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陆小曼着喜服,坐6人轿子嫁进徐家,公婆心里咯噔一下

徐志摩,这个名字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那飘逸的诗句和高远的情操,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在爱情的舞台上,他的形象却复杂得多。

有句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但徐志摩似乎忽略了这一准则。他的感情生活充满了争议,让人纷纷指指点点。他被指责为撬走了好友的妻子,而他本人则称其为“追求真爱”的行为。

早在1915年,年轻的张幼仪嫁到了徐家,成为了徐志摩的妻子。这是一个传统的包办婚姻,两个年轻的生命被命运捆绑在一起。虽然这段婚姻为他们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但徐志摩总觉得他们之间缺少了些什么。他心中那份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让他对这段婚姻充满了不满。

徐志摩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的诗歌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但在爱情的路上,他走得并不那么坦荡。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爱的权利,但也应该对已有的承诺负责。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从外面看来,一切都那么和谐。他们共同度过了七个年头,两个孩子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但是,人的心,永远是最难以捉摸的。在徐志摩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名状的躁动和期待。

1920年,一个意外的邂逅改变了徐志摩的生活。他遇到了正在欧洲游学的林徽因。那段时间,他们就像兄妹般亲近,徐志摩照顾她,两人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悄悄滋长。也许是林徽因的独特魅力,让徐志摩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情感冲动。

于是,1921年,徐志摩鼓起勇气向张幼仪提出离婚。他想与林徽因开始新的人生篇章,但他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决定会如何改变他们三人的命运。

林徽因,一个坚韧而有原则的女性,她不想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于是,她决定返回国内,与老友梁思成开始新的恋情。

徐志摩对此感到失望,尝试多次挽回,但爱情的事情,总是那么难以预料。他甚至受到了自己的导师梁启超的“教诲”。

1924年,一段因缘际会的爱情悄悄萌发。徐志摩和陆小曼,两颗炙热的心在时代的背景下擦出了火花。但是,背后的故事却并不简单。陆小曼,这位知名的大时代名媛,其实才与王庚共度了短短两年的甜蜜。

王庚,这个名字相对陌生,但是与陆小曼一提,似乎故事就开始了。他们俩的命运如同红线相绑,王庚原本与徐志摩是大学的同窗,两人同为才子,风华绝代。为什么陆小曼在与王庚的婚后不久,便与徐志摩有了那段被人传颂的恋情?

有人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或许是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默契,让两人相互吸引。

王庚的选择更是让人感到震惊。面对这段突如其来的变故,他选择了退出,还在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礼上送上了丰厚的贺礼。这样的大度,让王庚在众多的故事中,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

1922年的某个暖和的夜晚,在北洋外交部的晚会上,王庚的眼里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为京城“必看”的女人——陆小曼。

在那欢乐的舞曲里,陆小曼的每一个转身都成为了焦点。王庚,这个刚从洋学堂归来的年轻军官,优雅地走近她,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有种奇妙的电流。

王庚,这名字背后有着满满的故事。他是清华的骄子,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在西点军校与未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窗,当他27岁成为上校时,众人都为他鼓掌。他的出色,让陆小曼的家人倍感欣慰,他无疑是众多追求者中的翘楚。

不久后的一场奢华婚礼,两人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但爱情的路并不是都是玫瑰,王庚是个真正的军人,忙碌的工作让他无法经常陪伴年轻的妻子。而陆小曼,如同蝴蝶一般,总是在各种社交场合翩翩起舞。

新婚后,王庚被派往遥远且寒冷的哈尔滨。陆小曼如同被抽离了花蜜的蜜蜂,虽然有王庚的陪伴,但她依然感到了孤独。不久,她决定返回繁华的京城,而王庚则决定请他的好友徐志摩照顾她。

没人知道,这个决定会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
1926年的某个晴朗的秋日,在北海公园的某个角落,徐志摩与陆小曼正式结为夫妇。但这场婚礼却因证婚人梁启超的几句话变得热闹非凡。

"心浮气躁"、"不守妇道",这些字眼如同重磅炸弹,瞬间让这对金童玉女成为了京城的焦点。众多的贵族和名人纷纷议论,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则为他们抱打不平。

在那个时代,面子就是一切。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是骄傲的人,如此的尴尬场面,让他们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

于是,想要逃离这一切的徐志摩,提议返回他们的故土,寻找一个宁静的角落,重新开始。

这个消息传到徐申如耳里,让这位已经步入暮年的老人欣喜若狂。他不仅为儿子和儿媳准备了一座既现代又古朴的洋楼,更是在内部配置了当时最顶尖的家居设备。他希望他们能在那里,忘记世间的纷纷扰扰,找回最初的甜蜜。

陆小曼第一次踏入这个家,目光所及,都是她喜欢的物件。不仅有古朴的中国家具,还有流行于西方的时尚装饰。从每一件物品中,她都能感受到公公徐申如的期待和宠爱。

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有一个请柬尤为引人注目,它是寄给王庚的。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是,徐志摩真的邀请了陆小曼的前夫来参加他们的婚礼。在这城市的名流圈,这等同于公然的挑衅或是一种自信。

王庚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手里拿着那张请柬,眼神有些迷茫。他当真打算前往,为曾经的爱情寄上最后的祝福。但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阻他,说这么做只会让整个场面变得更加尴尬。

硖石的风土人情,总是有那么些古老的讲究。对于新媳妇拜见公婆,这儿的规矩尤为严格。坐轿子,穿着庄重的礼服,仿佛这一切都昭示着新婚的庄严与神圣。

对于习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与奢侈的陆小曼来说,硖石的这些礼节似乎都太过于朴素。她眨巴着眼睛,眼前的轿子和礼服在她眼中都显得不够档次。她轻轻撇了撇嘴,对身边的人说:“给我准备最好的轿子和喜服。”

婚礼那天,当陆小曼身披华丽的大红喜服,坐在由六人抬着的红轿子中,缓缓进入徐家大门时,场面可谓盛况空前。但徐家的老两口却为之一愣,他们的眼里满是惊诧。

在这里的传统中,只有初婚的新娘才能享受这种“六人红轿”的荣耀。而陆小曼,作为一个已经步入过婚姻殿堂的女人,其实并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但她却好像一点都不在意,甚至可能不知道这个规矩。

当陆小曼欢快地跨入新家,一步三回头地和徐志摩打情骂俏时,徐家的老两口只能苦笑。他们看着自己的儿子尴尬地擦去脸上的口红,心中五味杂陈。

“这就是年轻人的爱情吗?”老两口相视一笑,决定为儿子的选择祝福。毕竟,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徐志摩为了满足陆小曼的生活品质,日夜奔波,与时俱进。北京的清风,上海的繁华,他都曾留下过足迹,辛辛苦苦地为生计奔忙,甚至不惜下海倒卖古董和玉器。

1931年那个寒冷的冬日,徐志摩为了省下一点点旅费,选择了一架免费的邮政航班。谁知这一切,成了他生命中的终点,机翼下的大地永远留住了他的身影。

不久之后,徐家的宗主,徐申如也走了。面对生命的坎坷,他并未忘记曾经的恩怨,临终之前,他深情地写信给陆小曼,希望她回到硖石,接受他留给她的一份情意。但陆小曼,心如死水,婉然拒绝。对她而言,徐志摩的离去太过突然,太过残忍,生命中的那段浓烈情愫似乎已让她心力交瘁。

在徐志摩走后的日子,陆小曼仿佛从繁华的舞台上消失,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曾经的花样年华、辉煌时刻都如过眼云烟。她沉浸在自己的悔恨中,后悔没能早些放下身世间的纷扰,与志摩过简单而纯真的生活。

徐家的老人与陆小曼,都曾为了徐志摩努力过,努力去理解,去妥协,去包容。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太局限于自己的视野,忘了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彼此的努力,都显得如此自以为是。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轿子   京城   老两口   公婆   繁华   婚礼   命运   婚姻   努力   年轻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