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兴豫丨加快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师喆

“过去在高校工作,如果我想买一台设备用于科研,即使花费不高,也要排很久的队。”10月8日,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碳基院”)副院长任宣儒说,很多时候有好的想法,却没有足够施展的条件。

现在可不一样了。“省科学院赋予科学家充分自主权,科研怎么干,科学家说了算。”

任宣儒拿碳基院的建设举例,想建在哪、建多大、怎么建,团队视情况自行决定;建设中有什么需求,相关政府做好保障兜底。今年年初,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下,碳基院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在高新区正式开建。

面对高额的设备仪器采购经费,任宣儒起初也十分忐忑。“令我们惊喜的是,全程没有遭遇任何干扰,在碳基院开办经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下,目前开展科研工作所需的设备仪器也已顺利完成采购招标工作。”任宣儒说,“双节”期间他和同事们一刻没敢休息,“河南的创新氛围这么好,我们要抓紧时间,把工作往前赶一赶,干好事业多出成果。”

这是省科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加快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省科学院紧密结合重建重振任务,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为牵引,蓄力打造创新要素聚集、内外资源聚合、产业优势聚变的科技创新强磁场。

突出改革强院,《河南省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出台,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全面落实,真正赋予首席科学家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良好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生态正加速在省科学院形成。今年以来,省科学院已陆续引进徐红星、吴丰昌、李明、李贺军等多个院士团队;30多位国家级人才入职省科学院,担任首席科学家或特聘研究员;新招聘博士(博士后)279人,今年内有望突破350人;建立研究生全流程培养管理体系,研究生规模达到580人,已成为全国省级科学院中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单位。

“我们按照以省科学院为‘天’专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中原科技城为‘地’提供发展空间、公共服务,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桥’连通‘天’与‘地’、连接研与产的理念,先后启动‘一基金三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介绍,目前已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在中原科技城建设研发基地、中试基地、转化基地,同时,还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省外知名高校、院所300余项科研成果在河南落地生根。

此外,一体化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省实验室体系重构重塑,也是省科学院加快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的亮点举措。“我们将省实验室和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纳入省科学院体系,以自建、共建、参建、联建等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光电研究所等16家研发机构。”徐红星介绍。

建设洛阳科创园(中原美谷),已招引拟入驻企业52家、拟入驻创新团队9个;聚焦产业“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与沁阳市共建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孵化科技型企业30余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随着创新“朋友圈”越来越大,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正在中原大地上加速形成。

“我们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深化院企、院校合作,推进科研成果产出、转化,为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科技支撑。”徐红星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科学院   生态   中原   河南省   河南   经费   研究院   科学家   产业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