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娶朱元璋嫡女,遭朱棣暗害,拥兵40万不救建文帝,死得憋屈

前言

明朝开国之初,大明江山尚未稳固,政局动荡之时,皇亲国戚之间的你争我斗曾导致不少悲剧。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女婿梅殷,就是其中一个明初悲情人物的代表。

他生前得宠爱,死后却遭冷遇。他曾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却死于非命。他一生之间的起起落落,折射出了明初政治斗争的残酷,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悲剧的注脚。


一、少年得宠:太祖宁国公主得贤良驸马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突然传旨,要将自己的次女宁国公主许配给一个叫梅殷的年轻人。

当时,宁国公主刚刚14岁,正值最美好的年华。她生性文静内向,不同于她的大姐安庆公主那般张扬放荡。宁国公主自小深受皇帝宠爱,她的婚事自然格外受到重视。太祖左右的大臣们都猜测,宁国公主的夫婿选定人选必定不凡。

果然,当他们见到梅殷本人时,便立刻明白了太祖的用心。这个年仅18岁的梅殷,不仅相貌英俊挺拔,举止儒雅文静,而且聪慧过人,博学多才,可说是一表人才。


原来,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这个梅思祖可是太祖手下得力将领,征战沙场多年,立下赫赫战功。他看重梅殷如同自己儿子,从小就请了名师俊彦传道授业,教梅殷学习经史。梅殷天资聪颖,又得良师点拨,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学识才能。

太祖第一次遇见梅殷,便对他大为赞赏。一个英俊不凡,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正合太祖心意。于是太祖立刻决定,将梅殷许配给心爱的宁国公主。

当年冬天,明冠礼服的梅殷娶亲南京,成为皇室驸马。新婚之夜,宁国公主羞涩地问道:“驸马爷,我们何年何月才可成婚?”梅殷温柔地回答:“我亦不知何年何月遇公主,只感今生有幸。”宁国公主听后羞红了脸,自此深深倾心于梅殷。


二、英明赢朝:太祖托孤愿以良臣辅政

与宁国公主成亲后的几年光阴,梅殷过着顺风顺水的生活。他不仅得到岳父太祖的宠信,也深得皇家宗室的喜爱。

只因梅殷为人谦逊温和,极有涵养,又时常劝导宁国公主以礼制心,未尝张扬过一分驸马的矜持。宁国公主性格原就温婉,在梅殷的感化下,日益成长为贤淑端庄的妇道人物,深受太祖夫妇的欢心。

梅殷不只会说文雅之事,他骑射之术也极为娴熟,曾跟随汝南侯梅思祖在燕京前线统兵作战,立下漂亮的战功。太祖见他器宇不凡,便命他担任山东学政,负责山东地区的教育事业。


在山东几年之间,梅殷政绩斐然,深得当地士民爱戴。有学者甚至盛赞他“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可见梅殷的学问造诣已臻化境。太祖听到这番评价甚是欣慰,内心更坚定了托孤意向。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不幸早逝,太祖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接其祖宗社稷之重。可惜皇太孙年仅八岁,过于幼稚,需要重臣辅佐才可成事。太祖环视左右,最后决定托孤于两人,一是吏部尚书黄子澄,二就是梅殷。

临终前,太祖单独召见梅殷,郑重托付道:“朕这些儿子个个心胸狭隘,只有你我心意相通。你必须辅助小允炆,一定要助他成为贤明的君主。”

梅殷连声应诺,太祖才放心地去见玉皇大帝。


三、忠心守节:在淮安屡次拒绕弟妹夫通行

太祖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刚登基,便掀起削藩风波,引发燕王朱棣举兵叛变。两军在中原展开激战,双方胜负难分。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军在灵璧大败明军,一举击破了建文帝的防线。燕王朱棣得胜后,立即率大军南下,逼近建文都城金陵。

建文帝紧急调遣镇守淮安的梅殷前来援助,梅殷随即率领4万大军,开赴淮安屯兵防守。他心知燕军就要南渡长江,定要死守淮安,不让燕军得逞。


然而让梅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反叛明朝的燕王,竟是自己的姊夫——宁国公主的弟弟朱棣!

就在梅殷刚刚驻扎淮安之时,朱棣的来信便送到了。朱棣称要到金陵“进香”,请求梅殷允其通行。梅殷立即给予拒绝,称这违背太祖遗诏,是不忠不孝之举。

朱棣大怒,再度来信,直言要讨伐奸臣,“天命有归”。梅殷态度坚决,将朱棣的使者鼻子和耳朵割掉,愤怒地说:“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

朱棣见梅殷态度坚决,只得放弃渡江之计,绕道进攻扬州。最终,燕军直趋金陵,建文帝出奔,朱棣入主金陵,建立永乐朝。


梅殷始终死守淮安,没有输给姊夫朱棣,可谓忠心耿耿,毫无二心。

四、心有不甘:在永乐朝屡遭猜忌

建文帝败退之后,梅殷面临两难抉择:投靠新君,或与旧主同生共死?

当妻子宁国公主的血书送到时,梅殷久久不能自己。他本想随建文帝殉国,但想到妻儿老小,最终还是决定前往金陵面见朱棣,效忠新朝。

朱棣表面上热情招揽梅殷,封他为左都督同知。梅殷也勉强接受了这个官职,但内心深处难以平静。他始终无法忘怀建文帝,也对辜负太祖托孤之命愧疚至极。


这些愧疚和不甘,在梅殷的言谈举止中时常流露出来。朱棣明眼人,怎会看不出梅殷的忧郁与焦虑。他起初还劝解梅殷,但久而久之,也忍不住怀疑梅殷在图谋不轨。

永乐二年(1404年)十月的一天,朱棣突然传旨,要梅殷前来朝见。梅殷整装后来到宫中,却被告知今日朱棣在郊外打猎,改日再见。

梅殷独自离开皇宫,心中隐隐不安。他预感朱棣对自己蒙上了一层阴影,只怕前路更艰难。


五、笪桥猝死:新君难容心怀旧主之人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深秋,梅殷仍然一如既往地去皇宫朝见。他行经笪桥时,忽然被两名身份可疑的彪形大汉围住挤撞。

那两人个个壮如牛犊,梅殷全无招架之力,眼看就要被他们推下桥去。他大声呼救,四周却无人理会。最后,梅殷惨被推入桥下的河水之中,溺毙身亡。

事件发生后,朱棣派人传言梅殷是自投河中央死。宁国公主得知噩耗,哀伤欲绝,丧失了生的希望。她强令朱棣追查这起可疑死亡,一定要找出真凶。


朱棣为了哄慰妹妹,便命人拷打审问两名桥上目击者。那两人在刑罚压力下竟供出实情:他们正是奉朱棣之命谋害梅殷!

宁国公主闻言大惊,立刻闯入朝中痛斥朱棣,要他为梅殷昭雪。朱棣被逼得无从辩驳,只得将两人杀害以绝后患,并封赏梅殷遗孤,以示慰问。

从这一系列迹象来看,梅殷的死肯定是遭朱棣所害,这已无从否认。


六、身死意难尽:忠义和手足情谊的两难选择

梅殷被杀的真正原因,并不仅仅是朱棣的猜忌,而是两人身份的尴尬所致。

首先,梅殷是建文帝的心腹重臣,深受太祖托孤之託。他本应视死如归,与建文同生共死,以全忠君之义。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屈膝,臣服于弟妹夫朱棣,这已是对太祖遗命的亏负。

其次,梅殷又是宁国公主的夫婿,朱棣的妹夫。按情理,他应该帮助朱棣掌权,从一开始就站在永乐一边。但他念旧情,违背了手足之情。


于是,梅殷便陷入两难境地,无论站哪边都会有亏欠。他既不能舍弃旧主,也不能背叛妻弟,左右为难。而这种矛盾的心理,终究还是被朱棣看破,所以蓄意谋杀。

梅殷死后,宁国公主悲痛欲绝,可见两人感情甚笃。但朱棣为了权力,却可杀自己的好妹夫,由此可见其心肠之狠毒。

梅殷一生波折起伏,从太祖宠婿到建文重臣,再至遭朱棣杀害,其间跌宕变化,成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无奈。


结语

梅殷的悲剧人生,成为明初权力斗争中的一笔注脚。他在忠义和手足情谊间左右为难,终究还是没有逃脱被猜忌杀害的命运。

虽然我们无法评说他的取舍是否正确,但梅殷的故事警示我们,在动荡时局下,一个人的选择并不完全由自身主导,往往要被大势所裹挟。所以我们不应苛求历史人物的正确,而是要宽容理解他们所处的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汝南   忠义   宁国   淮安   金陵   燕王   重臣   憋屈   太祖   永乐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