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末路:幼天王逃亡千里,湖州军全军覆没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864年7月19日傍晚,天京城内四处火起、喊杀震天,此时,守城太平军仍然在与来犯之敌做着最后的殊死搏斗。

而一支千余人的“湘军”队伍,却趁着夜色,突然从太平门被轰塌的城墙处飞速冲出。

四个时辰前,吉字营数万人马,正是从这个二十丈宽的巨大豁口处攻入了天京城。

随即,在城下苦苦煎熬长达两年之久的数万湘军,对这座垂涎已久,且被盛传“百货充盈,金银如海”的太平天国都城,展开了最惨无人道的杀戮和破坏。

当然,所有人最迫切、最核心的任务,便是尽一切可能,对天京的金银财物进行掠夺。


就在湘军因疯狂洗劫而疏于防范的同时,天京保卫战的总指挥、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混乱中收拢了一千多人的太平军残部,换上湘军服装,在天京各城门尝试寻求突围,最终,在当日深夜成功由防御相对薄弱的太平门闯关而出。

对于湘军忘乎所以、不加节制的恶行以及由此引发的太平军趁乱逃逸的严重后果,曾国藩帐下的高级幕僚,曾亲历天京战役全过程的赵烈文,在其所撰《能静居日记》中,痛心疾首地写道:

而破城之日,全军掠夺,无一人顾全大局,使槛中之兽,大股脱逃


而这些“大股脱逃”的“槛中之兽”里面,除了当时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李秀成以及一系列天潢贵胄之外,还有一个地位更高、身份更加尊贵的人物。

那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嫡子,刚刚继位两个月的太平天国新君——年仅十六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

忠王舍生以保幼主周全

天京城破后,眼见大势已去,忠王便领着众人尝试在太平门、旱西门、水西门等各处寻求突围。

但此时各门均有湘军重兵防守,而且天色尚早,行踪容易暴露,执掌兵部的尊王刘庆汉便建议上城内清凉山暂避。随后,又陆续有残兵闻讯投奔上山,当晚,李秀成的身边已聚集有一千余人,外加六七百匹马。


随着夜色来临,湘军官兵又争先恐后入城洗劫,给李秀成的突围创造了条件。忠王与众人商议,等待头更之时,便由太平门缺口冲出。

当然,即使暮色深沉而且太平门疏于防范,但如此大规模的逃亡部队,仍是第一时间便被守城湘军所察觉,并于城楼之上投掷火桶火弹,焚烧太平军人马。

但毕竟事发突然,湘军也只来得及截杀了尾随的少数几十人,李秀成大部队仍然顺利闯过城门外逃,随即湘军便动用七百余人出城追击而来。

而出城之后,李秀成迅速将队伍分成前后两队。


前队三百多人,负责护送洪天贵福及一众皇戚贵胄先行,因为天色渐暗,四野昏沉,尊王刘庆汉便用长枪杆系着白带在前开路,其余人员紧随其后,先向城东飞驰,再由孝陵卫层层叠叠的湘军营垒边擦身而过,转而向南奔去。

而剩余的七百多人则被编为后队,由李秀成亲自负责殿后,以应付追兵。

同时,为了确保幼主的周全,忠王还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洪天贵福,而自己则仅仅骑乘普通战马。

湘军马步追赶,速度极快,不久便追上了李秀成的后队,在混战之中,李秀成与大部队走散,只身藏匿于天京近郊的方山之上。


三日后,忠王的行踪不幸被当地村民发现,随即被绑缚送往附近的湘军萧孚泗大营。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牢狱之中完成了六七万字的《忠王李秀成自述》后,泰然赴死,终年42岁。

少主辗转逃亡湖州

因为有李秀成的掩护,洪天贵福等人相对安全,前队一路上也比较顺利,深夜时分,已抵达句容郭庄。

为策万全,众人对幼天王作了很多的保护措施,在郭庄宿店时,有与洪天贵福同样打扮的少年十余人环坐一圈。令外人难以辨分真伪,而护卫他的还有几个彪形大汉寸步不离。


前队的目标是南下浙江湖州,此地是当时太平天国手中唯一掌握的重要城市,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正带领近二十万太平军坐镇。

离郭庄继续南行,经溧水东坝,已无追军,再走了三四天,终于到达了当时仍处于太平军控制之下、相对安全的广德。

闻知幼天王逃出,并已抵达广德,昭王黄文英便率先从四安前来觐见。而洪天贵福的叔父,干王洪仁玕更是在三日之后由湖州赶赴广德,随行还带来了十几车的衣帛、食物,将少主迎入湖州。

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由天京一路狼狈南逃,此刻虽暂时安全,但国都被破,太平天国已名存实亡。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这些仓皇逃难的天潢贵胄而言,那些在天京城中发号施令、养尊处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精神支柱也随之彻底崩塌。

在广德期间,洪仁发的长子、巨王洪和元,因为痛心老父死去,前途渺茫,吞服鸦片自杀。

随后不久,西王萧朝贵之子、天王洪秀全最宠信的幼西王萧有和,也郁郁成疾,最终病逝于湖州。

幼天王进入湖州后,立即着手策划两件关系太平天国命运的大事:一是强化军队的组织体系,整顿军务,任干王洪仁 为军师,尊王刘庆汉为副军师,奉王黄明厚继任南方主帅。由堵王黄文金负责军事指挥。


二是制订战略发展计划,考虑到湖州虽然陈兵二十万,但此时正陷于左宗棠楚军的围攻之中,已是一座孤城,兵单粮少,四面受敌。而且离天京较近,从地理位置来说也不安全。

众人遂决定放弃湖州,进入江西与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会合。再出湖北,与扶王陈德才会师,占据荆州、襄阳以图长安。

堵王战死,湖州军败亡

此时,湖州城外已是战火纷飞,情势剑拔弩张。为保证少主安全,1864年8月3日,干王洪仁玕及昭王黄文英、首王范汝增、养王吉庆元等护送幼天王先行西返广德,而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则率湖州军继续守城。


送走洪天贵福一行后,黄文金、杨辅清继续组织湖州军据城抵抗,在此后半个月中,给予围城清军痛击。

但8月26日,南门守将陈学明率千人降敌。湖州原本严密的防守,突然被破开一个缺口。

城外楚军由此处蜂拥而入,黄文金不得不被迫放弃城池,于8月28日率领近二十万湖州太平军撤退,由此,太平天国占据两年之久、同时也是最后一座重要据点的湖州,宣告失守。

湖州军撤退伊始,便遭到了湘军猛烈的围攻,混乱之中,辅王杨辅清与大部队走散,从此下落不明。而根据其后的记载,原来杨辅清走散后乘船来到上海,此后剃发易服、隐姓埋名。


直到十年之后的1874年,辅王潜至福建密谋起义,被叛徒马融和所侦知,遂在福建被捕遇害。

8月29日,黄文金领湖州军西撤至广德,于先期到达的幼天王汇合,随即继续向西,目的地是侍王李世贤所在的江西。

但撤退是临时之举,既无周密的行军计划,也缺乏确实可行的战略方针,干王虽是军师,但一介文士的洪仁玕,此前根本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

堵王虽然悍勇之辈,但并不是运筹帷幄的统帅之才,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也只知道埋头一味向江西疾行。


而近二十万湖州军虽是百战精英,但此时太平天国大厦将倾,四面楚歌之下,官兵人人自危,士气低迷,战斗力自然是大打折扣。

同时从离开湖州城起,便有大批意志不坚、缺乏斗志的士兵开始偷跑或者投降,更进一步削弱了这支部队的实力。

9月1日,大军撤退至广德西南百余里的宁国府,再次与追赶的楚军发生激战,勇将匡王赖文鸿战死。

而9月3日,湖州军更是遭遇最重大损失,全军核心、堵王黄文金在浙江昌化白牛桥之战时,中炮后因伤重不治而死。


统帅一死,群龙无首的湖州军开始陷于混乱,此后屡战屡败,屡败屡走,至浙江淳安仅剩三万余人。

此后在安徽徽州建口渡河时,又遭遇伏击,混乱之中,洪仁玕率一万余人强渡成功,而首王范汝增因未曾渡河,率余部脱离大队,此后辗转北行,加入了捻军。

兵败如山倒,由湖州撤退不到两个月,堵王黄文金战死,辅王杨辅清下落不明,二十万的太平军抵达江西境内时,也仅仅只剩两三千人护卫于洪天贵福左右,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对于幼天王而言,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被抛弃的幼天王

1864年10月4日,历尽千辛万苦,洪天贵福、洪仁玕等人终于到达江西新城,

此时噩耗传来,侍王李世贤的大军并未按计划在建昌、抚州接驾,而是早已动身南下五岭,前往广东而去。

其实早在据守湖州时,洪仁玕便以幼天王的名义给江西的李世贤下旨,命其率部在建昌等候,做好迎接洪天贵福南下的准备。

天京保卫战时,负责救援的李世贤领兵在溧阳、

句容

等地作战,天京城破后,李世贤兵团实力并未受损,而且也一直转战于江西各地,对于救援洪天贵福一行,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李世贤对待洪秀全,绝对没有其堂兄李秀成那样的忠心耿耿,常年领兵在外的侍王与深居后宫足不出户的天王,即没有过多的交集也没有什么感情基础。

李世贤更因洪秀全的不理朝政而致使太平天国败亡、李秀成遇害而一直耿耿于怀。

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在太平天国行将就木之时,手握重兵的李世贤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为洪家父子而卖命,江西的抗旨不遵、不辞而别,已经明确的表明了侍王此时的态度。

而正如前文所述,洪天贵福此时身边仅有二千余人,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又被唯一的救命稻草李世贤所抛弃,队伍身处危难中的众人,不啻于雪上加霜。


好在打听到李世贤兵团中的康王汪海洋部,仍然在南边的瑞金、于都一带活动,洪仁玕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收拾残部,继续南下往瑞金靠拢。

10月9日,洪天贵福、洪仁玕等人在江西广昌唐坊被敌人追及,边战边走,又被追至白水岭,太平军扼岭力战,把追兵打退,急行三十里,赶到石城杨家牌,此时已是黄昏。

太平军将士连日苦战,又长途奔跑,此时已是精疲力竭,而此时众人自忖已将追兵甩掉,便打算就地夜宿,到明晨四更再走。


只有洪天贵福出于本能,担心夜间会有追兵偷袭,而干王洪仁玕、昭王黄文英等都以“追兵也甚为疲劳,不会前来”劝慰幼主。

因为这样的侥幸心理,这支太平军当夜甚至连岗哨都没有安排。而众人又实在是太过疲劳,全军埋锅造饭,狼吞虎咽之后,纷纷于旷野之中倒地呼呼大睡。

岂料三更时分,清军席宝田部突然追至,

太平军众人慌乱从睡梦中惊醒,但人已卸甲,马已下鞍,措手不及之下,只剩荒野之中四散溃逃。

洪仁玕、黄文英当场被俘,


洪天贵福惊慌之中跌入一个深坑,躲过清军搜寻,暂时逃过一劫。

末路穷途,少主蒙难

年仅十六岁的洪天贵福,一直在深宫之中养尊处优,哪有什么野外生存的能力,但又因为害怕下山后暴露行踪,只能在荒郊野岭漫无目的地胡乱游荡,硬是在忍饥挨饿中煎熬了三天。

可怜这个太平天国名义上的君主,实际不过是个尚未完全懂事的半大孩子,也许是连惊带吓外加衣食无着,最后竟然出现了幻觉。

据其后来被俘时交代,三日之后,在山中偶遇一须发皆白的神仙,赐其一张茶碗大的面饼,他才又在山中继续躲藏了两天。


但“面饼”也总有吃完的时候,第六天实在坚持不住的洪天贵福,只能硬着头皮下山,剃发之后充作难民,躲藏于山下一个庄户人家里,替人干些,用以糊口。

只是洪天贵福即没有插秧播种的手艺,也没有劈柴担水的体力,没过几天便遭农户嫌弃而被扫地出门。

再次孤身上路后,举目无亲又不知何去何从的洪天贵福,依然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但却没有了之前的幸运,不久便被清军擒获,并识破其身份。

被俘后的洪天贵福,作为太平天国的“真命天子”,其言行举止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为了苟活保命竟然做了许多丑化太平天国、讴歌满清政府的诗歌。


诗中不仅将太平军称为“乱臣贼子”“长毛”,还对覆灭太平天国的清政府极尽阿谀奉承。

甚至还别出心裁地想要出狱后考个秀才,能有机会为清廷效劳。

但我们在嘲笑其幼稚无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16岁的洪天贵福又是何其的不幸。

生于帝王之家,长于深宫大院,一生受操纵和摆布,这也直接导致了幼天王政治经验的缺乏和心智的极端不成熟。

若是太平盛世,洪天贵福最多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君主,但覆巢之下,这个少年天子,注定要成为残酷斗争后血腥的祭品。


1864年11月18日,太平天国的幼天王,洪氏正朔的洪天贵福,被押解至南昌市曹之中,受千刀寸磔之刑而死。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湖州   天王   西王   太平军   建昌   太平天国   广德   太平门   湘军   全军覆没   末路   江西   天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