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历史上的今天:一代才女石评梅香消玉殒

1928年9月29日,中国一代才女、现代女诗人石评梅病逝于北京。

石评梅,1902 年生于山西评定山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学名汝壁,乳名心珠。因爱梅花,又自己取号为评梅,笔名冰华、漱雪、林娜等。天资聪颖,才学出众,但忧思善感。毕业于山西太原第一女师中后, 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音乐系。在校期间积极从事文学创作,发表了许多作品。毕业后她担任北平师大附中女子部学级主任、体育和国文(即语文)教师。曾与陆晶清合编《晨报》副刊、《妇女周刊》、《世界日报》副刊、《蔷薇周刊》。她的作品具有很浓的浪漫主义特色,反抗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的压迫,晚期作品注重社会现实,倾向革命,比较进步。石评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活动家高君宇的爱情故事凄婉动人,成为千古绝唱。

1923年,石评梅带着一颗初恋受伤的心,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来到北平师大附中当教师。在校期间结识了高君字。高君宇为石评梅的才学和人品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评梅。但石评梅已决心独身,对高君宇的感情犹豫不决。

1925年3月,高君宇因劳累过度再加上情感上的挫折抑郁病逝。高君宇的猝然逝世,使石评梅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失去了一颗无比珍贵的心,悔恨不已,她决意将自己的余生毫无保留地献给死去的高君宇,以明其志。石评梅把高君宇的遗骸埋葬在他生前决定的地方——陶然亭。墓碑上手书着高君宇生前喜爱的话:“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君宇生前的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石评梅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余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从此,在荒寒寥瑟的陶然亭畔,在凄冷的乱坟杂草丛中,无论风霜雪雨、烈日严寒,常常可以看到她清冷的身影,一篇篇哀怨如血的诗文从她的心中涌出。

1928年9月29日,石评梅积郁成疾患脑膜炎不幸去世。她的灵柩在长寿寺停留1年之后,一些友人和学生遵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高君宇的身旁,在石评梅的墓碑上刻下了“春风青冢”4 个篆字。她的著作有散文集《涛语》、小说集《偶然草》等。

声明:图文资料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北平   香消玉殒   才学   副刊   师范学校   彗星   墓碑   才女   生前   北京   女子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