生儿科的无菌房。那一刻,小九父母的心情是复杂的。

小九一出生就成为了腿脚缠着纱布的伤员,身体多处贴着敷料“补丁”。作为蝴蝶宝贝的新手父母,小九父母开启的是困难模式。“我和小九爸爸恰巧都携带了隐性致病基因,宝宝有1/4患病概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我和小九爸爸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小九妈妈金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小九在医院住了25天,我们便将她接回家中护理。除去身上被包扎的伤口,小九看上去和正常的宝宝差不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小九的人生会艰难得多,我们会一直乐观面对。”金女士表示。

照护小九,换药是最困难的。小九会一直哭闹,腿脚乱蹬,每次换药都会因为乱动摩擦出新血疱,需要重新处理。小九妈妈回忆道:“第一次帮小九更换腿上的敷料、清理伤口,花了两三个小时,换完两个人都感觉筋疲力尽。当然,一次次的手忙脚乱累积下来,我们为小九换药变得越来越熟练。”金女士说道。

除去普通婴儿的日常喂养照料外,小九父母还需要多加保护她脆弱的皮肤。在皮肤破损处刚长出的皮肤尤其脆弱,为了防止破损的指头并指,小九的父母必须将小九的指头分开包裹。

“目前,小九的手脚都用特殊敷料包裹,外边穿着手套和袜子,防止她蹭破脸。对于我们而言,让小九健康的四肢裸露在外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金女士表示,当孩子的四肢活动能力增强,困难模式还会升级。

据金女士讲述,小九在其他方面表现很优秀。她对音乐非常敏感,能从钢琴、吉他声中获得安抚,会认真专注地听别人说话或者唱歌,并且会发出声音试图与人对话。

2023年6月,小九的父母带小九坐飞机前往贵州避暑。“她比我们想象得还乖一些,在公共场所不会哭闹,对陌生人很有礼貌,会说谢谢、再见。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了牛羊,还骑了马,她非常开心。我们希望小九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愿她这一生能被爱环抱。”金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拆敷料如拆“盲盒”

同小九一样的,还有出生在湖南湘潭的晨晨。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黄女士都要把晨晨的双手轻轻绑起来,担心她睡觉忍不住抓伤自己。

2022年4月,黄女士初为人母,生下女儿晨晨。小生命降临本该是喜悦,但大家看到孩子时却笑不起来——他们发现孩子的双腿没有皮肤,红红的。

一家人的生活从此改变。孩子的皮肤脆弱无比,口腔溃疡严重,只能吃流食、半流食。最难的是父母每天早晚都要对晨晨全身的皮肤进行检查、护理,及时上药……

养育晨晨的过程比养育普通小孩更加提心吊胆,因为一不小心,身体某个部位就会被蹭红、皮肤破损。

“我们每次打开敷料或是手套的时候,都是一次开盲盒的体验,因为不确定皮肤是否会有新的创伤。”黄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换药过程中受力导致蹭掉晨晨皮肤的情况也出现过几次。

照顾EB患者,要非常小心,24小时不能离人。“有一次,晨晨颈部的一块皮肤已经快愈合,因晨晨自发抓挠而再次大面积破损,妻子来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晨晨的伤口血流不止。连日来的努力付诸东流后,妻子瞬间情绪崩溃。我赶紧选了一款柔软的敷料,裁剪出正好附着在颈部的形状,帮晨晨护理。”晨晨的爸爸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平时我的工作忙,照顾晨晨的重任都落在了妻子身上,我尽量多和她一起分担,缓解她的压力。”

对EB患者来说,家庭护理的质量,决定了他们的生存质量,但护理质量不止取决于父母的护理能力,也取决于经济能力。

“我和晨晨的爸爸属于医护人员,平时都会上班。晨晨的外婆、爷爷奶奶会在白天负责照顾她,如果遇到晨晨受伤的时候,我也会请假回家给晨晨换药、护理。”黄女士表示。

黄女士给晨晨使用的敷料有两种规格:第一种是20×50厘米的,从海外代购大概150元一片,这种是没有药性的;第二种是17×19厘米的,200多元一片,这种是带有药性受伤使用的。

“晨晨在没有新伤的情况,我们会给她使用无药性的敷料,每两天一片。随着晨晨长大,破损面积变大,有药性敷料使用的频率就会多一些。我们每个月使用敷料的费用在3000元到4000元。”黄女士表示。

10月9日,黄女士给晨晨更换脚上的敷料

“新伤口愈合的时候,晨晨会感觉到痒,为了减少她抓挠,我们会给她涂一点弱激素的软膏,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使用时间久了,皮肤会变得更加脆弱。”黄女士说。

目前,晨晨的手指和脚趾都已发生粘连,黄女士打算下个月带晨晨去上海做分指手术。据黄女士讲述,每次手术只能做一只手或者一只脚的分指,按照晨晨目前走路的需求,要先给晨晨的脚做分指。

“手术后的护理也至关重要,如果护理不当,脚趾更容易长在一起。”黄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从知道晨晨患病以来,我和晨晨爸爸就希望能尽到父母的责任,让她快乐长大。”

卫生纸代替敷料

与小九和晨晨不同的是,张健成为EB患者已有34年。

张健,1989年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出生时小腿有皮损,吓坏了父母。父母带着张健跑了很多医院,许多医生都很难辨别出张健患了哪种疾病。两年后,父母终于从一位老大夫口中得知,张健是EB患者,表皮包括体内黏膜一碰就破,像蝴蝶的翅膀一样脆弱。

父母得知无药可治,只能将张健带回家照顾。“父母小心翼翼地照顾我。拥抱、睡觉、吃饭这些平常小事,对我来说都很难,一不小心身上可能就会起泡,皮肤甚至会破掉。”张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担心学校里小孩多,非常容易磕碰受伤,直到九岁,才送张健读学前班,十岁读一年级。

小学毕业后,却再也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张健。“有的学校说我患有疾病,有的学校怕担责,总之就是不收我。”在父母不懈的努力下,张健获得了在家学习的机会,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会安排相应的老师到张健的家里为他辅导功课。

经过一年的观察,学校看到了张健的努力,便同意张健在学校里读书。“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大概十几里路,父亲每天会骑摩托车载我上下学。但是到了高中,学校离家太远了,不方便每天接送,高一上半年家里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母亲一直陪读,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张健说。

后来,张健的母亲在高中学校里获得了一份工作,学校也给张健和他的母亲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母亲就是这样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陪伴了他的高中和大学生活。

2018年8月的一天,张健母亲因病去世 。“以前,无论我走到哪里,母亲都会陪着我、照顾我,我很少在生活上面操心,也很少需要我自己做什么。母亲去世后,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习惯一个人生活。”他说。

2023年5月,张健父亲凝血功能变差,血止不住,肝衰加速,送回老家的第二天,父亲便离开了张健。“他们离开了,但他们也没离开,他们曾经付出的一切,他们留给我的精神和思念,就是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张健说。

张健从小患病,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不幸的,但他并没有过度在意患病这件事情。

他说,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虽然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方便,这种不方便随着时间也慢慢地习惯了。

以前,对病情不是很了解,张健会使用卫生纸代替标准敷料,直至工作后,张健才开始慢慢使用敷料。夏天,身上伤口多,可能会感染发炎,恢复起来就很慢,如果只是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是承受不住的,这种情况他只能去医院打消炎针、输营养液。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张健会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歌、看视频、写书法、骑车。“我很幸运,父母、老师、同学,还有社会上的一些陌生人都给了我很多的爱,这也是我现在能够乐观对待生活的重要原因。”张健说。

现在,张健每天都会花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进行视频录制、剪辑,他希望通过视频来记录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8月1日,张健在临沂市区骑行

让“罕见”被看见

为了向EB患儿家属普及护理知识,改善EB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2014年周迎春和其他患者及家属成立了蝴蝶宝贝关爱中心,这是中国唯一专注EB的公益机构。

EB患者身体上几乎没有完好的肌肤,甚至当他跌倒,你想要扶他一把的时候,他的皮肤也可能破损。“从出生起,愈合不了的伤口就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还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手指粘连、食道狭窄、牙齿脱落等。”张永皓表示。

目前,很多EB患者家庭都会面临两大难题。

“首先,父母对EB的认知并不多,照顾EB患者没有经验,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蝴蝶宝贝关爱中心主任孙春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其次,专用敷料几乎是EB患者每日必需品,但因无法报销,会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孙春阳表示。

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发起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综合社会调研报告”显示,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从每年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严重且经济能力不足的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只能用卫生纸代替敷料。

除了经济压力外,EB患者每天要承受皮损的痛苦。“患者的痛苦主要来源于EB不断产生的水疱,一些水疱破损后会形成糜烂面,就会有瘙痒、疼痛的症状。为避免水疱和糜烂面的发生,我们建议在手、肘、膝这些容易受摩擦的地方,多增加一些保护,减少摩擦;其次,可以使用一些润肤剂帮助患者减少瘙痒的症状。”张永皓说。

近年来,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积极为EB患者及家庭提供帮助、向全社会宣传该疾病相关知识、推动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家庭更好地照顾EB患者,蝴蝶宝贝关爱中心连续八年举办护理培训班,拍摄了护理视频,编写了护理指南,与企业合作争取到大量优质敷料的捐赠,教EB患者家庭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

由于EB患者罕见人群少,截至目前,除了上海,敷料并未被纳入医保目录。并且,由于EB并不在慢病长处方的白名单中,即使在上海,医院一次能开出的敷料数量也有限,且无法在社区医院凭处方领取。

对此,EB患者群体曾多次呼吁,希望有专项基金的支持来帮助减轻用药负担。“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罕见病,让蝴蝶宝宝被‘看见’。”黄女士说。

来源: 新华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蝴蝶   宝贝   都会   敷料   伤痛   患者   周刊   女士   父母   皮肤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