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要达24.5%

9月16日,2023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第六届广州科普嘉年华启动仪式在琶洲科普小镇举行。

启动仪式上,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勇宣布发布《广州市科技传播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由市科协牵头成立的广州科技传播联盟联合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编写,是联盟成立以来输出的关于广州科技传播发展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学术成果。

报告详尽地论述了近两年来,广州在科技传播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报告明晰了广州的科技传播理念,解读了广州科技传播发展模式和科普产业生态链条,并指出,需要在技术、策略、内容三方面持续创新,才能在当前科技传播体系的建设中抓住发展机遇。

报告区别于过往的科技发展报告,是广州首个科技传播报告,从科普视角来谈科技发展成就,体现了广州科普的新理念。

报告充分体现了广州构建日渐完备的科普生态链,符合广州当前对科普产业化的持续关注。此外,报告还融入了大湾区各地科普单位、科研院所的工作,具有高视野和大格局。

报告指出,广州市未来3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是:至2025年,广州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科学精神引领下的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广州市创建并运营了“广州科普一日游”“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广州科普自由行”“广州科普大论坛”“科普开放日”六项全国知名的科普品牌。

报告说,提升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科普信息覆盖率和到达率的路径:

一是推进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高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协同、互补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

二是持续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形成“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广州地区居民生活、工作、学习、职业培训、疾病防治、娱乐休闲、应急防灾的全方位情境的复合传播模式。

广州科技传播工作的重点是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项目的传播普及,立足广州领先的科技水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再开发,推动科技知识在全社会范围的流动性,打造“科普产业共同体”,实现科技资源的科普化,提高科普产业的协同性,提升科普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充分发挥大湾区的文化与创新特色,打通大湾区与国际交流的大循环,助力“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推进“广为人知”人才文化品牌,以科技创新的城市氛围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提高广州市的城市创新指数,提升广州市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实力的提升。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何昱

责编 | 邹丽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广州   公民   素质   科学   广州市   羊城晚报   比例   产业   报告   资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