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门迎客,一站式打卡全国348个剧种

视频加载中...

10月11日,位于昆山的戏曲百戏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这是国内首个集齐中国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该馆于2019年开建,共4层,设有四大常设展厅,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

水路也是戏路

全国众多剧种的发展和大运河有关

博物馆有哪些看点?

跟现代快报记者一起来探馆

一站式打卡全国348个剧种↓

看点一

博物馆像漂在水上的“双桥”

走在昆山正仪老街上,远远看去,戏曲百戏博物馆像一座连接在一起的双桥“漂”在水上。

细看,博物馆的屋面形似戏曲中的水袖;格栅像工尺谱,整体色彩搭配为不同深度的木色及瓦片灰,朴素且具有质感。

戏曲百戏博物馆馆长费一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博物馆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雷担纲设计。“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色,寓意着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在江南水乡汇聚。”

“提到昆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网红打卡地周庄,周庄古镇里的‘双桥’更是网红中的网红。而昆曲的曲谱,叫作‘工尺谱’。”费一鸣说,“博物馆建筑本体的构思和规划,正是把古桥和工尺谱元素进行了结合,打造灵动空间,演绎古今传承。”

为什么要把博物馆建在这里?正仪老街位于阳澄湖和傀儡湖之间,“傀儡湖”“行头港”“绰墩山”……从这些地名都可以看出,这里曾是昆曲前身“昆山腔”的起源地。

昆曲在明清时期到达艺术颠峰,走向全国各地。“在这里建设戏曲百戏博物馆,展现戏曲的动人芳华,是昆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

博物馆开馆吸引了大批戏迷和博物馆迷。开幕仪式上,著名作家白先勇也发来祝福视频。

据了解,未来,整个正仪历史街区会打造一个无边界的戏曲博物馆群落,除了戏曲百戏博物馆,还将设各类戏曲会馆和戏曲传习所。

看点二

领略中国戏曲历史

迈进博物馆,就开始了戏曲打卡之旅。

想领略中国戏曲的历史?安排。走进通史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超大屏幕,中国戏曲故事娓娓道来:原始巫仪、驱傩、秦汉百戏、隋唐优戏、宋元杂剧、南戏……

泥制戏人

在展厅中,可以看到汉代的宴乐场景,各个时期的戏曲场景等。

戏曲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学者们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最早的歌舞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而来。远古时代,中国戏曲的原始面貌在原始歌舞、民间祭祀中孕育。从春秋战国至宋,先后出现的优戏、百戏、参军戏、杂剧等表演形式,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艺术基础和社会条件。

泥制戏人

很多出土文物上,都有古代戏曲场景。现场展出的5件汉代陶俑,还原了2000多年前的一场“音乐趴”。有舞女俑、打击乐器俑、弦乐器俑等。“宴会和乐舞是西汉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南戏瓷俑

隋唐时期,宫廷里有专职演出人员。隋炀帝下令把南北朝各国的乐人子弟征集到京,编为乐户,又从六品以下官员和百姓中选拔擅长音乐和优戏表演的人,统统划归宫廷乐部机构——太常寺掌管,并对每一门表演艺术都设置博士子弟来学习和传承。

唐玄宗更甚,他把宫廷宴乐机构经营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他特别喜爱戏曲,召集宫中能歌善舞的人,还有庞大的乐队,在梨园排练。于是,戏曲行当又被称为 “梨园行”。

看点三

一站式打卡全国348个剧种

你知道全国一共有多少个剧种?哪个省的剧种最多?最悠久的剧种是什么?在专题厅,这些都可以找到答案。

一进专题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写着“中国剧种大观”的超大墙面,上面刻着348个剧种名。展厅里,348个剧种的故事通过服饰、道具、乐器的展示,一一铺陈开。

《西游记》服装道具

解说员汝文晶介绍,整个展览分为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6个单元,根据地域特色,针对戏曲元素进行展示,比如西北地区展乐器,华北地区展戏服,西南地区展面具,其他地区展示脸谱、道具等。

粉色纳纱方棋喜相逢纹男帔

青色万字地三元暗花绸富贵衣

这些道具、戏服来自全国各个院团。费一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8年开始,昆山持续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集中展演全国戏曲348个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展演中发现,有的剧种已经濒临消失,很多剧团把珍贵的藏品捐给了我们,这次全都展示了出来。”

看点四

故宫99件戏曲珍品移驾来助阵

想知道清代皇家贵族们专享的“国家大剧院”长啥样?想看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看过的戏本?去临展《意主形从——清代宫廷戏剧展》。

清代的《一笠庵北词广正谱》《巧团圆传奇》《桃花扇》《长生殿》……走在展厅中,可以看到《牡丹亭》的小说本子和戏曲本子,以及清宫各种戏本和各种戏服。

“故宫博物院一共收藏了三四万件戏曲文物,这次展览一共拿出99件套展品。”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刘国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清朝的皇帝、后宫的妃子们都爱看戏,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新年第一天5点大戏就开场了。

清宫“国家大剧院”

当时,皇帝妃子们观看的“国家大剧院”是三层楼半建筑,地上三层,地下半层,“海陆空”表演都行。地下半层有一口巨大的井,能喷水;如果要演天上神仙,也可以。

掐丝珐琅开光八仙图琮式瓶

瓷粉彩关羽坐像

水路也是戏路。康熙皇帝6次南巡,沿途都有演出。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途径绍兴。《康熙南巡图》卷九“渡钱塘江抵绍兴府,躬祀禹陵”刻画了运河边的演出场景。图中画面背景是绍兴府柯桥镇,一座三孔石桥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一出社戏《单刀会》正在上演。

乾隆也爱戏。这次展览,特别展出了乾隆70岁时刻的“阅是楼”印。“阅是楼是专门用来看戏的。”刘国梁说,乾隆五十三年,内务府挑得一块四斤八两重和田山料玉连同印的纸样、木样,送往苏州制作。完成后交回宫中,由懋勤殿配制紫檀木匣,存放在宁寿宫内。

这枚印和“古稀天子之宝”“目击心存伴缥绷”是一组。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视频 | 现代快报+记者 钱念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百戏   剧种   戏曲   工尺   博物馆   乾隆   昆山   绍兴   现代快报   记者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