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人口开展计划生育,14亿人口却开放生三胎,原因是什么?


在我国,只要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都经历过两个重大人口政策“实施期”:

第一个,1982年9月,计划生育正式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写进新修订的《宪法》,可通俗理解为:只生一胎。


第二个,2021年5月,全面开放三胎,成为当年比新冠防疫还要热的国内大事件,可通俗理解为:鼓励生育。

其实在1982年和2021年两个人口政策重大节点实施前,各有一个政策试行期。

1、早在1971年,国家《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首次把“控人口”上升为重大政策执行,1979年开始执行计划生育各项规定,1981年设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进入“有纲要、有机构、有执行”的阶段。

1982年,我国总人口为10.1亿。


2、在2013年11月,国家明确“单独二胎”政策,2016年1月,全面放开二胎,2021年5月开放三胎,国家和地方配套的生育鼓励措施办法陆续实施,鼓励生三胎进入“有规划、有保障、有标准”的阶段。

2021年,我国总人口超14亿。


为什么在10亿人口时,开展计划生育,在14亿人口时,却开放生三胎?明明当前我国人口比过去越来越多,还鼓励生三胎?

总的思考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保障条件,人口生育政策要具体调整,应时应势而为。

有3个具体原因:


1、人口增长趋势出现重大变化。

现在年过50岁的人,很明显的特点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少的两三个,多的六七个,在五六十年代,父母加小孩超过5口人是很正常的。

从“小家”可以看到“大家”,说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是比较快的。


有一个促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当时分配制度对“多生孩子”的家庭有利,比如农村的分配比例有“人八劳二”、“人七劳三”等几种,各个地方不一样,但谁家的孩子多,谁分配的就多,变相成为多生多育的“催化剂”。

另外,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粮食、医疗的保障逐步加强,如杂交水稻推广,大量的预防疫苗、救治药物投入使用,卫生防病知识推广,也成为人口增长的硬性保障。


从2017年开始,国内人口开始逐年下降,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17年新生儿数量1765万,2022年为95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为负数。

在新生儿数量大幅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萎缩的情况下,国家开放生三胎就不难理解了。

2、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我国现有人口14亿多,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细分起来,我国已处于中等老龄化社会阶段,2021年5月数据显示,有12个省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东北三省老龄人口比例均超过15%。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60岁以上老人约2.8亿,预计到2025年超过3亿。按目前人口生育趋势,青壮年的数量逐步下降,人口结构矛盾凸显。

首当其冲的影响是养老金,可以预见会出现较大缺口;其次,现行退休制度受到冲击,老一辈退休后,新岗位缺乏接替,发展缺乏后劲;再次,老人除了医疗费用上涨外,消费能力远远比不上青年人,消费乏力,会对国内市场造成重大影响;还有,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对婴幼儿到青少年“一条龙”产业链条冲击巨大。


一句话,人口红利逐步消失,需要逐步开放三胎,应对人口年龄结构挑战。

3、时代和环境出现重大变化。

过去人们愿意多生娃,甚至在计划生育实施后,还有“超生游击队”的现象,除了养育成本总体不算高,医疗和粮食、教育保障等落实落地外,还有两条:

一个是传统思想影响,如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孩子多了好干活等观念,在许多老一辈心里根深蒂固。


一个是养老政策不完善,典型的就是养儿防老,多生一个孩子,老了以后多一点保障。

现在人们不愿生,除了经常被热议的养娃成本、房价高、内卷重、生存压力等因素外,还有三条:

一个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越发展,年轻人生育欲望反而下降,这一条放在全球都适用。


一个是不孕不育率明显提高,与食品安全、环境因素、个人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关系密切。

一个是性别错配,典型的是:城市大龄剩女多,降低择偶标准不现实;农村大龄光棍多,娶亲很困难。


这两年鼓励生三胎,是一个牵动各方神经,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

所以,总的看,人口增长的条件变了,人口年龄结构变了,时代发展了,过去的计划生育,放到现在已不适合,要扭转到鼓励生育上来,逐步解决人口老龄化为主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计划生育   人口   新生儿   数量   阶段   原因   农村   政策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