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被越南驱赶的归国华侨,现在生活怎么样了?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之一,从古至今已存在好几千年以来的交往历史。甚至早在宋朝之前,越南如今河内以北的地区还是中国的领土。从明末时期开始,因为满清政府的压迫,不少中国人来到了越南避难。随着过去的华人多了,越南的许多地区也开始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越南也有“小中国”之称。但是自从越南实现了统一之后,越南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驱华活动。

据有关史料记载,仅仅在1978-1984年期间,便大约有30万的华侨被越南方面驱赶出境。不知这些四十年前被越南驱赶的归国华侨,现在生活怎么样了?

风云突变,越南驱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之后,越南因为国家利益及其地缘政治的一些主要原因,开始有意无意地排斥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越关系日益恶化,越南当局也从最开始的零星排华局面,逐步演变成后来大规模驱赶华侨的浪潮。以前遇到中国发生战争的时候,都有大批的难民逃到越南。

后来,这些越南便开始在越南落地生根,并且随着时间长了,还在越南建立了一个属于华人自己的小势力团体。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越关系暗流涌动,越南方面开始实现“越南化”政策,对华侨进行了各方面的限制。越南不再是华人的避风港,而是人间炼狱。

生活在越南的华人们,被越南的一些极端分子针对,称这些华人是中国故意派去的间谍,故意在此地挑起内战。这些极端分子还带着一些从众的越南人民,开始针对华侨家庭烧杀抢夺。越南当局也在这场运动中采取了多重手段,起初是强迫一些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华侨迁移,到后来干脆直接将大批的华侨驱逐出境。

还有一些在越南生活的华侨,也通通被扣上了“间谍”的帽子,被要求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离开越南。但这离开却是要付出代价的,必须要向越南政府上交十二两黄金才行。如果拿不出这笔钱,这些普通的百姓要不被送去做苦力,要不就会被人活活打死。然而交了这十二两黄金的人,也只是被赶上了一艘破旧的渔船,然后被赶到海面上,任其自生自灭。这些在海上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能顺利回到中国的实在少之又少。除了在政治上压制华侨以外,还在经济上积极铲除华侨的影响。

越南政府前后通过三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兑换货币、向难民索取财物和冻结华侨在银行的存款等各种方式,几乎将华侨赶出了越南的整个经济圈。不仅如此,越南甚至还趁机大发难民财,疯狂敛财高达数十亿美元。毫不夸张的说,越南今日的经济发展局面,其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奠定在当年从华侨剥夺财产的基础上。对于越南政府来说,这可能只是政治上的一个决策而已。但对于一个家庭,这却是几代人的噩梦。

归国之路,颠肺流离

被越南驱赶的华侨,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回国。这些华侨一路颠肺流离,大部分华侨都是从中越边境直接回到中国的,也有一部分人是从海上回来。船只的位置往往都很小,因为没有导航,他们很容易就迷失方向,遇到海上刮大风的时候,本来拥挤的小船就更容易倾覆。

坐船的人还要防着海盗会不会来抢劫。走陆路的人便时刻提防着越南军人,以防自己被杀死。一路上,有些越南人会抢劫他们的财物,有些妇女被人侮辱,有些家庭的孩子和亲生父母走散了。还有从越南东北角蹚水过河的华侨。不少人聚集在越南芒街上,以北仑河为界,这条河的对岸便是中国广西省东兴市。

但大桥上越南的一段早已经被炸断了,人们只能趁着河水浅的时候过河去。河水的深浅随着潮水的涨落而变化。对于大人来说,河水的深度最高的时候及至腰边,但对于只有七八岁的孩童,水深却能达到胸口。冰冷的河水,令人瑟瑟发抖,记忆深刻。由于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回到祖国的华侨只得暂时在海滩中露宿,这一住就是十几天的时间。

回到中国的这些华侨,国家政府对其进行了安置。在《归国华侨登记表》上,这些华侨被要求填写归国的方式。有人是坐船回来的,有自己划木船、划竹排回来的,讲究一些有坐汽车的,还有人是步行回来的。归国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路途上的艰辛,只有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清楚。那几年来,回归祖国的华侨人数众多,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个国营农畜牧场,便成为了这些人的主要归宿。

刚回国的越南华侨几乎都是一无所有,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当地政府和农场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针。国家和政府不但给这些华侨统一安排食宿,还迅速规划了一片侨居点,让这些华侨有落脚的地方。生活基本诉求得到解决之后,这群人便开始在各地的农场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不少农场还特地派了专人过来指导,教这些人学会了各种种茶、养鱼的劳作和技术,令他们更快地融入当地的集体生活。

后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这些回归祖国的华侨,也成为了这场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在不少农场的开荒活动中,这批归国的越南华侨还是当时开荒的主力军。除此之外,中央国务院还下达了文件,专门解决归国华侨的户口、户籍等问题。我国在安置难侨工作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

被越南驱赶的归国华侨,现在生活怎么样了?

广东一共有23个华侨农场,也是华侨农场设立最早、数量最多且安置回国华侨最多的省份。今年54岁的凌立强是1978年的时候,跟着村民一起逃回祖国的。直至今日,凌立强还记得当年逃难时的情景。

凌立强说,“我们家是从曾祖父那代赴越南讨生活的,直到我十五岁那年,才跟着一大批村民,从越南的芒街进入广西东兴,一共走了100多公里。当我们终于跨过边境之后,便看到我们同胞打出的横幅——欢迎回归祖国。”“那时候我父亲就说,‘我们回来了,终于不用再跑了。’当地的政府对我们很好,统一给我们发口粮,搭帐篷,随后我们便一直在这里安定下来了。”

1980年,凌立强在华侨农场分到了第一批公屋,全家九口人就挤在这家三十多平方米的砖瓦房里。白天的时候,大人们就去农场里学习种甘蔗,小孩们就去上学。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环境并不算宽裕,对于凌立强这样的安置情况,已经算是对他特殊照顾了。

后来适逢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华侨农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归国华侨也顺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养殖业,进而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增加。自2006年起,随着归侨危房的相关事项被提上议程,这些归国的华侨又陆陆续续地住进了新房子。

如今,凌立强一家住在佛山市三水区,并且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经济生活。在整个佛山地区,归侨的家眷不但进入了当地的企业,还有不少人通过进入政府或者社区等形式,直接参与到归侨的管理工作当中。虽然国家针对这些华侨给予了许多优惠和补助,但毕竟国内的气候环境与工作内容,比起越南来还是迥然不同。再者,因为华侨市场曾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原因,因此与周边的村落相比,便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独立性,这些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越南华侨在越南的记忆。

凌立强说起,他的父亲已经八十多岁的年纪了,即使到了2022年,但却依然保留着许多在越南当地的生活习惯,并且在家里的时候也只说越南话。凌立强的父亲是在越南出生并长大的,虽然回国已经多年时间,但对于中国的风俗习惯,仍旧还是觉得有些生疏。直到凌立强这一辈开始,一些在越南保持了很久的生活习惯才开始慢慢改变过来。但这种情况只是针对老一辈而言,在越南华侨的子女以及他们的子孙辈身上,虽然他们还是会说一些越南话,但是已经和当地的广东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并且饮食习惯也更偏向于广东人。

遇上像端午或者过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凌立强家里还是会用荷叶做出越南传统的长粽,或者煮上一碗越南扣肉、越南春卷,闲暇时还会跳上一支越南舞。有一段时间,凌立强的父亲特别想吃越南菜,凌立强便特地给父亲做了一顿饭,但父亲却仍旧觉得这些“越南菜”不伦不类了,还批评他做的饭菜一点都“不正宗”。凌立强的父亲偶尔出门的时候,头上还喜欢戴上一顶越南帽。虽然不少归国华侨都保留着当初在越南生活时的习惯,但却并不表示这些人对越南这个国家有什么好感。

提起越南,大家都是一副恨不得把这个国家扒皮抽骨的表情。凌立强说,“我就没听过身边哪个人说过越南的好话,包括我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在归侨的子女后代中,大部分人都进入了当地的工厂或者景区工作,也有人利用着自己自身的这种“优势”实现了走出去。凌立强的儿子利用精通越南语的优势,如今便在越南从事陶瓷机械的配件生意,还有一个儿子也是在越南读的大学。对于大部分越南华侨的后代而言,很少听家里的长辈提起当年在越南生活的往事,并且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

但凌立强表示,“对于我们这一代和我父亲那一辈的老人家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保存这段独特的回忆,虽然其中的经历很惨,但这毕竟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子女们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只是希望这段特殊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能够为下一代在就业或者谋生方面能够发挥一些价值。”广西省北海市所在的侨港镇是全国最大的越南归侨集中安置点。

1978年,北海港的海面上每天都会出现几十艘小船,船上都是从海外漂回来的侨胞。这些人都被称为“海上漂来的部落”。这里毗邻银滩景区,当年的北海市侨港人民公社,后来已更名为侨港镇。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昔日杂草丛生的荒滩,如今早已变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海滨城镇。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侨港镇更是凭借“侨越风情”和“滨海风情”的特色,成为了北海市的一张旅游名片。

在侨港镇的主接口,迎宾门楼上的“祖国,我爱您”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几个字,具有极其特殊的含义。夜幕降临后的侨港镇灯火辉煌,行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游客们不但能尝到来自越南的风味小吃,还能体验摇橹竞速、听咸水歌......端午节来临的时候,还有观龙舟赛、吃龙舟百福宴以及看疍家风情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周世权和梁明莲夫妇是侨港风情街上“港湾糖水”店的老板,这两人都是四十多年前被越南驱逐回中国的华侨,如今已经快到六十岁的年纪了。

周世权说,“我是在越南西贡的堤岸出生的,父亲和堂叔一起在堤岸奋斗了几十年,早已在这里打拼下了属于自己的产业和房屋,两人当时还合资经营着一家店铺。”“排华运动发生的时候,越南的那些官兵就直接住进了我家里,吓得我父亲和堂叔带着我们一家十几口人就连夜收拾细软离开了。”周世权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花钱买了两艘小船,就这样从南向北,划着船往中国的方向而去。

那时候的周世权已经二十多岁的年纪,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是觉得无比地忐忑和彷徨。“我们在船上一共呆了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吃住都是在船上,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非常煎熬,不知道自己如今身在何处,又该往什么地方去,何处才能让我们一家人有个安身之所。”“白天的时候,我父亲和我们两兄弟轮流划船,晚上就睡在船板上。半个多月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祖国,手上都起了水泡,磨出了血印。”

当年北海还只是一个小城市,一下子涌入了近万名的侨胞,周世权一家被安置在一个叫地角的渔港旁边,住在一家临时搭建的棚屋里。为了寻求出路,周世权的堂叔和兄弟又通过各种途径飘向海外,但周世权却不想再走了。为了生计,周世权和父亲在当地给人当过临时工,也从事过海上的作业。随着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归侨家庭都在当地开起了店面经商。

周世权也率先开办了当地的第一家糖水店。最开始的时候,店铺连名字都没有,只靠着街坊的关系维持生计。后来随着味道的改进和品种增加,店铺的生意才渐渐有了起色,而后越做越红火。周世权也从原来的小商铺,搬到了另一条街道上更宽阔的商铺,然后给店铺起了“港湾糖水”的名字。随着北海市建设了侨港饮食风情一条街,“港湾糖水”的生意经营得也是越来越好了。

直至2022年为止,周世权一家已经购置了房子和车子,生意也基本上都交给自己的儿子周基去打理了。以前没有疫情的时候,周世权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在与当地人融合的过程中,不少像周世权这样归国的华侨,还保留着一部分越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炒螺、糖水、蟹仔粉和春卷等这些小吃特色,也因此成为了侨港最具特色的招牌。

官方参考:

《羊城晚报》:佛山三水“越南村”:41年见证华侨农场蜕变

《世界民族》2008年第6期:从排斥到接纳_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中越南华人的处境

中国青年网:越南归侨最大安置点北海市侨港镇变身繁荣的旅游风情小镇

中国新闻网:探访越南归侨最大安置点:老营生成就归侨红火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归国华侨   越南   北海市   归侨   糖水   中国   农场   华侨   父亲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