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流落381年的家族,到中国认祖归宗,称我们的根在广平府

2004年的某个春天,河北邯郸鸡泽县风正村内的田氏宗族接到了一个来自遥远海外的陌生电话。对方声称他们同属于田氏宗族,在海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分支。这个消息令他们震惊不已,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家族在海外竟然还有一个独立的分支。

田连平,当时担任风正村党委书记,接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无比激动。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完成宗族老祖宗的遗愿——找到早已远嫁他乡的田氏子孙后代。300多年前,一批田氏族人在战乱中逃亡,最终流落到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田氏后裔在韩国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甚至在韩国的社会中取得了崇高的地位,有的成为韩国陆军司令,有的担任大学校长,还有的在知名企业中担任要职。

2005年,田氏后裔田文俊首次联系上了风正村的田氏后人。他表达了想要回到发源地寻根的愿望。当他来到祖宗墓前时,跪地长叹“我回家了”,这一幕深深感动了所有见证的村民。这次回乡之旅也促成了一系列善举。田文俊先生不久之后向风正村的小学捐赠了高达8万元的奖学金,并资助学生建立了一个图书室。他承诺今后将继续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此外,田氏后裔创建的三德物流公司也向风正小学捐赠了总额高达66万元的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该公司还向县城医院捐赠了30套医疗设备,改善家乡的医疗条件。

田连平决定前往韩国,得到了风正村民的全力支持。村里的许多族人自发为他募捐了旅费,让他能够顺利完成这次朝圣之旅。他的心愿是当面向这些远隔重洋的兄弟姐妹们表达衷心的谢意。在这次探访中,田连平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军方的通讯员曾在朝鲜发现了一位姓田的高级军官,但因为战争状态无法展开深入交流,这一发现被遗忘。现在想来,这位军官很可能就是田氏远房后裔。

田好谦,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大商人,1610年生于河北广平府风正乡。虽然田家世代显赫,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经商。在那个时候,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但田好谦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事业蒸蒸日上,甚至将生意扩展到了朝鲜半岛。然而,明朝灭亡,他的家乡成为了清朝的地盘。回家的路逐渐艰难,最终,他被清兵洗劫一空,只能无奈留在朝鲜。在异国他乡,田好谦成为了皇帝的心腹大臣,娶了当地一位贵族女儿为妻,组建了新的家庭。但他对故乡的思念从未减弱。每年的清明和重阳节,他都会亲自祭祖,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他的孩子为了缓解父亲的相思之苦,甚至在异国他乡为他仿造了一个和老家风正村一模一样的“故乡”,建有家庙、关帝庙、老槐树等。但这只是一个假的“故乡”,无法平复田好谦对故土的眷恋。在晚年,田好谦为回不了故土而伤心落泪,直到1687年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写下了“回家”两个字,表达了自己最大的心愿。他对故乡家人的牵挂成为他一生的痛,也激励后人铭记自己的根和魂。

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源远流长,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后,心中都会萦绕着故土的记忆。这种“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明朝嘉靖皇帝出生在湖广安陆州,登基后对家乡进行升格、改名和大规模营建,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康熙皇帝虽然出生在北京紫禁城,但其父玄烨是在山海关出生的,所以他也视山海关为故乡。他多次南巡山海关,寻找儿时居住的地方,重游旧地,追忆童年时光。抗日战争时期,不少普通百姓也远离家乡,一位叫俊明的男孩在十岁那年被日军带回日本,成长为富翁后,仍然牢记自己中国血统,积极资助家乡教育,为两国友好尽心尽力。

即便是生活在异乡多年的侨民后代,心中也仍然装着中国的根。一位在日本长大的华侨富翁,始终教导子女要记住中国血脉,积极为中日友好和家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种乡土情结源自中华文化“重民本”的传统,也来自对家国情感的牵挂。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岸关系日益融洽,越来越多远在他乡的中国人可以重返故里,追寻久违的亲情和故土记忆。当代诗人艾青的诗歌《小径》描绘了一个游子对故土家乡的深沉眷恋:“小径在花落后,发现了童年的踪迹”。这种乡愁经久不息,深深扎根心间,即使当今社会变迁太大,童年的故土不再,但“旧地重游”仍是每个游子的心愿。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战乱频仍,内忧外患不断。然而即便如此,中华文明却始终延续传承。秦汉之后,中原地区屡次遭受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掠夺,然而最终这些外来政权都被同化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同化能力,使其得以在风风雨雨中持续发展壮大,外来民族在征服中原后,大多会受到中华文明的感化教化,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血脉得以传承的精神支柱,从屈原投江,到岳飞殉国,再到近现代一大批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自由而奋斗,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家国,诠释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爱国诗人用诗歌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诗歌承载着民族精神,宣扬爱国主义,鼓舞后人不忘国耻、继续前行。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动荡变迁中屹立不倒,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能团结一致对外。在内忧出现时,也能化险为夷,重新走向统一。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见证了这一点,像曹操的诗中所言,北方少数民族“二月着草衣,十月著皮裘”,来犯中原时,汉民族能团结应对外患。此外,内忧外患之后,中华民族也能团结互助,如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齐心协力重建家园。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其在风风雨雨中屹立万年,血脉传承至今。我们充满希望地相信,未来家国更团圆,中国人的落叶归根之梦也将更容易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广平   山海关   朝鲜半岛   认祖归宗   明朝   宗族   故土   韩国   后裔   中国   中华民族   故乡   家乡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