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武松墓”意外出土,遗骸遍布咬痕,专家:这才是真的武松

前言

1894年,在宁静的杭州西湖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震惊了整个社会。传说中的“武松墓”竟然被挖掘出土,激起了人们对这位《水浒》中著名英雄武松的真实存在的疑问。

伴随着一声声锤击声,棺椁缓缓打开,揭开了一段神秘的历史。然而,当人们看到棺椁内部的场景时,他们震惊不已。骸骨表面满是明显的动物咬痕,这景象实在令人不堪入目。这一发现引发了无数猜测和讨论,人们开始思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武松的墓葬?

在《水浒》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武松是一百零八好汉中的一员,他以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形象而闻名。施耐庵塑造的武松形象成为了那个困苦民众的希望之光。

然而,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这个英勇的武松是否只存在于小说之中,或者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位义胆英雄?

这个问题让人们一直百思不解,直到1894年的一个意外向世人揭露了真相。

1894年,杭州迎来一场修城墙的大工程

当年正值光绪二十年,杭州知府张献桂奉旨对杭州城墙进行大修。这座古城墙修建于五代之时,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经年失修,早已残破不堪,急需整修。

张知府派人张贴告示,命工匠们于次日清晨报到涌金门城外,准时开始施工。

第二天一早,数十名工匠应召来到涌金门,准备开挖基础打碎残垣。

然而让众人措手不及的是,一锹挖下,工匠的铁锹就被地下的东西硬生生卡住,无法拔出!

“怎么回事?” 工头大惊,他赶紧挥手令众人停工,然后单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被锹锁住的土块。

片刻后,工头眉头一皱,站起身大声喊道:“去叫知府来!这里面有古墓!”

原来,这块地下异常坚硬的土,正是古人封棺时使用的青膏泥,它具有极佳的密封作用,这明显是古墓无疑。

消息传到知府耳中,张知府立即亲临施工现场。他沉吟片刻,道:“既然发现古墓,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可擅自破坏祖宗之墓。来人,停止施工,我要亲自请官府人员前来鉴定。”

众人闻言,都松了一口气。祖坟乃大吉大凶,还是让官府人员来处理为妥。

待官府人员赶到涌金门观察片刻,很快便确认:“此处疑为一座古墓,我看还是抢救性发掘为上策,免得工程打碎了文物。”

在官府人员的指导下,众人小心翼翼掀开墓顶泥土,露出了一个棺形之物......

一座墓葬藏匿千年之久,终于重见天日。只是,无人料想到,里面竟隐藏了一个极不简单的主人......

“武松之柩”四字,让众人瞠目结舌

“来,把它慢慢搬上来。”

在官府人员的示意下,几名壮工合力抬起沉重的石椁,缓缓放置在旁边的空地上。

只听“咚”的一声,古棺落定。顿时,一阵沉寂。

“这......怎么可能?”

“武松?那个武松?”

“不会吧?!难道那传说都是真的?”

众人发出惊呼,原因无他,就在古棺的正面,赫然印刻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武松之柩。

武松,这个响亮的名字,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久久无法言语。

相传武松是北宋年间的一个江湖义士,后来被编进笔者施耐庵的巨著《水浒传》,与林冲、宋江一起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人物。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武松仅仅是小说人物,并不存在于历史上。没想到一座真墓的出现,却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难道武松真的存在过?”

“那小说所写的情节也都是真的?”

场面一时间混乱,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疯狂猜测这个惊世骇俗的发现背后的奥秘。

而此时,官府人员已经冷静下来,开口道:“各位,不要大惊小怪,这个墓主是否真是那个武松还有待考证,我们需要打开棺木才能知晓真假。”

于是,在官府人员的指导下,几名壮汉合力移开石椁上的青膏泥封口,待积满尘土的棺盖被掀开的一霎那,一股腐朽的气味扑面而来,所有人不禁捂住鼻子——

这已经是一个空棺了。

武松墓空棺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看到空棺,众人不禁有些失落。

原来,这个墓早在很久之前就遭到过盗掘,里面的骨骸和随葬品都已不知去向。如果不是棺木表面还留有“武松”字迹,只怕无人会把这里和武松联系起来。

“叹息之余,我们也要反思。”官府人员说,“一个空棺,更显示出我们有责任修复历史,还原真相。既然墓主明确标示自己是武松,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武松之墓并非虚构。”

“这是一个新发现,或许会重写历史。我们必须保护好它,而不是擅自破坏。”

众人听后都深以为然。于是,在官府人员建议下,知府张献桂放弃在此修筑城墙的计划,将武松古墓完好保留,并派人看守,以待日后进一步发掘真相。

1964年,武松墓被再次打开,那具骸骨暴露了血腥与残酷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70年过去。由于战火的缘故,武松墓一度被人遗忘。直到1964年的一天,由于西湖治理需要该地区再次施工,武松的墓冢才重回人们视野。

“去年的西湖水浒展非常成功,好像有专家考证出武松也是真实历史人物,不知道咱们挖出的这个墓是不是就是他的墓?” 工地上的一个年轻人说道。

“我也听说了这个传闻!”另一个年长的工头说,“既然是文物保护单位,咱们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于是,他们马上报告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家进行鉴定。

考古专家很快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察,确认这正是60多年前发现的武松墓,只不过里面的棺椁空空如也。

“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发掘下去,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 专家决定对这个墓穴进行全面的清理。

在专家带领下,工人们使用起重机器小心翼翼吊起主棺,把它移到附近一处空旷地进行打开。

“先把盖子掀开一点,让里面的积水流出来。”

随着一声轻响,棺盖被缓缓掀起一角,顿时一阵散发出腐臭的污水争先恐后涌出,地面上很快聚满了黑红色的淤泥。

待闷气散尽,考古队小心翼翼掀开整个棺盖,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已经严重腐烂的尸骨!

“它保持着抱头的姿势!”

“看那些裂痕,像是兽类咬出来的。”

“它的手腕和脚腕处也有深深的勒痕,像是被人为捆绑过!”

众人发现,这具骸骨身上赫然布满了惨不忍睹的伤痕,它蜷缩在棺底动弹不得,死状凄惨至极。

“它头部还残留有些头发,鼻骨比较高直,看样子生前应该是个男子汉。”专家判断道。

但这么惨死的人,墓志上为何会写“武松”二字呢?

墓志上的碑文,结束了一个英雄悲惨的一生

为了弄清真相,考古队决定仔细清理墓室,寻找线索。

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有人发现墓室左上角靠墙的地方,躺着一块 partly 已被泥土掩埋的石头。

“这像是墓碑的一角,快,把它挖出来!”

众人连忙清理,终于把整块墓碑翻转过来。只见墓碑满面经文,赫然记载着墓主人的生平。

“快念出那碑文!” 在场众人不断催促。

专家推了推眼镜,缓缓念出碑文:

“宋义士武松之墓。武松,四十五岁殒命于於此,生于河北邢台,自幼习武,为侠盗所伤,卖艺纾困。后得知府高权赏识,授以官职,深得倚重。遇贪官蔡虎之祸,忠义存,以一当百,戮蔡虎于府第。被围数十天,气绝狱中。百姓痛惜英雄,脾他于於於於衙门之侧,立碑以志勇烈。”

专家念罢,一时间无言。原来墓中的遗骸,确实就是那位宋朝大侠武松的骸骨!

在场所有人都为武松的凄惨遭遇感到扼腕痛惜。一个心系百姓的侠客,却死于非命,命运之残酷令人唏嘘!

而这位武松的一生,在碑文中娓娓道来......

一个侠肝义胆之士,他的传奇一生

1055年,武松出生于河北邢台的一个普通农家。受家境所限,他自幼离家外出讨生活,并自学各种武艺。

20岁那年,武松卖艺游荡至杭州涌金门一带。无意间,他的绝活打动了路过的杭州知府高权,高权当即留他在衙门做了个小吏。

武松勤劳能干,很快得到高权赏识,由小吏升为知府的心腹、督头。在高权麾下,武松立下不少功劳,深受百姓爱戴。

可好景不长,朝中奸臣蔡京将高权陷害罢官。新任的知府竟是蔡京的恶子蔡鋆!

这个蔡鋆与其恶名昭著的父亲如出一辙,上任后立即展示其暴虐的本性,重税压榨百姓,引发民怨沸腾。

眼见百姓生活艰难,武松心中义愤填膺。终于有一日,他决心除暴安良,在蔡鋆外出时将其诛杀。

可天理昭昭,武松终究难逃一死。蔡府禁卫趁武松力竭之际将他抓住,并控以谋杀之罪囚禁起来。

在狱中经历长达一个月的虐待和折磨后,武松从容赴死,以最后一股气力完成了对百姓的守护。

武松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杭州百姓无不哀痛,纷纷打赏米粮以资救济。并在於於於衙门为武松立碑纪念,以示对这位英雄的哀思追怀之情。

一个如此传奇与凄美的故事,竟藏匿在这个破败的墓穴中。所有人不禁为之动容,对武松的勇武义行再次表示敬仰。

结语

2004年,杭州为了弘扬历史文化,特意在西湖边修建了一座武松墓,以纪念这位传奇的侠客。这座墓葬是按照古老的照片和历史记载精心复刻而成的,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新建的武松墓实际上只是一座衣冠冢,并没有真正的遗骸或墓碑。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武松的崇敬和纪念。毕竟,武松是一位肝胆义侠,他的英勇事迹和坚韧精神永远存在于人民心中。

武松在《水浒传》中被塑造成一个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形象,他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他的忠诚、正义和对抗邪恶的决心一直激励着人们,成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代表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金门   专家   遗骸   骸骨   知府   碑文   官府   杭州   古墓   意外   人员   发现   武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