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带娃上班了!你们单位呢?

能带娃上班了!

9月14日,扬州市总工会和卫健委印发《扬州市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工子女爱心托管托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在单位内或附近,为职工提供子女托管、托育服务。

政策一出,网友们纷纷点赞,认为在年轻人生育意愿不强、人口负增长的当下,解决好各项基础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陕西也有单位提供帮忙带娃的服务,职工、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对此有哪些看法?这一政策能否推广落实?百理君采访了各方。

鼓励提供免费服务也可适当收取成本费用

《指导意见》里提到,单位可以通过单独或者联合购买服务的方式,为0-3岁的职工子女提供福利性托管服务。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和人数进行细分,分为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一个班最多18个人。甚至还提到了,应该设置室外活动场地,配备游戏设施。

指导意见还称,鼓励用人单位提供免费服务,但同时也可适当的收取部分成本费用,但是,价格不得高于当地普惠托管托育服务的收费标准。而且每年还要选出10-20家做的好的,给予12000元的奖金和补助。也就是说,职工可以边上班边带孩子,两不耽误。

陕西也有单位提供此类服务

陕西有没有这项服务?记者从陕西省总工会了解到,陕西支持社会力量在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等就业人群密集区域以及社区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其中,西咸新区目前已有4所托育园建成投用,地址就在办公区域附近。

不同于主要针对低龄幼儿的托育,据悉,陕西已有国企从2022年7月开始,针对学龄儿童成立安心托管班,在暑假为100名职工子女提供功课辅导和特长培训寄宿制托管服务,地点设置在公司一楼的独立区域,由学习区和生活区组成。

市民建议给提供服务的单位减税

西安一位“80后”父亲赵先生说,他小时候在国营单位长大,当时,父母所在的单位就有一个托育所,大人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厂内的托育所,一共十多个孩子,还聘任了专人帮职工看孩子。

“小时候在厂子里,几个孩子之间要是起冲突,大家都知道,来来回回还挺好玩。我比较支持成立这样的托育所,尤其是对稍大的孩子,让他们提前在大人的社交环境中适应,有助于孩子的全方位成长。”赵先生说。

市民尤女士和老公都是在岗职员,但是和老公不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从怀孕开始就十分担心孩子之后的照看问题。“期待公司可以带娃上班,但这也不会是常态,还是希望有托育园可以让孩子入托,不然自己只能选择辞职带娃。”

的确,对于现在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带娃需要通过寻求长辈帮助、寻找市场化的托育机构、找保姆等方式解决。

“我家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孩子,我们每个月要承担比较高昂的保姆费,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之前还找过托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4000块一个月的条件还不好,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如果单位提供这项服务,一定是不二之选。”市民李女士说。

还有市民表示,非常赞同扬州的做法,建议给这样的单位减税。但他喜欢安静,看到孩子哭闹不仅会影响心情,还会耽误工作。因此,如果由单位来提供托管服务,建议分区域执行。

“这是针对公务员和国企的吧?不是‘单位’的不配享受这种服务。建议先把育儿假实行了,上回带娃上班半天,扣了200块钱。”市民黄女士说。

有企业认为可实施性有80%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就要分两方面来看。

开设这项服务,可以促进企业提升职工的粘性和忠诚度,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负担得起这项服务。

有企业管理者表示,这件事不仅要花钱、找场地,还要配备专业人员、设置监督机制,一整个链条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更何况,服务的对象还是一群需要特别照顾的小孩儿。“就比如说,孩子在办公场所发生意外如何界定?提供这项服务要管理的人非常多,成本高的离谱不说风险还大,谁会揽这个事儿呢?”

“我允许我的员工在暑假期间带孩子上班,但是,有家长开始迟到早退,中午送孩子去参加兴趣班,有时候一走就是2小时,还不请假。”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一位医疗行业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服务的可实施性有80%,她们公司就有医生带着孩子上班。虽然带娃上班或多或少会影响工作状态,但是,允许带娃上班是企业文化的体现,不仅要关怀顾客,也要关怀员工及其家人。如果这项服务在陕西也得到推广,她所在的公司要做好准备,协同照顾孩子,付出人力或者小物力。迎接小朋友的到来,还能给公司带来“生气”,调整疲惫的工作状态。

企业发展的内驱力是人本主义此举有助于帮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模式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认为,其实可以从单位领导的角度来思考,如果领导自己就有这个需求,既方便了自己,也能为职工提供便利的服务,等这件事变成一种企业文化或者良好的社会风气,它就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措施。同时,领导干部能设身处地考虑到大家的工作和家庭,以及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也有利于加强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联系。

所以说,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企业想要留住人才,就得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减轻员工的生活压力。而且如果交由外部的专业机构来做这件事,成本代价太高,所以如果在企业内部消化,对员工来说是一个隐性福利,甚至可能比调整工资更有效,达到一种支出更少收益更大的效果,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吸引力,还彰显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这样的政策值得推广,不一定要全盘模仿,而是要让企业管理者了解到,企业发展的真正内驱力,是人本主义,是关注员工的生活,从而带来企业的稳定高效发展。”王晓勇说。

陕西天语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心理专家陈凤山同样赞成扬州的举措,他认为,0-3岁的幼儿期,是建立心理信任的重要阶段。孩子需要通过陪伴、肢体接触、换尿布等互动方式,来建立安全型的依恋模式,这种心理模式会陪伴孩子的一生。“举个例子,如果有的孩子没有建立好这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长大之后就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尤其是早产的婴儿,往往更加缺乏安全感,尤其需要耐心、温柔、慈祥的照料和呵护。”

但是,陈凤山表示,目前的社会经济压力较大,很多家长都要外出工作,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请保姆负责照顾,但是这种照顾不能代替父母,尤其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会被弱化。所以,从培养祖国未来,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讲,扬州的这个做法值得点赞。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单位   扬州   陕西   能带   职工   市民   员工   孩子   社会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