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四大国宝重器


毛公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23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千克。双立耳,三蹄足。铭文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大盂鼎、大克鼎是迄今为止有铭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于19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为工部尚书潘祖荫所藏。


潘家为保护双鼎费尽全力,抗日战争爆发后,潘氏后人将双鼎再次入土埋藏。苏州沦陷后,先后有数批日军闯入潘家搜查,始终没有找到。

解放后,潘达于女士代表家族将此双鼎无偿捐献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59年,大盂鼎应征北上,入驻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记录了周康王在宗周对盂的一次册命,是研究周初“封建”制度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早期书法作品中的瑰宝。

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鼎内壁铸铭文290字。

虢季子白盘,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周宣王年间,在一场战争中,虢国君王子白率军斩杀五百敌人,俘虏五十人并献俘于天子。周宣王为了嘉奖子白,命人制作青铜盘以作纪念。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41.4厘米。内底铸有铭文357字,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与大盂鼎、大克鼎合称清末“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又称为“西周四大国宝重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西周   扶风   岐山   铭文   内壁   台北   陕西   口径   国宝   青铜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