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获最高分,两个武汉小学生夺金

视频加载中...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0日讯 第二十五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国总决赛近日在武汉洪山体育馆举行。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王昕禾、刘翰阳同学从全国各地3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小学组人工智能挑战赛金牌。

王昕禾、刘翰阳在比赛中。通讯员余凡 供图

据了解,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International Robot Olympiad,简称IRO)于1998年创立,是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IROC)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与监督下举办的首个国际性机器人大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科学技术的平台,在学习机器人操作方法的同时培养其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目前,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参赛国家共有31个会员国,参赛总人数超过10万人。

本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国总决赛在武汉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重庆、四川、青海、甘肃、宁夏等地300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王昕禾、刘翰阳来自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503班,今年10岁。他们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喜欢向高难度挑战,在信息教练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王昕禾还在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中,获得湖北省一等奖。他说:“这次人工智能挑战赛难度很大,机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好几次故障,很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刘翰阳同学相互鼓励,一起想办法,最终,我们夺得全场最高分,获得金牌。”

刘翰阳激动地介绍:“我们给自己的机器人取名叫‘台风’。比赛过程很惊险,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第一轮我们只得了6分。第二轮比赛之前,我和王昕禾冷静下来,调整心态,通过认真讨论和分析,定下了策略。开赛后,我们用语音控制机器人一次性把两个任务方块推进6分区,再通过另一指令将机器人马力调到十二级,将决定胜负的任务方块准确无误地推到目标区,刷新了全场记录,得到全场最高分!”

新沟桥小学校长徐小芬介绍,作为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沟桥小学在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和科创教育生态帮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参与更高平台的竞技,并取得好成绩。

(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沈艺 余凡)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武汉   奥林匹克   武汉市   青山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小学生   全场   最高分   纪录   大赛   两个   小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