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内生驱动力,企业要增强韧性

孙志强。 受访者供图

走进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松科技”,股票代码:688090)的“智”造工厂,一排排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少见人影,颇有“赛博朋克”科技之感。

瑞松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制造、应用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重工、3C电子、电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工船舶等多个领域。

1995年,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开始与机器人行业结缘,成为松下机器人、电焊机在中国的首家代理商和品牌授权技术服务合作伙伴。通过整合多年积累的技术、人才、客户、资金等方面资源,2012年瑞松科技正式成立。之后8年间,瑞松科技大力投入研发创新,建设了“瑞松科技园”,进行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机器人焊接、汽车装备、智能装备”为方向的产业布局,拓展国际市场。

2020年,瑞松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1年,瑞松科技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2年又入选工信部第七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孙志强认为,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枢纽,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瑞松科技是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见证了中国“制造”到“智造”的巨大飞跃。在汽车装备行业,瑞松科技的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和新能源汽车焊接装备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了与国际同行的水平,取代了进口,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机器人行业深耕近三十载的瑞松科技,有哪些核心技术与产品?目前发展还存在哪些困难?机器人行业前景如何?瑞松科技又如何服务大湾区建设?为解答以上问题,南都·湾财社专访了孙志强,他对行业发展有着深刻洞察,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更折射出他创新和奋斗的粤商精神。

对话

谈企业发展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增强自身韧性

南都·湾财社:目前,瑞松科技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是什么?

孙志强:当前,瑞松科技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系统在不同制造场景中示范应用、智能制造新兴场景应用技术、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基于AI的工业机器视觉技术、高质轻量化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智能装备等相关重点业务。

南都·湾财社:目前瑞松科技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存在着哪些困难?未来如何攻克?

孙志强:目前我们仍在一些方面存在挑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都需要人才来支撑,加上智能制造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有软件工程的能力,更需具备对应用行业工艺技术与项目规划能力。因此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未能完全得到满足。二是产线制造中进口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物流成本等非常高,但国产机器人仍存在差距,尤其在中高端领域还无法实现“国产替代”。三是作为智能制造的承载,工业软件是制造业高质量的核心驱动力。公司从2021年开始大力投入国产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但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低,发展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企业自身能够集聚的资源偏少偏弱。

我认为持续的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韧性。其次,企业要辩证地、理性地去看待当下环境,认清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周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为未来发展进行更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

谈行业前景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阔,大湾区是产业枢纽

南都·湾财社:瑞松科技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机器人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前景如何?

孙志强:当前,瑞松科技已掌握了机器人、激光、视觉、软件、数字化工厂等核心产品和技术,在智能制造产业中抢占产业链价值高地。目前,公司在国内汽车智能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汽车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突破,工业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企业使用机器人实现智能生产制造的意愿明显提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孕育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当前,汽车行业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最主要下游应用市场,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未来3C、半导体、新能源、物流仓储、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需求将呈现较快增长,同时也将拓展到其他新兴领域,预计将会推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多元化和市场扩容。同时将催生出具有关联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应用场景,使智能制造更趋广泛性、个性化、定制化。

南都·湾财社:瑞松科技如何参与到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中?

孙志强: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来说,目前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枢纽,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瑞松科技作为高端装备的“链主企业”,在以广州智能制造产业为枢纽的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我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2018年提出了关于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2019年进一步提出关于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港澳等科技创新资源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建议,目前该建议已经落地并在行业发挥作用。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瑞松科技作为牵头发起单位之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牵头发起成立了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暨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载体和融合发展模式。

谈创业故事

28年前与机器人结缘,秉承创新与奋斗精神

南都·湾财社:您在机器人行业深耕多年,也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可否分享一下您的创业故事?

孙志强: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及企业业务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企业面临着加大投入或业务收缩的两难抉择,市场难找、资金短缺,因与合作伙伴意见难以达成一致,最终结束了我历时16年的第一次创业。然而“结束”并不意味着“失败”,我从中获得的是更为宝贵的经验。这笔终身的财富,也为我日后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以及给予我再创业的坚定信心。

当时我认为汽车行业规模比较大,工艺比较成熟,是最具备条件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产业。实践证明,汽车产业自动化发展催生了全球一大批机器人企业,早期发家的机器人企业都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汽车行业仍是自动化程度最高、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行业。除了深挖汽车产业自动化智能化需求,我积极向其他行业如汽车零部件、一般工业、机械、3C等拓展能力,实行多栖发展,不局限于单一汽车行业。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积累丰富技术和服务市场的经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恰逢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契机,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需求迫切,我再次牢牢抓住这时代发展契机。

南都·湾财社:作为优秀粤商代表,您如何理解粤商精神?

孙志强:高度决定视野,思路决定出路。真正的企业家不是做现在,而是谋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认为粤商精神应该是以科技为核心战斗力、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追求进步,强化责任担当,立时代潮头,激流勇进。

在我的经历中,创新对成功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因此瑞松科技一直在谋求通过创新实现突破与提升,坚持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业务更多元化、产业链覆盖更广泛,才能使得企业发展更稳健与更具前瞻性。

同时,我认为,奋斗精神和“永远在路上”的心态,已逐渐演化成粤商企业的核心文化力量,始终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对创新技术的极致追求、对先进工艺的精进渴望、技术品质的提升和改进,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在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不断打破与重构中,以坚定的意志、奋斗的精神,获得生存和快速发展。

统筹:王莹

执行统筹:李颖 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彭乐怡

出品:南都·湾财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松科   驱动力   企业   韧性   中国   机器人   制造业   领域   装备   智能   工业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