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隔代亲”,周人特殊的“昭穆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周人的宗法制度中有一种特殊的设计,即“昭穆制度”,就是把亲族隔代划分为昭、穆两组。爷爷和孙子是一组,而父亲和儿子则分处不同的组。

特殊的昭穆制度

“隔代亲”是一种普遍现象,爷孙关系往往要比父子关系更亲密。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往往是监督责任人,这导致父亲对儿子的管教更加严格,通常采用威严的互动方式,当儿子长大后,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势时,难免会与父亲发生冲突,这让二者的关系变得紧张。

昭穆制度示意图

相较而言,孙子出生时爷爷已经在社会上享有高辈分带来的尊敬,早已完成了做父亲的责任,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给自己的孙子施加压力。在与孙子交往的所有人中,爷爷依然是最亲密的男性。孙子在与爷爷的交往中,会更容易积累经验与智慧,并且有接近爷爷的动力。

昭穆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普遍的隔代亲心理。在各种各样的仪式中,亲族被分成了两组,一组是“昭”,一组是“穆”,祖孙并排站立,父子面对面站立。昭穆制度其中一个优点是,降低了年龄差异造成的代际关系混乱。新生的孩子,在辈分上也许要高于旁支中的一位老人。昭穆制可以将传统的世代计算,扩大到两代,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混乱。

唐陵昭穆秩序示意图

此外,昭穆制度还为周人建立了二元结构。这边儿子的地位比另一边的父亲低,但另一边父亲的地位,却比这边爷爷的地位低。两组实力是一样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不管两个势力怎么争,也不至于闹僵,你的儿子和父亲都在另一边,你还怎么翻脸?

周人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亲族的组织体系更加稳固。周人有军事殖民的经历,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危机感,时刻感到威胁和不安,因此“自我意识”也随之提升。姬姓虽然也是大族,但相对于掌控的疆域来说,还是太过渺小,需要将所有人都绑在一起,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宗法制度正是为实现这种目标而设立的。

封建制度的层级设计

周人信仰天,因此最高权力者就叫“天子”。天子把一片土地和一小部分人民交给一个人,让他进行军事殖民,他奉命行事,在新的地盘上站稳了脚跟,然后他要再次举行策命礼,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出去一部分,让别人再去军事殖民。

西周青铜器

封建制度层层递进,一层一层将权利分下去。一开始,层次划分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规则,但天子管理自己分封的诸侯,诸侯管理自己分封的大夫,这是确定的。当时还没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制,公、伯、子都是亲族称呼,后来变成了爵位。在陌生的地方,最能让人信任的,还是亲人。

周公辅成王画像石拓片

侯和男,出自军事术语。侯源自于“射侯”,与弓箭相关,显示出分封的军事任务属性。一个人带着一支军队驻扎在某个地方,也许并不是分封,而是因为在这里驻守的时间长了,除了军队的职责之外,他还肩负着管理人民的职责。到了新的地方,掌管此地的诸侯可以将土地划分给自己的儿子、父亲,或者其他军事将领,但是,他的位子是从天子给的,任命权在天子手里,要经过天子的同意才能让诸侯的后代继承。

吉礼

伯禽到了鲁,成为鲁公,他死后,他的儿子无法成为鲁公,只能返回宗周,重新接受天子的策命。这是确保天子成为权力中心的礼仪,分封出去的权利是临时的,一旦诸侯死了,天子就会收回大权,重新分配。

诸侯对大夫也是一样的。大夫死后,诸侯收回权利,重新策命,将权利交给死去的大夫之子。虽然权利是由死者的子嗣继承的,但这种制度的本意是上层的人可以将权力交给别人。如此,周人得以长期维持封建制度的稳定。能一层层地分出去,还能一层层地收回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独立掌权,一个人永远属于某个阶层,受上层的人控制,同时也控制着下层的人。

#妙笔生花挑战创作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亲族   制度   孙子   诸侯   天子   爷爷   父亲   儿子   权利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