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防猝死套餐”,被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医生否定了!

“朋克养生”又火了,近日,“防猝死套餐”在年轻人中走红,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有尝试过的网友称,“这个套餐太强了,吃了完全不累”。

还有网友称,吃最全的营养,熬最深的夜,一口吞下所有的营养元素。

据了解,这种“防猝死套餐”由国外网友总结,由辅酶Q10、鱼油、叶黄素、维生素D3等保健品组成。但这份“防猝死套餐”管用吗?

“防猝死套餐”其实是噱头

将几份保健品混杂在一起吃就能防猝死的说法,福建省立心内一科主治医师卢楠并不认同。

辅酶Q10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细胞改善能量代谢、抗氧化、抗炎作用,控制体内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的水平,平衡心肌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生物膜结构完整,减少心肌损伤。

鱼油主要通过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稳定细胞膜、抗血栓、减少炎症等机制帮助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风险。常见的鱼油基本属于非处方鱼油产品,只有纯度达到90%以上的高纯度Omega-3才具有治疗作用。

而叶黄素是眼科用药,主要是用于保护眼睛,维生素D3则用于促进钙的吸收,与猝死更是没有关联。

因此,仅仅通过服用保健品就想防猝死,并没有科学依据。

猝死究竟和哪些因素相关

要想预防猝死的发生,先要弄清引发猝死的因素都有哪些。

卢楠指出,猝死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猝死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据的比例可高达75%。

心源性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因心脏原因的死亡,急性症状发生1小时内,占冠心病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总死亡人数的15%-20%,中国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每年超过100万。

心源性猝死与年龄有一定关联

其发病峰值在45~75岁,小于30岁人群的猝死发病率为1/10万,而大于30岁人群为1/1000,相差100倍。在年轻和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发生率是女性的4~7倍。

在一天中,上午6:00-12:00,因室颤导致的猝死发生率较高。此外,冬季猝死发生率高,12月-2月的死亡率是预计的111%,冬季室速发生率高,与日照缺乏有关。

当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容易导致猝死的发生。有研究发现,10年的吸烟史可使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2-3倍,体重增加以及肥胖也可增加心脏性猝死风险。

近年来,媒体中报道的“马拉松猝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剧烈活动与低水平运动相比猝死风险增加17倍。

真正有效的防猝死方法

构成猝死的因素多种多样,不过卢楠表示,要想真正预防猝死,应当收好这份“套餐”:

1.戒烟限酒、均衡膳食,保持健康体重

2.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进行心源性猝死筛查及遗传疾病咨询

3.作息规律,缓解压力,适当运动

4.普及心肺复苏(CPR)及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

5.如有胸痛,即时拨打120,即时就诊。

此外,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高危患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以及胺碘酮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但是,上述措施的作用有限,必要时心脏病患者还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有效减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展。

增强全民的急救意识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现场救治,主要包括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AED)。对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是争分夺秒的,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CPR和除颤。

要引起重视的是,我国目前全民心肺复苏普及率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率也低,急需提高全体公众的急救意识,加强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林颖)

来源:福建卫生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福建   套餐   叶黄素   辅酶   鱼油   心肌   体外   心脏   风险   医生   发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