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来源:韶关史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随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广东一省,李济深制造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就达 2000 多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等在内,广东和全国一样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一、一破县城,仁化革命形势复苏

1927年5月下旬,中共广东区委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将集中在韶关的各县农民自卫军和粤汉铁路广东段铁路工人自卫队、北江农军学校第二期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1200余人的广东北江工农自卫军,随陈嘉佑部北上武汉,其中有宋华、邓祝三率领的仁化县农军近 200 人。仁化农民自卫军主力北上后,仁化县的土豪劣绅组织反革命武装,设立反动“清党”委员会,对仁化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实行大搜捕、大屠杀。北江工农自卫军在进至湖南耒阳时,“反共刽子手”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受阻。这时,北江工农自卫军听闻北江各地尤其是仁化的反动土豪劣绅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后,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在周其鉴、叶文龙率领下,编入陈嘉佑补充团继续北上;另一部包括部分仁化农军组成南返支队,在梁展如、叶凤章率领下返回仁化。南返支队于6月23日与黄梅林、蔡卓文等率领的仁化留乡农军会合,顺利攻下仁化县城,救出被捕农会干部和革命群众。此次攻占仁化县城,极大鼓舞了处于革命低潮的仁化地区,仁化革命形势再度发展起来。

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同年 8 月 20 日,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会议精神,制定了各县、市的暴动计划。

二、二破县城,仁化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1927年10月,三河坝战役结束后,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800余人穿山西进,转战粤北,利用国民党范石生部番号,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为后来的革命斗争保留了火种。其间,为寻找合适的部队驻地,朱德曾派10多名南昌起义军余部战士到仁化调查革命形势,并嘱咐他们相继开展革命活动,重新点燃了仁化农民运动的火种。12月10日至11日,朱德率部队主力进入仁化董塘时,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恢复农民协会,抓捕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进行公审和判决,还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恢复农会,建立革命武装坚持斗争,开展土地革命。此次行动极大地鼓舞了仁化农民的革命斗志,为仁化暴动迅速聚集起了广泛有力的群众基础。

1927年12月14日,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广州起义失败的情况,决定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北江地区成立北江农民暴动委员会。12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北江特委。北江特委成立后,制定了北江农民暴动工作大纲,掀起北江地区各县全面暴动。

1928年1月初,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再次进入仁化,帮助当地农军和农民攻入了仁化县城,标志着仁化革命运动已由被动抵抗转变为主动进攻。为巩固革命成果,朱德将仁化第五区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辖四个营,刘三凤任团长。将占领仁化县城时缴获的部分武器弹药分送给独立第四团,并从南昌起义军余部中抽调滕铁生等 8 名军事骨干到独立第四团加强军事领导。仁化地方革命武装的重新建立和加强,为仁化暴动后来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三破县城,掀起全面暴动

中共广东省委鉴于仁化地区革命形势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情况,决议将“仁化成为北江暴动的第二个中心地区”,派出省委委员阮啸仙、海丰代表吴济赴仁化指导农民武装暴动工作。1928 年 1 月 23 日,阮啸仙到仁化后,组建中共仁化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使仁化的武装斗争进一步开展起来。在阮啸仙任职期间,中共仁化县委发动数以万计的仁化农民群众烧田契、铲田基、分田地、缴枪支,给封建地主豪绅以巨大打击。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成立董塘区苏维埃政府和仁化县革命委员会,将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并成立各乡村农民赤卫队。

为及时打击敌人,中共仁化县委综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认为国民党反动当局在仁化统治基础薄弱,土匪豪绅内部矛盾重重,而新生的革命政权威信很高,军民斗志旺盛,于是决定攻打仁化县城。1928年2月13日,中共仁化县委指派刘三凤团长率第八独立团战士和赤卫队员及革命群众进攻仁化县城,经过激烈战斗后顺利攻占仁化县城,缴获物资一批,发布了《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号召全县人民起来大暴动。

仁化暴动,震撼粤北,它给敌人以极大威胁,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恐慌。从1928年2月14日开始,为扑灭暴动烈火,国民党反动派先后调数个团的正规军和反动民团、土匪进攻董塘、安岗华阳寨和石塘双峰寨。2月14日,董塘战斗爆发。仁化反动民团、土匪500余人勾结国民党反动军队围攻董塘,妄图掐死刚诞生不久的董塘苏维埃政权,北江特委派出军事骨干前往仁化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在北江特委的直接指导和当地农民、革命群众的支持下,第八独立团战士和赤卫队员英勇抗敌,突破了敌人的重围,撤退到安岗华阳寨。其后,阮啸仙亲自指挥了华阳寨保卫战,在战斗中,农民武装英勇顽强,多次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打死打伤敌军 200多人,终因众寡悬殊,被迫撤出战斗。华阳寨保卫战受挫后,第八独立团部分战士和赤卫队员撤退到双峰寨,阮啸仙转移到香港,于 6 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在大会上,阮啸仙就仁化农民运动进行专题报告,引起共产国际和到会代表的高度重视,大会要求阮啸仙将仁化武装割据的情况整理成册以供研究。

四、不懈抗争,谱写“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华阳寨保卫战失败后,作为仁化暴动的“最后堡垒”,双峰寨成为敌人集中进攻的目标。3月中旬起,国民党反动派纠集当地警队、民团、土匪等反动武装,以几倍于守寨军民的优势兵力围攻双峰寨,并多次派人向寨内喊话,以威胁、引诱守寨军民投降。寨内军民虽面对数量几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反动派势力,但都不为所动,一心抗敌,原来是因为双峰寨内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双峰寨保卫战中,共产党员李载基担负起直接领导和指挥的重任,在明确纪律、制度和任务的基础上,召开誓师大会。在誓师大会上,李载基号召寨内军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同时,部署了防御安排。

双峰寨内有第八独立团指战员、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 700余人。李载基将寨中军民编成5个混合战斗中队,分别把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正南等5个城楼,还派干部分管宣传鼓动工作,将妇女儿童编入后勤队伍。李载基驻守正南城楼,指挥全寨战斗,他斗志顽强,善于宣传动员,集中群众智慧,率领守寨军民英勇击退了敌军的一次次进攻。

4月8日至13日,国民党反动派连续炮击双峰寨,但双峰寨寨墙高大坚固,敌人此次炮击未对双峰寨造成损害。经过几番试探,敌军知晓双峰寨防御工事异常坚固,遂请军部增调炮兵助攻。4月15日,敌增援炮兵团开到,并把炮架在寨东侧的岛石岭上,连续三天向双峰寨猛烈炮击,仍未对双峰寨造成实质损害。


敌军见炮击不奏效,便在双峰寨外挖塘放水,企图断绝寨内食用水源,并阴谋计划下一步进攻。5 月中下旬,敌军运来“铁乌龟”(用铁板做盖,下有四个轮子,内可藏士兵和武器炸药),妄图用“铁乌龟”将寨墙爆破。李载基发现敌军阴谋后,迅速思考应对措施,既然“铁乌龟”不能被普通枪弹击穿,寨内又没有足够炮弹,那就只能待他们靠近后,从寨墙扔下巨石把他们砸烂!谋划完毕,李载基立即令守寨军民严阵以待,准备好巨石。待“铁乌龟”靠近寨脚时,李载基一声令下“砸!”,居高临下的守寨军民便抛下一块块巨石向“铁乌龟”砸去,顺利把“铁乌龟”砸烂,敌人的“铁乌龟”破寨法又告失败。5 月 31 日,屡攻不下的敌人被迫继续增兵围困双峰寨,他们增派两个营到石塘村,专门负责石塘寨外警戒。


6月上旬,国民党反动派强迫仁化各乡农民上山割草,并交出木制教具,集中堆放在寨墙下西北角一线,企图用火烧化寨墙石基,以达破寨目的。李载基看着敌军堆的草堆逐渐靠近寨墙,草堆也越来越多。时值暑天,日日骄阳似火,毫无下雨迹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破敌火攻有了计策。一天深夜,李载基正冥思苦想如何退敌,一名守寨军民找到李载基,称自己会做土火箭,如果能让大家一起准备好材料,制作一批土火箭提前把草堆引燃,应该可以解此围。李载基听后大喜,立即召集大家迅速准备好材料,先制作几支火箭试验一下效果,经过试验,发现火箭远距离仍有引火之效。于是李载基命几名会射箭的守寨军民将自制土火箭朝敌军的火攻草料射去,顿时草堆着火,火光照亮了双峰寨,惊醒了沉睡中的敌军。不久,即把堆积如山的草堆化为灰烬,使敌人火攻的诡计流产。


7月上旬,国民党反动派调来多门大口径火炮,安设在福音堂,向寨西南角连发300多发炮弹,击破寨墙一个大孔后,继续开炮掩护几十个云梯队向双峰寨冲锋。守寨军民一边躲避炮击,一边向冲锋的敌云梯队还击,顺利击退了云梯队的进攻,此战毙敌10多人,获枪20余支。


8月,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搭建泥台以观寨内虚实,并居高临下攻击。他们利用一座较高房屋,逼迫乡民秘密填土以搭建泥台,守寨军民获悉后,即用仅有的几门炮,对准泥台,猛然轰击,顺利击破敌军泥台。


9月中旬,中共广东省委遵照中央指示,恢复建立中共北江特委。欧日章率第六独立团一部到澌溪山与第八独立团一部会合,共同支援双峰寨保卫战。


10月上旬,为加强坚持武装斗争的领导,中共仁化县委、县革委决定,派共产党员黄梅林率精勇赤卫队员 40 多人,乘敌夜间换哨之机,潜入双峰寨,充实守寨力量。同时,李载基多次借机把寨内一些老弱病残转移至附近大山中。后来,因一农妇被捕,出寨秘密交通线路被供出,敌军大肆破坏,致使双峰寨中断了与寨外的联系。李载基和黄梅林在双峰寨保卫战中身先士卒,继续顽强抗敌。


李载基带领守寨军民先后机智勇敢地击败了敌人的诱降、炮击、爆破、火攻、断水、筑泥台等进攻伎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增兵加哨、严密封锁交通、派出飞机轰炸双峰寨并散发反动传单、放掉护寨塘水。时值久旱无雨,寨内5口水井全数枯竭,血水渗入井内,疾病流行,加上油盐药品断绝,病死者达200多人。在恶劣环境下,李载基与全体军民同甘共苦,誓与双峰寨共存亡。为鼓舞士气,他带领大家同唱《革命进行曲》:“工农同志要团结,联合打敌人;短衣配袍去集队,喇叭铜鼓响。赴阵地、临大敌,战死沙场无二心。得到胜利举国欢,万世也荣名。”军民士气大振。


11月,双峰寨内形势更加严峻,粮食油盐将罄无法得到补充,就地掩埋死难战友引发严重流行病,寨内缺医少药,寨外敌人却毫无退兵征兆。面对危急局面,李载基、黄梅林等领导人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分析形势,认为支援受阻,难于持久坚守,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突围。守寨军民在11月11日深夜组织三路突围,最终仅有包括李载基在内的50多名守寨军民突出重围,与澌溪山游击队会合。在突围中,黄梅林等壮烈牺牲。次日,双峰寨被敌攻破,寨内老弱病残200余人被捕,双峰寨保卫战宣告失败。


双峰寨保卫战坚持斗争时间之长,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武装暴动所罕见,呼应了湘南暴动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双峰寨的守寨军民用生命和鲜血在中国农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中共广东省委誉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作者邵文,单位: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暴动   仁化   北江   双峰   农民   反动派   敌军   军民   国民党   中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