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患上“大自然缺失症”(特别家教1473期)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吕传彬

喜欢亲近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以在大自然中探索学习、释放天性、快乐成长。

但对于现今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亲近大自然似乎成了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有的因为学业繁忙,课余时间都被学习相关的事情占满;有的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有的因为沉迷电子产品或网络游戏,不愿意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

作为父母,不应让孩子失去亲近山林、亲近自然的机会,让他们成为罹患“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父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为孩子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应充分认识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业,也应该遵循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多带他们亲近大自然,多去户外运动或玩乐,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交朋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

尤其在充斥着高楼大厦的都市丛林中,城市里开阔的绿地有限,更应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看看绿野平畴的景致,让他们开阔视野和心胸。

现在的孩子很容易被电子产品所吸引,不少孩子喜欢“宅”在家里玩网络游戏,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减少,与大自然逐渐疏离,人际交往能力也日渐受到影响。有的孩子用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后,只喜欢在网络虚拟世界与人交流,沟通只讲求速度,容易词不达意,久而久之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这些现象莫不让人忧心忡忡。

在这种信息化时代环境下,父母更应该注重让孩子亲近和回归大自然,让他们用双手触摸花草树木,感受万物生长的气息;用双脚踩在田地上,体会泥土的芬芳和触感;用真心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体会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父母在生活中为孩子做榜样,

少用电子产品,多陪孩子接触大自然

父母与其担忧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伤害身心健康,不如起而行之,为孩子立下好榜样,自己先以身作则,平时生活中不再被电子产品绑架。

以手机的使用为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手机使用准则;并且自己先建立正确、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要一回家或者一有空就抱着手机不放,这样在要求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时才有说服力,才能建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父母应该珍惜亲子共处的时光,享受全家共聚的乐趣,多创造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大自然中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周末,尝试与孩子一起去郊区爬山,去山林远足,去溪边或湖畔露营,在草地上玩游戏,在满天星斗下野餐……相信这样的时刻,会成为孩子生命中的美好记忆,父母也更容易贴近孩子的心。

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

多放手让孩子自由地去户外游戏和运动

父母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所以不鼓励孩子去户外游戏或玩耍。只要父母做好必要的安全保障工作,并注意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知识教育,就不要过度担心,而是让孩子可以自在放松地走出家门,享受在户外游戏或运动的乐趣。父母的确有照顾孩子和确保孩子安全的责任,也应对野外或户外活动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一定认识,帮助孩子远离危险和安全隐患。适度的危机意识和谨慎的心态是有必要的,但不要因此而束缚孩子探索自然的脚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沙河中学教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大自然   孩子   户外活动   身心健康   缺失   亲近   电子产品   家教   父母   自然   机会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