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史官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位国君名叫姜购,史称齐前庄公。之所以加个“前”字,是因为他的后世子孙中又有一个谥号为“庄公”的人。

齐前庄公名气虽不太大,但绝非碌碌泛泛之辈。他在位六十四年,文治武功,结束齐国延续数十年内乱状态,是他的孙辈齐桓公成就春秋第一霸主的奠基者。然而,这样一位狠人,最终却是被杀的悲剧收场。原因很简单,给别人戴绿帽。而且不是别人,正是实权在握的执政大臣崔杼。

崔杼的小老婆名为棠姜,也称东郭姜,颇有姿色。不知何时与庄公暗渡陈仓。二人常常在崔杼家中约会偷情,虽为偷鸡摸狗,倒也其乐无穷。可惜好景不长,崔杼终于按不住夺妻之恨,乘庄公再次戏棠姜之机将其刺杀,拥立庄公之弟景公即位,并自封为相。崔杼又协迫文武百官于太庙歃血盟誓,同时召太史记录此事。他要求以“庄公以疟疾歿”写入史册,但太史却郑重地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问:你不怕死吗?太史答:不讲真话何为太史!于是太史被杀。随后又杀害太史两个弟弟。当最后一个弟弟来到现场,任凭崔杼如何威逼利诱,仍然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刽子手终于手软。

读完这段史实,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太史四兄弟为了记录短短五个字的历史事实,面对强权,宁肯牺牲生命,绝不妥协,绝不交易,绝不放弃。是什么支撑他们的无私无畏和凛然正气?是对职责的忠诚,还是对权贵的蔑视?今天的文人们,还有几人承继坚守着中国文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的风骨和精神?歌颂也好,批判也罢,各有各的观点,只要不违纪违法,任何人无权干涉和强加于别人。然而说话作文应当实事求是,不昧良心,不悖道义。像给许家印献诗词和书法的那些人,用笔杆子投机钻营,谄媚邀宠,至少不是厚厚道道的正人君子,真诚善良的人们十分鄙夷,极其恶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齐国   立命   国君   秉笔直书   无私无畏   文治武功   史官   后世   文人   春秋   弟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