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的他曾支持三峡工程,曾任水利部副部长

中国的三峡工程是一项浩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经过12年的建设,总投资高达1300多亿元人民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李伯宁这位三峡工程的坚定支持者,他一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波折,以及晚年的生活。李伯宁于1918年出生在中国河北省的任丘市,在日本侵略者觊觎中国的时刻,他加入了学生运动,积极参与了抗日救国的浪潮。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并成为肃宁等地的抗日游击队的一员。

在担任肃宁县县长期间,他率领抗日游击大队在敌占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受到了上级的嘉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长期活跃在冀中平原一带,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李伯宁长期在中国水利部工作,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初期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在十年动荡的特殊时期,他曾经历了不公平的待遇,但凭借坚韧的意志力和毅力,度过了这段时光。

李伯宁一生充满了战斗和奉献,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他晚年的生活如何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1977年,中国李伯宁先生开始担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后来水利电力部改组为水利部,他任副部长职位。1983年,中国水利电力部向国务院提交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当然,对于如此庞大的工程,各种争议是难免的,但是作为水利部的副部长,李伯宁积极支持三峡工程建设,并多次参与相关论证工作。

1984年,李伯宁卸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一职,成为顾问,不久后还兼任了三峡省筹备组组长和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他主持了三峡地区数百万移民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移民方案,改革了过去的一次性赔偿方案,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概念,这为三峡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正是在李伯宁等人的努力推动下,三峡大坝得以顺利建设。退休后,李伯宁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晚年时期,他主要生活在北京,并于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问题:为什么三峡工程建设会受到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水利部   电力部   副部长   抗日战争   工程   国务院   晚年   中国   移民   水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