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须创新保护|特评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动力、激发创造活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要想让产权保护的速度跟得上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速度,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来说,显然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了介绍。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透露的消息,可以了解到,国家有关方面正是与时俱进地用创新的方法对创新技术及时进行了跟踪保护,方才可以吃下一颗定心丸。


首先是修订审查标准。针对涉及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发明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查指南》中增设专节,增加权利要求保护方式、扩大专利保护客体和明确创造性审查标准。这些修订不仅使得专利保护的标准更加明晰,也可以更好地适应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需求,确保创新主体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是优化审查模式。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领域,优化审查政策供给,围绕新领域新业态优化审查资源配置,扩大加快审查规模,深入开展集中审查等模式创新。这种灵活多样的审查模式,既保证了审查质量,又提高了审查效率,为新领域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再就是强化公共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开展专利信息深度挖掘分析,依托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新上线运行人工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7个专题数据库,专利专题库数量达到18个。这些专题数据库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和专业的分析报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创新决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修订审查标准、优化审查模式和强化公共服务等多项措施,为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对于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不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会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例如,对于新兴的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应及时积极探索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在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断创新保护手段对创新技术进行有效保护。此外,还应鼓励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来,通过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共同推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国家知识产权局   区块   人工智能   主体   专利   领域   模式   标准   工作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