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巨亏,高铁暴利!冲击下的航空与高铁产业对比


近日,数据显示上半年民航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全年能否实现盈利也面临不小挑战。与2003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在5%左右,消费需求增速相差甚远。同时,高铁的快速发展给民航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民航运量在暑期后迅速下降,而高铁站却人满为患。可见,高铁对民航业的冲击要比经济下滑更为巨大。如果没有高铁的竞争,如今的民航业恐怕已经无法承担现有压力。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已经实现盈利,有的仍在巨亏。


然而,五大航空公司的亏损仍然十分严重。深圳航空、海南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和中国东航合计亏损额达到了156亿元。相比之下,京沪高铁成为一个暴利的行业。


2023年上半年,京沪高铁相比2019年同期运送旅客数量增长至99.7%,而民航业只恢复到2019年的88%。该高铁线路上半年实现193亿元营收和51亿元净利润,毛利率达44%,净利率达26%。仅有2020年之前的上海机场能够与其媲美,可惜如今已无法回到过去。


与民航业相比,京沪高铁具有以下显著区别:首先,民航飞机多为国外制造,面临巨额美元负债,受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而高铁列车则全部为国产,不面临此类问题。此外,飞机维修成本远高于列车,而且燃油成本不确定性大,而高铁使用电力成本低且稳定。其次,航空公司的人工成本远高于高铁,航空公司员工众多,且飞行员的薪酬远高于高铁司机。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高铁的建设成本远高于民航业。然而,事实是京沪高铁的承担成本要远低于航空公司。因此,在高铁的压制下,以及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民航业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


综上所述,在疫情冲击下,民航业面临巨大困境,而高铁行业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经济增速和消费需求的不同,更在于运营成本、维修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尽管高铁建设成本较高,但其承担的成本远低于航空公司。因此,民航业在高铁竞争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极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民航   航空   航空公司   暴利   中国   上半年   列车   成本   产业   民航业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