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大明前首富”沈一石的“死局”

大明前首富“沈一石”临死前留了一首诗:

“王非王,侯非侯,千乘外骑归邙山。

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

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吟诵完毕,他便奔向了熊熊的烈火。沈一石,堂堂大明前首富,经历了浙江五任巡抚,为什么会落得一个自焚的下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像沈一石这样的“红顶商人”,是否有一步活棋?

沈一石早先的时候也很风光,他是浙江首富,织造局御用的织造商人,拥有二十五个作坊,又有六品功名冠带。按说在剧中应该活得挺滋润的,可沈一石一登场,穿白衣喝白水,不穿绫罗绸缎,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丝毫没有富商大贾的感觉。杨金水笑他富有四海,为什么穿成这样?他以卖油娘子水梳头来借喻表示自己仅仅是打工人,为的是求存。如果懂我大明朝的话,大家就知道在大明朝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古人云“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末流。在万恶的美帝是资本驾驭权力,而在封建中国,在大明朝是权力压到金钱。

沈一石的作死要从他奉旨赈灾来说起。大明王朝年初开了一场御前会议,会议的主题主要是如何征求大明朝日渐亏空的国库。会上嘉靖皇帝提出来“改稻为桑”的国策,大明首辅严阁老表示赞成。进行这项改革的地点,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而此时的第一批秧苗已经插下去了。这显然是个问题。但是严阁老表示有困难,但基本可以克服,皇帝陛下英明!

浙江当时有两个不好因素,一个是第一批秧苗已经插下去了,另一个是浙江饱受倭寇侵扰。这样一说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搞改稻为桑不能在浙江搞,就是在浙江搞,也绝对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搞成的。硬搞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浙江老百姓要起来造反,倭寇趁机侵扰,大明朝立时就乱!这也就是浙江总督胡宗宪为什么不愿意搞的原因。

严党的意思呢,想借着改稻为桑的契机,上上下下发一笔横财。他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吞并百姓的田地,操纵沈一石进行运作,这样就可以发一笔横财,而且完美的替皇帝筹集到资金,可谓一举多得。唯一没有考虑的是老百姓。百姓当然不愿意改,那就逼着他们改。

而徐玠,张居正等清流早已看清了这个国策的弊端,他们觉得与其让大明朝烂,不如烂浙江一块地方。干脆先让浙江乱起来,这样就能借机斗倒严党。张居正说,只能先苦一苦浙江的百姓了。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他们为浙江派了两个好官,一个是海瑞海钢峰,另外一个是王用汲。当然也是去搞破坏,把这趟水搅浑。

改稻为桑的国策违背客观规律,在下面推行很难。浙江当地的官员郑必昌,何茂才会同制造局杨金水很是头疼。这时小阁老严世蕃给他们出了个毒计,那就是毁堤淹田。先淹浙江淳安建德等九个县的良田,然后让“官商”沈一石出面低价买田,统一进行改稻为桑。这样大业可成。不得不说大明朝朝廷内部有高人!你们不愿意改,就帮你们改。小阁老的意思是把此事报为天灾,这样就可以上下糊弄过去啦。如果出了问题,他们也可以那马宁远和沈一石这些底层人物当炮灰。

结果刚淹没了建德,淳安两县,海瑞和戚继光带着人就阻止了马宁远一行。这样才减少了“受灾“的面积。但是有个问题很严重,就是这个毁堤淹田的计划被马宁远败露给了胡宗宪,胡部堂掌握了他们的罪证。

这个时候出了问题,浙江的官员郑必昌何茂才想到了让沈一石去收田,这样等出了问题,既可以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又可以拿沈一石顶包。但是沈一石也不傻,他左想右想,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一步活棋。他自知自己已经成为了权贵们的一颗弃子。但是沈一石并不甘心就这样去当替罪羊。他出了一个阴招,他表面上和杨金水这些人说去收田,结果去了建德淳安直接改成了“奉旨赈灾“。他为什么要打着制造局的名义去赈灾?因为他自知死路一条,他要故意把水搅浑了。制造局的背后是皇帝,他就是要把事情闹大,把所有人都牵扯进来,让远在京城的皇帝知道此事。沈一石奉的是谁的旨?皇帝的脸面怎么办?

沈一石想反正自己是必死无疑了,这些粮食啊,钱财啊都是身外之物,不能救自己的命,也不能让郑必昌何茂才救命用。

沈一石本来可以晚点死,但是他再不愿意乖乖当别人的棋子,他选择了自爆。朝廷本来的大局是“掠之于民“。所谓改稻为桑不过是一个口号罢了,无论皇帝还是严党他们都知道,即使这个计划有利于老百姓,那好处也轮不到他们,会被层层盘剥。他们要的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沈一石这么一闹,本来国库亏空通过贱买土地搜刮百姓尚且可以填补,可现在虽然沈一石把买田的粮食都赈给了百姓,为朝廷挣了脸面,但就是因为这个举动,百姓不用贱卖田地来买粮了,兼并土地施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依然无法推行,那么从百姓身上挖不出钱来填补国库亏空,加上东南战争局势危急,胡、戚抗倭急需要军需,就只有从巨商沈一石身上开刀。

查抄沈一石的财产,死后仅仅留下不足一万的银两。

为什么堂堂首富,只剩下这点财产?

沈一石临死前在给郑何杨的信件里自述,

嘉靖二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间,这是沈某上交制造局和浙江官府最后一批账册。四任织造,五任巡抚,唯胡部堂胡宗宪,与沈某无账目往来,其余衮衮诸公,皆不足道也。二十年,织绸凡四百余万匹,上缴织造局,共计二百一十万匹,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匹,手余之九十万匹再买生丝,再产丝绸,艰难维持至今,诸公所见之账册宁颜不汗颜,心惊。

纯纯的朝廷,官员与织造局的人肉提款机。

沈一石自焚后,郑何和杨金水有过如下的一段对话,

何茂才:现银也不足一万两,这怎么可能呢?打死我也不信哪 郑泌昌:完了,我们都被沈一石玩了。

杨金水:对呀,他是在拿命在跟你们玩呐?你们几个衙门,包括你们家里,这些年一共花了他多少银子,自个心里有数,今年为了改稻为桑,又买了近一百船粮,又花了多少钱,我们心里都有数。现在买的粮都借给了淳安建德两县,沈一石家就是真有座金山,挖也挖空了。二位大人还有别的事吗,你们要是没有别的事的话,杨某这就回去给宫里,上请罪的本章。

贵为浙江首富,现银不足一万,二十年的积累赈灾后最后竟没有钱可买田。声名显赫,朝廷想以他的资产充军,支持前线,却发现他早已被消耗殆尽。二十年,严嵩主持朝局,朝政有多黑暗,可见一斑。

沈一石在遗书中还写道: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

改稻为桑改不成了,朝廷急需用钱,只能拿这个怨种大商人开刀了,但是令朝廷没想到的是,大明朝上下贪腐乘风,就连沈一石也没什么油水了。

这件事情闹到了皇帝那里。嘉靖皇帝责问严世蕃说:

“上天把九州万方交给了朕。朕就是天子。(万事从头说,九州万方的第一责任人是我朱厚熜不是你严世藩)也就是万民的君父(我和老百姓心连心,要是有人虐民,不光是跟老百姓过不去,也是跟我过不去)现在朕拿着钱,去贱买子民的田了。(崽,织造局去买田这个锅,你是一定还要我背是吧?来来,我给你背一个)朕要真是这样的天子,天厌之,朕要是这样的君父,万民弃之!(那行,别让雷殛你,我不光替你背锅,我还替你挨天打雷劈,你看怎么样啊?

严嵩终于坐不住了:

“严世藩,回皇上话!”

严世藩到这时才明白过来。

卧槽,事儿这么大?

下面这些家伙闯了滔天大祸。

赶紧切割!赶紧表态彻查!

这都是江南织造局那几个货,还有郑泌昌何茂才们惹出来的风雨,我有不知情的证据!

嘉靖皇帝再一次表明:朕的心中是九州万方,只是总被小人蒙蔽罢了。

天下不直陛下久已。

再看看沈一石的遗作,“王非王,侯非侯,千乘外骑归邙山。”借用汉献帝刘协的典故是说自己曾经风光无两。“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这两句是说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终究逃不过身死灯灭的结局。最后一句我之后,君复伤也许是对郑,何说的,也许是对查抄自己的高翰文说的,也许是对后来人说的。终究不过是棋子,在权力的漩涡中摇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大明   淳安   金水   建德   死局   明朝   王朝   国策   浙江   朝廷   织造   首富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