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4方面技术,华为有望量产全新麒麟SOC!追平最新中端SOC!

七月二十四日,18:29,一位著名的网络博客,一直以来都很可靠的“数字论坛”,发表了一条麒麟 SOC将会回来的消息。

如果这消息是真的,那华为麒麟芯片,将会是怎样的性能?

尽管还没有正式的报道,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公开的资料中猜测出它的实际表现。

影响手机 SOC性能的主要因素有4个:制程工艺,晶体管, SOC架构,操作系统。考虑到我们的芯片技术已经落后了世界三个时代,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一点上下足功夫。



1、制造工艺分为“14 nm+2.5D”“N+1”两

去年七月,有网友在拆开华为的畅享50后,发现它所使用的系统芯片,竟是14 nm工艺制造的麒麟710AH。可惜的是,这款手机的系统芯片并非完全的设计,只能算是华为“麒麟”芯片重新生产的一个试验性产品。用一些过时的产品,来测试台积电的14纳米制程,以及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是否有一定的差距,是否能满足理论上的要求,从而减少风险。

博客作者拆掉了麒麟710后开发了它, AH系统

在14纳米工艺的基础上,他可以选择“14纳米+2.5 D封装”,也可以选择“N+1”工艺。

对14 nm制程良率有很高的要求,若是良率低,配合封装良率,最后的产品良率会很差造价也会很高,没有价值。基于此工艺设计的系统芯片,可通过“降低频率+牺牲晶体管数目”的方法提高系统的功耗比。比如,7纳米制程工艺的功耗墙大约在2.8 GHz左右,14纳米制程工艺的功耗墙大约在2.2 GHz左右。要想提高功耗比,就需要将14纳米新 SOC的主频降低到1.8 GHz,在增加30%乃至50%的晶体管数量的情况下,才能达到7纳米 SOC的整体性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2.5维乃三维封装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后者需要高性能的深紫外光,多种高性能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材料,而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使得我国很难得到,因此,在短期内,这种技术方法不利于扩大产能,提高良率。不过,这种技术最多也就是和台积电的7 nm工艺相当,想要和台积电的4 nm工艺相抗衡,还是有些困难的。

某博客说,新的麒麟系统芯片将使用2.5维封装技术

了防止“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华为可双管齐下”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两条技术路线同时向前发展

2、首全新麒麟系统芯片,将采用的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实现“曲线救国”。

两条路度都很大就算走到这一步,想要达到国际上最先进的芯片水平,也是一件非常困的事情但是,万事开头难,尽管们的芯片制造技术相对落后,但是我们还是以通过提高芯片的性能来弥补的



各晶体管的整体性能愈高,则 SOC的整体性能愈好。台积电从16 nm到3 nm的制程,均为 FinFET晶体管,单只是晶体管的体积缩小,提高了单只晶体管的性能。因为我们的技术,比台积电差太多了所以我们只能用更先的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公开信息,由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2月3日提交的《翅片型 FET及其制造方法》一项发明专利被授予。有网友表示,华为的这款芯片,是中国第一款采用了 FET结构的芯片,与 FinFET、 GAAFET相比,其芯片的电路可以完全封闭,时钟频率可以提升一倍,功耗可以降低一倍,综合性能可以提升一成。有了它,14 nm的制程,就能达到7 nm的水平!

华为自主研制的 FinFET晶体管与其它晶体管的比较图

当然,华为出来的新一代场效应晶体管并不只是一张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一套能够批量生产的制程些制程都是要用新的半导体材料,以及的制程

于华为最迟于2015年与台积电达成了协议并向台积电派遣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帮他们先进造技术因此到2020年为止,华为已经有至少五年的制造技术经验。而且,以华为的实力,完全可以在三年之内,研发出一种全新的 FET晶体管的制造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华为第一个全新的麒麟”芯片会采用华为自FET晶体管。

3、首全新麒麟系统芯片,将采发的“泰山”架构基础上的改良和升级版。

据媒体报导,华为目前仅拥有 ARMv8系统的授权,尚未获得 ARMv9系统的授权。所以,新一代的麒麟系统必须使用自主研发的系统架构。

在2021年四月,华为推出了麒麟990 A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泰山V120”处理器,以及A55处理器的“小核”;NPU使用的是两个大核、一个小核的达芬奇结构, GPU使用的是G76结构。

麒麟990 A的图片与参数

在经过两年多的反复优化后,华为已经具备了在泰山V120架构上进行更高性能的系统级芯片设计的条件。

4、鸿蒙系统进行优化,首款全新麒麟系统芯片,预计将大幅减少性能损

我们都由于底层架构的原因安卓系统的 SOC性能会有很的下降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运行安卓系统SOC理论上是非常大的但在实际体验苹果A系列芯片要慢上一代。

的是,华为对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于2019年推出了鸿蒙操作系统。经过几次升级,鸿蒙3.0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部分华为用户,都对它的流畅,表示比安卓要高得多实际上,由于鸿蒙体系结构更先进,所以在鸿蒙体系下, SOC的性能损耗更少,运行起来也更顺畅,而且华为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所以华为的许多手机,在鸿蒙体系下,连续使用了四年,都没有出现过卡顿的情况,这也让华为的Mate20和P30成为了一大批“钉子户”。

七月二十五日,一个名为“定焦数码”的微薄用户说,新的“麒麟”的性能在高通的骁龙778 G和骁龙8+的水平上。尽管此新闻并非正式报道,但根据以分析,笔者认为,第一款全新麒麟系统芯片,其性能确可以达到这,但功耗方面,可能会有所滞后。

博客作者“定焦数码”发表新闻

总而言之虽然华为的芯片技术已经落后了世界三个时代,但通过提升芯片的性能、用自发的芯片架构、以及鸿蒙系统优化,完全以将芯片的性能提升到与高通芯片相媲美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麒麟   华为   鸿蒙   晶体管   技术   量产   纳米   芯片   性能   工艺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