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金秋好时光

文/于延法

秋天,没有了夏日的烈日当头,暑热难耐;没有了蝉噪烦心,蚊虫叮咬;没有了风雨无常,道路泥泞,坎坷难行。

秋天,漫山遍野花果飘香,村村店店丰收正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风轻云淡,天空辽阔;鸟鸣虫吟,歌声悠扬;朝霞如炬,夕阳似火,晚上的月亮清澈透明,让人如临仙境,心绪荡漾。

金秋好时光,旅游最好季。

我们怀揣畅游自然,感悟沂蒙红色情怀的愉悦心情,在一个风清日丽的金秋周末,相约知己好友,携手家人,一路欢歌笑语,欣赏着沿途风光,兴致勃勃地挺进沂蒙山,去领略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品尝费县的糖炒栗子,聆听久唱不衰、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沂蒙山小调。

从邹城出发,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才能到达旅游目的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位于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因为我们这个旅行团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同志,都有着深深的红色情结,所以在漫长的旅途中,有人建议文艺细胞浓厚的同志,唱几首我们记忆犹新的歌曲,以此来活跃气氛,消除旅途的寂寞和困乏。

高挑俊美的导游小姐把话筒递给中国煤建68工程公司的张女士,张女士接过话筒,配合着音乐连唱了“南泥湾”、“洪湖赤卫队”、“东方红”等著名经典歌曲,然后兖矿铁运处的一位老同志,用他那浑厚高亢的歌喉清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我们聆听着伴随我们成长历程的动听歌曲,一路心绪荡漾,激情满怀,心里充满了欢乐。不觉间,沂蒙山望海楼的轮廓隐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仰望云雾之中天蒙山之巅的望海楼,心生观云望海之念。忽又想起几年前岱顶观日的赏心悦目。不曾想今日登临海拔1001.2米的蒙山第三高峰,竟也有映日观海的美妙机缘。可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游客,是否能信步望海楼和玉皇顶之间的“人行索桥”,一览蒙山青翠欲滴,香风缥缈,云雾缭绕的大自然美景,远望海天一色、碧水连天的奇妙景观,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

于是,我们经过蜿蜒崎岖的山间道路,来到了景区入口处的“天蒙山天下第一栗子锅”。这是一口直径达5米,重约6吨的糖炒栗子锅。每年栗子成熟季节,天蒙山银座旅游景区便举办“赏秋景、品秋味,体验秋收乐趣”的活动,让游客亲手打板栗,捡板栗,剥板栗,体味劳动的乐趣,品尝丰收的喜悦。这时正值板栗采摘时节,我们便走到板栗树下,举起竹竿,敲打枝头上毛绒绒的板栗,将收获装进行囊。那快乐溢于言表,挂在脸上。

品尝着香甜的栗子,心里充满了喜悦。跨过“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东检票口,隐约听到交替播放着家喻户晓的“映山红”和“沂蒙山小调”,歌曲悦耳动听,滋润心田。我仿佛置身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山人民,英勇、顽强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沂蒙山区有一个英雄的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治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深情。

她们就是“沂蒙红嫂”。沂蒙山红嫂先进群众的杰出代表——明德英,用智慧英勇无畏地救护身负重伤的抗日小战士庄新民,将自己的奶汁喂入抗日小战士的口中,又用家里仅存的一只鸡补养小战士的身体,让他早日康复,重返前线,杀敌抗日。明德英和丈夫李开田对庄新民的再生之恩,令这位抗日战士永世难忘。

沂蒙山区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和军队的重要根据地,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山东省党政机关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120万多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革命先烈血洒疆场。其中费县就有1.2万人参军,15.6万人支前,1700多人为国捐躯。沂蒙山人民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革命的胜利,尤其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儿女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红嫂精神”和沂蒙山人民支援革命,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勇壮举,形成了传承革命薪火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一样,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牺牲奉献,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号角。

说不尽的沂蒙山红嫂,唱不够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多么悠扬动听的旋律,多么激昂奋进的歌词。

我思绪万千,心中涌动起一股激流,随着音乐,喉咙里不自觉地哼唱起这首经典红歌。妻子挽着我的胳膊,另一只手轻轻地打着节拍,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之中。我们缓步前行,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徜徉于曲径通幽的石阶小道。

镌刻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的巨型花岗石映入眼帘。人们纷纷拍照留念,我便也招呼同行的朋友一起合影,留作纪念。来沂蒙山一趟,不只是来看山看水看风景,更重要的是来探寻“沂蒙山小调”的根源,铭记革命英烈们为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无私奉献。

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掩映在层峦叠嶂、绿树成荫的天蒙山中。这里曾经是中央军委抗大一分校驻地,担负着培训山东抗日干部的重任。学校在这里办学七年,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约2.4万名革命干部,与山东军民结下了鱼水之情。当年陈毅元帅、罗荣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此留下了战斗的身影。一分校文工团为抗日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蜿蜒曲折,拾级而上的石阶小道两旁,分布着一个一个幽静淡雅的小院,小院的旧式门楼都挂着红红的灯笼,门楣上贴着对联,院子里陈列着抗战时期的农家生产、生活器具,石垒草缮的老屋里播放着音乐或视频画面,展示着当年沂蒙山小调诞生时的情景。

1939年11月,中央军委抗大一分校东迁至山东抗日根据地。校址就选在绿树掩映,群山环抱的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这里山势险峻,错落有致,山水秀丽,风光宜人。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战士们为了配合当时的对敌斗争形势,由文工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集体采集创作了《反对黄沙会》这一优秀歌曲。《反对黄沙会》经过阮若珊同志的深情演唱,激发了沂蒙山区群众的革命热情,一下子就有300多人报名参军,极大地鼓舞了抗战热情。

这首创作于1940年的歌曲,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久唱不衰,越唱越红,成为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载体。白石屋村“活态博物馆”的每一个院落,每一处景点,都具有文化展示和生活体验的功能。尤其是在抗大一分校旧址,我们聆听到优美的歌曲,感悟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激情燃烧的热血沸腾;在沂蒙精神馆和沂蒙历史馆,红嫂喂小战士乳汁的情景历历在目,支前民兵推着小车勇往直前的画面令人鼓舞;在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我们体验了过去沂蒙人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我的爱人郑重其事地坐到烙煎饼的鏊子前,用铁勺子窊了一勺和好的面糊,在滚烫的鏊子上摊了一张热气腾腾的煎饼,递到我手里。我接过煎饼,卷了点沂蒙大嫂精心调制的沂蒙小咸菜,吃到嘴里,那个香哟。

……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咱们共产党领导好;……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歌声悠扬,煎饼飘香。我看到沂蒙手造馆门楣上的一副对联:创新致远手谱时代华章,厚德至诚造就工匠精神。费县88万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16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种板栗,植山楂,栽核桃;烙煎饼,炒栗子,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富了百姓,强了沂蒙。

10万亩山楂漫山遍野,在秋风里红彤彤地多像一盏盏耀眼的灯笼,光芒四射,映红了沂蒙,照亮了中华。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沂蒙山区   费县   蒙山   抗大   煎饼   小调   分校   金秋   板栗   散文   沂蒙   当代   时光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