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国土伸入印度不丹之间的口岸城镇亚东县城镇规划布局研究

亚东县,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辖县,同时也是我国的边陲重镇。虽然亚东县的面积不大,所管辖的也只有两个镇以及五个乡。其中下司马镇更是囊括了亚东县一半的人口,这也是因为亚东县政府驻地在这里。虽然很小,但是战略意义确是出奇的大。亚东县向南呈楔状伸入印度共和国和不丹王国之间。它的南北最长距离约123千米,东西最长距离45千米,面积约4310平方公里。亚东县的三面都被印度和不丹包围,这也意味着一条能够轻易来往南亚和西藏地区的大通道,这其中的价值非同小可。亚东县的县城同印度的锡金邦之间的距离只有短短的12公里。因此,如果规划建设好了亚东县,那将会进一步推动亚东县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成为一座不错的边境口岸城市。所以今天就来研究亚东县城镇规划建设。

一、亚东县基本情况

亚东藏语为卓木。藏文本意为“漩谷”或“多急流的深谷”。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锡金邦、不丹国接壤,平均海拔3500米。距日喀则地委、行署所在地309公里,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480公里。亚东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祖国西南边陲的重镇,也是中国边疆名城和拉萨的后花园。

老亚东只是康布河边一个过往商旅必须停留的村落,这块位于乃堆拉山口及仁青岗西南约6公里的地方,地形如牛颈,译成汉语即意为亚东,也被称为“纳东”。这是“亚东”名字的由来。过往商旅要想翻越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垭口,必须在此歇脚停留,亚东因此而具有代表整片区域的性质,整条山谷也被称为亚东沟。随着近代亚东被辟为通商口岸,居民和过往商旅增多,老亚东区域狭窄,人们开始在上亚东和下亚东中间的下司马镇聚集停留,驿站、邮局、餐馆、民居在下司马镇一一落成。

亚东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东南部,北邻康马县、白朗县、岗巴县,向南呈楔状伸入邻国印度和不丹之间,为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轮廓北宽南窄,属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段在北麓、南段在南麓,中部是卓木拉日雪山)。国土面积4310平方公里(0.431万平方公里)。

亚东县属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平均海拔3500米,北部宽高,南部窄低。南部总体地貌为一山沟——亚东沟。堆纳乡和帕里镇之间有一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山麓冲积平原。卓木拉日雪山位于帕里镇,距亚东县县城50公里。山高约7400米,是早古生代地层和喜玛拉雅山花岗岩所组成的断块山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山口。由于卓木拉日雪山山脉横通于县境内的中部,从而导致亚东县北低—中高—南低的地势,还自然将县划分为两个迥然不同的地貌单元。

亚东县下辖下亚东、上亚东、康布、堆纳、吉汝5个乡和下司马、帕里2个镇,有25个行政村(居)、55个自然村;2022年全县有4233户、14484人,其中农村人口11081人。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1.14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7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0元。

亚东县的边境线长约290千米,距离日喀则市约有390公里,离拉萨市约有580公里,虽然这里山路崎岖人口稀少,但全县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在地理位置上亚东县是喜马拉雅山脉,仅有的同时跨越北坡与南坡的地方,而亚东县的亚东沟又是一条通往南亚地区的大通道,直插印度和不丹两国边境的深处。正因为这里不同于青藏高原其他地方,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亚东县成为了一处战略要地。自古亚东县就是我国西南地区有名的商贸重镇,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和平时期可以打开南亚商贸的大门。这个小小的亚东县就是南亚与西藏的交通大动脉,其战略价值毋庸置疑。

亚东是茶马古道的终点站之一,暖湿气流加上高山上的冰川融水灌溉,将这一带的河谷变成了丰饶的“米粮仓”。小小的一座县城完全被绿色覆盖,一路走,一路的绿,牛羊点缀其中,是一幅悠悠然世外桃源的美丽画面。从高处俯瞰,整个县城处在河谷地带,被繁盛的森林包围,相比于人们印象中粗犷的西藏风光,这里似乎更像是江南水乡。亚东县下亚东乡切玛村南部也是我国与印度的一处交界地段,每天10点之后在山上还可以看到中印两国的贸易交易。因为偏僻,很多人去过西藏,却几乎很少走到亚东。这是一个比稻城清净,比林芝多情的地方。它背靠雪山,面朝湖泊,古村悠悠,绿意浓浓,美得恍若世外之地。

亚东县不仅拥有亚东沟、康布温泉、下亚东原始森林等绝美风景,更是世界最美镇——帕里镇的所在,而且这个小镇有“高原第一镇”之称,由于太小,翻开中国地图容易错过。在亚东县境内,帕里镇是一个比较吸睛的地方。帕里镇在西藏亚东县的中部,是亚东县南北地形的分界带,有“高原第一镇”之称,也是藏南部尤其繁荣的古城,在很多著名的诗词文章和歌曲中常常提起这个美丽的地方。

帕里的第一与它4300多米的海拔无关,而是因为它贯通不丹和印度极度重要的交通地位。帕里镇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东与不丹接壤,是日喀则边境重镇之一。过去,这里因为交通不便利,所以与外界联系较为困难,而如今,穿镇而过的公路引导着帕里人走亚东县、闯拉萨市,整个小镇有一半家庭在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而且邻国的不丹商人也会经常到帕里镇做生意,只要在镇上公安部门办理手续即可,而帕里镇每年也有几百人翻过大山,到不丹从事易货贸易。

二、亚东县历史沿革

亚东在我国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亚东早期是卓木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的名称。但是这个小山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座非常漂亮的小城市(边境口岸县城)。在7世纪以前,我国的亚东县帕里一带由江孜地区洛昂王邦国统治。到了唐代贞观三年(629年),亚东的一部分地方由吐蕃政权设立的行政区划“五茹”之一“茹拉”下属的千户之一“措额东布琼”管理。

而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把帕里一带赐给吐蕃豪族“桂”氏家族作为其封地之一,称为上部“桂域”,意即桂氏封地上部地区。9世纪后叶,吐蕃政权崩溃,亚东辖区大部分(包括今锡金、不丹等地)仍由“桂”氏族统治,长达几百年。15世纪,江孜地方首领帕巴贝桑布家族后裔被称为江孜法王家族。亚东县辖境基本在江孜法王家族的统治下。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西藏地方政权时期,在帕里正式设立有帕里宗,在亚东设立日纳宗(今锡金境内),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边境14个宗之一,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官员管理今亚东县北部地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亚东遂被英帝国强行辟为商埠。

1960年8月,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将帕里宗撤销,成立亚东县。全县辖堆纳乡、吉汝乡、帕里镇、康布乡、上亚东乡、下亚东乡、下司马镇(为县城驻地)7个乡(镇)、25个村(居)、67个自然村。县城下司马镇离日喀则市区309公里。1964年5月,江孜地区与日喀则地区合并,亚东划归日喀则地区,县府驻下司马镇。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亚东县属于地级日喀则市管辖,是我国的边境口岸县,战略区位条件十分重要。

三、亚东县比较优势

(一)县域整体优势

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拉日铁路、和平机场和日亚公路的不断完善,为亚东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下司马镇和帕里镇在1964年完成撤乡改镇后,亚东县的城镇化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亚东县一县两景,既拥有俊美的高原湖泊,也有隽秀的森林峡谷。县域内自然资源富集,城镇发育已初具规模,且生态良好,为亚东县实现产业重新布局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最可资依赖的优势条件。

(二)亚东县各乡(镇)优势分析

一是吉汝乡、堆纳乡:岗巴羊经济圈辐射范围;堆纳乡地处省道204沿线,交通便利;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真桑寺、吉汝拉康、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曲米雄谷等;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最大受益单位。

二是康布乡:康布温泉是日喀则地区三大有名的温泉之一,也是西藏自治区著名的治疗性温泉,在不丹、锡金享有药王泉的美誉,康布温泉名声在外,温泉产业可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

三是上、下亚东乡:林下资源丰富,蕴藏量大;离县城近,交通便利;海拔低,含氧量高,是缓解高原反应,理疗的好去处;旅游资源丰富、边贸市场、东嘎寺、噶举寺等;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

四是帕里镇、下司马镇:城镇基础好,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分别是我县县域经济南北的中心点,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物流运输方便;农牧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高;流动人口较为集中,配套服务设施较为完备。

四、亚东县城乡规划布局

紧紧围绕城镇化发展思路,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先易后难、典型引路,整合资源、强化投入”的原则,立足亚东县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下司马镇持续推进“南延北拓”。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使亚东县成为特色鲜明、经济发达、城乡协调、人才高度集中,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增长的经济区。

亚东县城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培育下司马镇, 主动承担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利 用 区位优势, 与北部帕里镇相互呼应, 加强与周边乡 、村的联系,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根据我县各个乡 镇的实际情况, 培育不同特点的城镇类型。亚东县城镇建设在总体格局上逐渐形成以县政府驻地城市(下司马镇)为核心, 以交通线路为发展轴线的空间发展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不丹   亚东县   日喀则市   印度   东沟   日喀则   西藏自治区   亚东   司马   西藏   口岸   国土   城镇   布局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