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硅材料产业冲刺全国第一方阵

9月20日,有研亿金集成电路用高纯溅射靶材项目正式通线量产,项目靶材主要用于12英寸大尺寸晶圆制造。

有研项目是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更是彰显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天衢新区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创新改革攻坚、集聚要素资源、加大招引力度,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成为了德州乃至山东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区域。

“目前,德州正在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我区陆续引入威讯联合半导体封装测试、有研大尺寸硅片等重大项目,将推动德州乃至我省硅材料产业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

聚力关键点突破

夯实产业发展基座

近日,泛半导体行业用洁净阀件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新区。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泛半导体用高洁净阀门。投产后,预计可形成每年10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

泛半导体行业用洁净阀件材料项目是有研集团在德州投资的第7个项目,至此,总投资近百亿元的七大“有研系”项目全部落成。“2018年,我们与国内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有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新区建成了省内首条8英寸硅片生产线。此后,该集团在新区陆续上马了6个产业项目。”区投资促进部电子信息产业促进局局长叶龙庭说,10月中旬,总投资62亿元的12英寸大硅片项目迎来通线量产。

在新区,像有研项目这样的链主不是个案。如今,一批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优质项目正“拔节”生长,并形成了“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聚集效应。

“为支持链主和龙头项目发展,我们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在创新发展、研发应用、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等方面重点倾斜。”李涛介绍。以项目招引和推进为例,全区按照“先中端、后高端,先模组、后器件”的路径目标,由主要领导研究对接,进行细致分类、个性化洽谈,让项目贡献与招商成本相匹配,并配套搭建了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等五大载体,为产业崛起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创新审批落户机制,为重大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让资金、技术、人才高效运转,靠上服务、全力化解项目建设中的难题。

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121家,其中规上企业36家,形成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同源微公司IC设计等协同发展的“一核多元”产业布局。

聚力全链条培育

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不仅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还包括设备研发、关键材料生产等相关支撑产业。“我们致力于做大上游、保障供应链,做精中游、提升价值链,做细下游、延伸产业链。”叶龙庭举例称,像上游环节,围绕8英寸和12英寸等优势环节,全方位承接京津冀产业外溢,培育引进靶材、外延片等强链项目。

9月26日,德州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嗡鸣、一派繁忙。“我们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中游,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芯片,尺寸仅有0.035毫米,专用于民爆电子雷管领域,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公司董事长庞新说,公司落户新区后,主打产品的销量5年增长了12倍。

问到迅速发展的秘诀,庞新直言:“与新区的‘保姆式’服务密不可分。”2018年,鲲程电子落户新区入驻中元科创园,初创时期,天衢新区委派专业机构向企业注资150万元,助力企业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批量生产。5年间,园区投资800余万元建立了集成电路模块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让企业“足不出户”完成产品检测及贴片流程,节约了30%的检测成本。此外,主管部门不定期走访调研,捕捉发展痛点,助力企业成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了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

不单是鲲程电子,在中游环节,天衢新区聚焦设计、制造、封测等不同环节,向京津区域IC设计技术借力,加大与芯片装备制造先进的企业对接,持续引进了一批芯片装备制造项目,加大力度发展封装测试业务。

此外,新区还在延伸产业链上下足功夫。近年来,全区抢抓京津冀、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延链招引英望科技、恒芯电子、众铭安科技等配套供应商,健全完善手机制造、人工智能、光学透镜、液晶显示屏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下游终端应用全链条体系。“我们在深圳设立了驻粤港澳大湾区双招双引联络处,累计引进了总投资77.8亿元的项目16个。其中,招引落地的英望科技、华威手机、天忆达3个手机整机制造项目,让德州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3家智能手机整机制造企业的城市,助力德州打造全省最大的智能手机整机出口基地,进军全国十强。”李涛说。

聚力多要素保障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如何更好地打造良性产业生态?李涛认为:“在产业产值持续增长、投资不断加大、优质企业数量增多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全面发力、做优服务,在增强科研能力、优化投资环境、丰富人才资源等方面持续加码。”

主板投入、装配摄像头、装配电池、整机测试……在英望科技生产基地,一台手机从零部件组装到整机下线,共需要40多道工序,平均每30秒就能下线一台手机。英望科技主要从事手机和消费类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品牌运营,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5月,英望科技落户天衢新区,当年9月即实现量产。2021年3月,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新区。今年1月,英望科技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正式投用,目前,二期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建成后,将主要生产屏幕模组、电池模组等手机核心部件,打造前端供应后端制造的生产格局。

“优渥的产业生态是我们选择新区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我们的国外手机订单已超300万台,整体产能紧张。这期间,还遇到了产品信号检测难题,幸亏帮包部门及时出面协调,联系相关业务公司,在基地附近安装了信号塔,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英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鑫说。

英望科技问题的及时解决,得益于新区组建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服务专班,专班制定了涉及单个部门问题1天销号、多部门协调解决问题2天闭环、涉及跨区域联动问题3天反馈的“123”服务标准,为集成电路企业、项目提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与此同时,新区还建立了创新驱动机制,以优势团队和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依托辖区高校资源,搭建半导体产业学院、半导体封装生产性实习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高端人才平台,全面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有了优渥产业生态的加持,天衢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朋友圈、生态圈不断扩大优化。眼下,总占地3000亩的集成电路产业区正在规划建设,总面积76万平方米的手机制造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园正在火热招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载体空间。

来源:德州天衢新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德州   新区   产业   材料   方阵   产业链   集成电路   半导体   项目   全国   手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