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范跑跑”: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如今怎么样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那是全中国都抹不去的一道伤痕。

地震发生之后,都江堰光亚中学的一名叫范美忠的老师被圈进了舆论漩涡,成为了众人口诛笔伐的罪人,甚至给他起了“范跑跑”这样的称号。

起因是作为人民教师的范美忠,在大地震来临之时,不顾自己学生的安危,独自一人跑到了学校的操场。

人们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纷纷指责他没有师德,不配为人师表,那么范美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范美忠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家境十分贫困,家里一共有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老幺。因为年纪最小,所以范美忠会比其他哥哥姐姐过得稍微好些,但在长辈的溺爱和纵容之下,他养成了叛逆和骄纵的性格,总是和哥哥们打架,这让长辈们感到十分头疼。

范美忠父亲范济成爱好打牌,且从来不顾家,甚至创下了“五天五夜不下牌桌”的记录。除此之外,范济成还沾染上了赌博,农时的收入全部被他挥霍一空。而范美忠的母亲李国民则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村妇女,她独自一人将孩子们辛苦拉扯大。

虽然范美忠家境贫寒,他的性格也显露出来有些恶劣,但是他在学习方面却显现出了超人的天赋,在隆昌二中念书期间,他的成绩几乎都是第一名。

1992年,作为中国最后一届公费大学生,范美忠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成为隆昌二中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他从小县城来到了大都市,进入了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但在这样的光环之下,范美忠却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

范美忠认为,他在步入大学之前,所学的知识全部都是没有意义的,他甚至开始抨击应试教育,对抗学校的各种规则,一改之前刻苦学习的状态,每次考试也只是以60分的及格线为标准。

1997年范美忠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写了一篇名为《点评北大历史系诸先生》的博客,在这篇博客里,他一一描述了北大历史系的诸位教授,针对他们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甚至写道:“死抱着制度史不放,毫无新意可言,既无独到的理论,又缺乏趣味,所以他们的讲课就成了最好的催眠曲。”他这一行为在北大的校园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毕业后,一向讨厌循规蹈矩的范美忠拒绝了北大分配的工作,也因为工资太低没留在北京,而是去到成都曙光中学当了一名历史老师。

起初的他还是充满着热情,想要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在他看来,教育从来不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所以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更想给学生们延展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然而他的教学方式却不受同事、领导们的认可,这让范美忠感到十分挫败,加上一场大火将教师宿舍烧毁,他的大部分书籍都淹没在了火海之中,于是他选择了出走,在没有告知学校的情况下,缺席了他应该上的历史课。

离开曙光中学之后,范美忠南下广州,凭借着他北京大学本科的文凭,先后做了几份编辑和撰稿的工作,但他总是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任职没多久之后就会选择辞职。

辗转反复之后,范美忠还是选择回到学校做老师,于是他前往广州华美外国语学校应聘,顺利地成为了该校的一名历史老师。但是他仍在课堂抨击教材,抨击教育制度,在旁人看来不合时宜的言论,使得范美忠在工作21天后被学校辞退。

在众人眼中,他就像是一个异类,他的行为和想法似乎都和当时的时代十分格格不入。同样,范美忠也很讨厌一些他所认为没有必要且条条框框的规矩。在被广州的学校辞退之后,他回到了四川,进入到都江堰光亚中学任职。

这所学校是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没有升学和评职称的压力,范美忠在这里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授课,学校的校长也对他十分客气,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2008年,5月12日,范美忠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们上课,下午两点多钟,他们所处的教学楼突然剧烈地晃动了一下,范美忠立刻意识到地震来了,出于本能的求生反应,他立刻飞奔下楼。

他以为学他的学生会跟着他一起逃生,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等他跑下楼之后,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人,随后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带着学生们陆续来到了操场。

而范美忠班级里的那些孩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吓得愣在原地,等到反应过来才有一部分学生相互搀扶着跑了出来,还有一部分则是躲在了教室课桌下边。

虽然光亚中学在汶川地震中,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因为范美忠的逃跑事件,还是将这个学校深陷舆论漩涡。

震后第十天,范美忠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名叫《那一刻地动山摇》的文章,记录汶川地震,同时也为网络上掀起的舆论热潮作出解释,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篇文章将会掀起一场更大的舆论风暴。

而引爆舆论的真正原因,是文章中范美忠的一些言论,他在文章里写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除了女儿,哪怕是他的亲生母亲他都不会管。

而那些沉浸在大地震巨大伤痛中的人们,在看到身为教师的范美忠的言论后,认为他极度自私自利,不配为人师表,于是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谩骂来攻击逃生的范美忠,甚至给他起了“范跑跑”这样的称号。范美忠则在网络的质疑和谩骂声中回应:“我是一个真实的人,不是小人,只是个真实的普通人。”

也正是因为范美忠写的那篇文章,使他很快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采访也纷至沓来。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参加了一档名叫《一虎一席谈》的访谈节目,围绕着“先跑老师”该不该受到指责的论点展开了讨论。

面对郭松民提出的诸多尖锐问题,范美忠却不慌不乱、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要牺牲生命的道德只能责己,不能用来责人,作为一名教师他并没有冒牺牲生命的危险来保护学生的这种职业道德规范。这场辩论帮范美忠扳回了一局,原本只有一成的人支持他,在节目播出之后达到了五成。

在汶川地震结束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范美忠先后接受了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采访,反复解释为什么当时他选择抛下学生,选择独自逃生。但即便如此“范跑跑”这个称号牢牢地印在了范美忠的身上。

舆论爆发之后,给范美忠的生活也带来了巨大改变,当地教育部门取消了范美忠的教师资格,北京大学也将他视作是学校的耻辱,即便范美忠对于网络攻击并不是特别在意,但还是对他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时常会在生死抉择的关头自己的做法真的该遭受这些吗?

但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范美忠的学生里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他的行为,事发之后,许多学生自发地在网络上发文,指责一些媒体和网络对于范美忠的行为上纲上线,小题大做。

2018年,距汶川地震发生十年后,为范美忠翻案的文章却突然充斥了网络,文章中写道希望网友和民众用中立和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这件事。就像范美忠所说的那样:“我有责任,但也有权利,如果你只让我承担责任而剥夺我的权利,那就是道德绑架,是剥夺!”在危急寻求自保,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能。

如今范美忠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同时还在朋友所开办的玄鸟书屋做兼职文学老师,这里的孩子是那些无法适应公立学校制度的孩子,在这里范美忠会选择一些自认为合适的文章,来教授学生。他认为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存在,孩子们应该拥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跟天地自然相关,把他们关在教室的这个说法是十分错误的,他将自己的孩子也带到玄鸟书屋进行学习,对于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

如今,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5年,这段伤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而人们对于“范跑跑”事件也变得宽容许多,虽然他的行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求生是一种本能,舍生取义和独自求生本来就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汶川   隆昌   北大   震中   北京大学   学生   才子   舆论   老师   学校   文章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