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名红军的绝地求生,告诉当下的我们靠什么突破重围?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35年8月21日,一支年仅13岁的队伍,被称作“红小鬼”的罗玉琪,随着红军队伍穿越草地。草地在那个季节鲜花盛开,但它并未为红军的到来欢呼。这些红军士兵虽然身上只穿单衣,但他们已离开了雪山的严寒,进入了另一个严峻的考验。草地充满了高草,天气时而下雨、时而下雪,河沟纵横,充满了陷阱。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红军在这里的遭遇:“很多人在茫茫的水草中摔倒,陷入沼泽中无法自拔,同志们无法伸出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吃生的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夜晚来临时,他们只能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挡不了雨。”这片“魔毯”一直在吞噬着他们,而草地也成了他们的“死亡陷阱”。



1935年,红军队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草地这个地方。红军士兵的精神受到了考验,他们感到无法前进,绝望的情绪弥漫开来。然而,在这个绝望的时刻,一位叫李玉胜的副连长挺着拐杖,将罗玉琪和其他筋疲力尽的战士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建立“草地党支部”,目标是“走出草地再赶上队伍”。尽管困苦、饥寒和疼痛依然伴随着他们,但这个党支部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个“草地党支部”让这些战士感到自己不再无助。他们分工合作,寻找食物,收集草料,生火烹饪。在明亮的篝火旁,他们唱着熟悉的歌曲,心中也燃起了希望。最终,他们成功摆脱了草地的困境,走出绝境,重新与红军队伍汇合。正如毛主席所写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支小小的党支部,也成为了红军在艰难时刻的坚强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支部建在连上”是红军取得胜利的关键之一。这种组织结构的力量使红军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持团结和纪律,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他们都能够坚守阵地,重建组织,继续前进。这也成为红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战胜敌人的原因之一。尽管红军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但他们的组织结构让他们能够重新建立起战斗力,取得了胜利。这也让西方专家感到震惊,他们开始研究红军的制胜机理。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基层建立党支部,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这为红军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雪山草地到上甘岭,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战略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策略让党在各行各业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需求,动员人民的力量。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在疫情防控方面,党的基层组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继续巩固和发展基层党组织,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任务。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党支部是党的“神经末梢”,必须保持坚强,以保障党的根基牢固,党的战斗力充沛。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无论遇到多大的围困,中国共产党的党支部都是坚强的主心骨,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上甘岭   红军   党支部   中国共产党   连队   重围   绝地   草地   心脏   坚强   队伍   本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