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记忆|西汉末期著名农学家氾胜之


氾胜之,山东省曹县西北人

氾[fán]胜之,氾水(今山东省曹县西北堤上范一带)人,西汉末期著名农学家。其先人姓凡,秦末避乱时举家迁居氾水(即《水经注》所记“南济水”,处今曹县、定陶交界处)之畔,遂改姓氾。他所著的《氾胜之书》,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重要农业科学著作。该书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许多耕作原则和农作物栽培技术,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官吏

氾胜之出生在氾水河畔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栽培就很感兴趣,注意总结整理家乡农民的生产经验,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

从西汉初年以来,由于结束了长期战乱,社会经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特别是农业也有了较大进步。到汉武帝时,在黄河流域,牛耕逐渐盛行起来,同时铁制农具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建,耕作技术也有了显著的改进。汉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生产的经验,推广了“代田法”。代田法配合改进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可增加一斛到三斛。赵过还发明了耧车,同时能播种三行,也叫三脚。一人一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先进技术、新式农具,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耧(lóu)

到汉成帝时,氾胜之官居议郎。朝廷派他以轻车使者的身份到三辅(即关中平原,今陕西省中部)管理农业。《晋书·食货志》数:“昔汉遣轻车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时关中地区经过数百年开发,良田沃土早已得到充分利用,剩下的一些山地、丘陵、陡坡等,开发起来有一定难度。随着人口增加,遂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无地可耕的农民转而从事工商业,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朝廷曾经多次将官家直接掌管的苑、公田、池田等借给贫民耕种。出于这种原因,氾胜之到任后,经过实地考察,反复试验,总结推广了一种旨在提高亩产量的耕作方法—“区种法”。这是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把土地分成若干小区,做成区田。每一块小区四周打上土埂,中间整平。一亩地划许多小区,深挖作区,调和土壤,以增强土深挖作区,调和土壤,以增强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宽幅点播或方形点播,实行密植,注意中耕灌溉等。

区种法以粪气为肥,志在改造山陵、倾阪及岗丘成为良田,是一种适于北方干旱地区的耕作方法。经过推广,很快被关中地区农民广泛采用。实践表明,区田法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深翻、整平土地。由于每个小区面积很小,容易深翻整平。翻地的深度也看种植什么作物而定,种瓜、瓠子和芋头,要深翻三尺;种黍和麦,挖一尺就行了。第二,可以集中使用水肥,不致流失浪费。无论山地、丘陵地、坡地都可以挖区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第三,便于田间管理。由于区田法利于抗旱,又便于深耕细作,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很受农民的欢迎。

《曹县地名志》介绍:区田法。就是把大块耕地分成许多小区,进行精耕细作。根据土质分上农区、中农区和下农区三种。上农区掘土方、深各6寸为区,每区相隔9寸,一亩地可掘3700个区。每区下好粪1升,粟种20粒,1亩用粟种2升。中农区掘土方7寸,深6寸,每区相隔2尺。下农区掘土方9寸,深6寸,每区相隔3尺。这是一种园田化的耕作技术。这种方法可以不择地段,不拘作物,遇旱灾可挑水灌溉,费力虽小,收获却丰。此法本源伊尹,是汜胜之引用到关中去的。《汜胜之书》“区种法”曰:“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氾胜之常常微服出访,走遍关中平原,虚心向种田好手请教,把群众的种田经验同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

瓠子

瓠([])子在当时是一种经济作物,不但是人们常用的菜食,而且外壳可以做瓢,瓤可以喂猪,种子可以榨油做蜡烛。为解决瓠子的高产问题,胜之反复种植试验,摸索高产技术。他听说有一位农民是种瓠行家,就亲自登门拜访,和这位农民交上朋友,仔细观察研究这位农民的种瓠过程。最后,终于总结一套高产技术,“种瓠法”:就是在一个坑里播种十粒瓠籽,等十棵幼苗长到二尺多长时,把它们并在一起,用布条缠扎半尺,外面用泥封好,几天以后,缠扎的地方就长在一起了。然后留下最茁壮的一个头,把其余九个头掐去。开始结瓠的时候,把最初结的三个掐掉,保留第四、五、六个。十条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集中输送到一条茎里,这条茎就长得特别肥壮,结出来的自然能长成特别大的个儿,一个甚至能抵上平常的十个大。瓠子不耐旱也不耐涝,种的时候可以在十粒籽的中央埋下一个盛满水的瓦瓮,瓦瓮里的水会慢慢地渗出来,瓠就能经常吸收到适量水分。

氾胜之另外还总结了一系列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他将自己收至亩4石的试验结果上奏朝廷,冀望以此解决关中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出于同样原因,氾胜之又提出了桑、黍混播的集约栽培法等,总结推广了种麦法、种瓜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由于业绩突出,氾胜之后来迁升为御史,黄门侍郎。

农学成就

氾胜之把自己多年总结探索的农业技术,系统写入《氾胜之书》中。据《汉书·艺义志》记载,从先秦到汉未,共计有9种农书,114篇。其中《神农》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国》16篇,《尹都尉》14篇,《赵氏》5篇,《氾胜之》 18 篇,《王氏》6篇,《蔡癸》1篇。其中8部书均佚失,只有氾胜之18篇即《氾胜之书》传世。《氾胜之书》在《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经籍志》和宋代郑樵的《通志》中都有著录,以后失传。《齐民要术》、《太平御览》等北宋以前的古书摘录了此书中的内容,因此被部分地保留下来。19世纪前半期经洪颐煊、宋葆淳、马国翰等人辑集,20世纪50年代经石声汉、万国鼎等人辑集,最终得到约3700字的内容,这即是今天人们见到的《氾胜之书》。

现存《氾胜之书》关于农业生产的内容广泛,既包括耕种原则,又包括12种具体耕种方法,如选种、播种、保墒([[ sh a ng ])、栽培、收藏等细节。此外,还有溲种和区种两项试验内容。

《氾胜之书》首先提出了“耕之本”的耕作原则。书中记载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耕之本”即耕作的基本法则。其中的“趣时”即不误农时,要求选择最佳的耕作时间,这个要求应贯穿于耕作栽培的每个环节。以耕为例,氾胜之强调“耕得其时”,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耕得其时”,须以土壤和气候条件为依据,以抢墒为目的。为此,氾胜之不仅采用传统物候方法,还创造了土壤测量方法。即在立春前用一根长1.2尺的木棒,将其中1尺埋入土中,地面上露出0.2尺。待气温变暖、土壤松散、将露在地面上的木棒埋没时,便可耕种。这就将“耕得其时”建立在较为科学的基础上,比单纯的物候法又进了一步。另外,“和土”即利用耕、锄、平摩、蔺践等方法,打碎土块,使“强土而弱之”“弱土而强之”,以保持土壤松软细密。“务粪泽”即强调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的肥沃与水分。“早锄”说得是要在间苗、除草等农务上早行动;而“早获”说的是有些农作物要早收获,不然会遭受损失,比如大豆,要是等豆粒掉落的时候再收割,收获就要受到影响,所以大豆是收获之后,在谷场上成熟的。

《范胜之书》中记载了基肥、种肥和追肥3种施肥方法。基肥结合整地起到“和土”的作用,主要用之于瓜、芋、瓠等作物。耕田之前要将所生之草翻耕在土中,这种绿肥实际上也起着基肥的作用,即所谓“草秽烂,皆成良田”。种肥结合播种,可起到防虫、御旱、忍寒的作用,主要用于禾麦等粮食作物。溲种即是把种子用粪汁浸拌,实际上这也含蕴了使用种肥的方法。追肥则是结合田间管理施肥,以促进作物生长,主要用于种麻。这是我国义献中有关追肥的最早记载。肥料的种类主要有动物粪便,如蚕屎、羊屎、人粪尿、绿肥等。对用肥数量书中也有记载。

在灌溉方面,《氾胜之书》记述了农作物的灌溉适宜次数和用水量提出了水温调节法和地下灌溉法。水温调节法主要用于种稻。即水稻生长初期,对水的温度要求较高,可将稻田出水口和进水口安排在田边同一侧,使水在田的一边直线穿过,整田的水流动不大,以保持原有水温。夏至后,水温过高不利水稻生长,可将出水口和进水口错开,水流斜穿过田面,田中的水流动较大,从而相对地降低水温。地下灌溉法主要用于种瓜。方法是将一口容积为三斗的瓦瓮埋在四棵瓜苗中间,瓮口与地面平,瓮中盛满水,然后用瓦盖住瓮口,水减少了再添加,经常保持瓮中水满。这种方法通过瓮的渗透作用,可使作物得到均匀的水分供给,减少地面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特别适用于干旱的北方。

《氾胜之书》中根据实践经验,记述了大豆、禾、麻、瓠等的收获最时节和方法。指出当豆荚已变黑,而豆茎仍然呈青色的时候就该收获;如果等到豆粒快掉落的时候才收,就要受损失。所以,应让大豆是在豆场上完全熟透。收禾也一样,只要有一半熟了,或者是芒已张开,叶已发黄,就应及时收割。苴麻(雌株大麻)和瓠子在初霜的时候就该收,而胡麻(雄株大麻)则在穗上花粉放散如灰末时就要拔起来。

《氾胜之书》中列有12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这12种作物中,粮食类有黍、谷、宿麦(冬小麦)、旋麦(春小麦)、水稻、小豆、大豆;油料类有苴麻和荏(油苏子);纤维类有胡麻和桑树;蔬菜类有瓜、瓠、芋等。每种作物都记载了具体的栽培方法,强调在贯彻“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原则下,对于作物的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法、播种密度、播种深度、覆土厚度等都依据作物种类、土壤肥瘠和气候条件(主要是雨水)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此外,还提出了麦、禾、瓠的选种方法,禾、黍的防霜露方法,瓠子的嫁接方法等。

在作物选种方面,《氾胜之书》提出了穗选法,即在禾麦成熟之后,选择穗又大又强或又高又大的为种,以保证品种优良,提高产量。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穗选法的最早记载。《氾胜之书》还提出选种标准,应以“大”为先。

《氾胜之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农业技术是区种法和溲种法。区种法,又叫区田法,其基本原理就是“深挖作区”,在区内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加强管理,合理密植,保证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水条件,发挥作物最大的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扩大耕地面积,把耕地扩展到不易开垦的山丘坡地。《氾胜之书》中先用一亩地为标准,对区田法作一般性的介绍,然后又根据作物的种类和土地的肥瘠对区田作了具体说明,使人易于操作。溲种法,即是将兽骨骨汁、缲蛹汁、蚕粪、兽粪、附子、水或雪汁,按一定比例和成稠粥状,用以淘洗种子,经过淘洗的种子看上去像麦饭粒,然后再播种。氾胜之认为,溲种可以防虫、抗旱,同时可以起到种肥的作用,以供应幼苗期根系生长所急需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早能力。

后世影响

中国古代有四大农学家,氾胜之是最早的一位。氾胜之一生致力于农业推广和农学研究,他写成的《氾胜之书》这一农书在汉代就享有盛誉,对后世亦产生很大影响。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注经时,就一再引用《胜之书》。例如《周礼·地官·草人》注:“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氾胜之术也。”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说:“郑所引农书,先师以为氾胜之书也。”唐代贾公彦《周礼疏》亦说:“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之为上。”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引用前人著述时,以《氾胜之书》为最多,尤其重点摘录了关于区田法的内容。

在《氾胜之书》的影响下,历史上不少人做过区田试验,有的还写下了实验报告和论著。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统计,在书之后,有关区田的著作有13种之多,曾有人将这些书编辑为《区种五种》和《区种十种》出版。对于区田法,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黄河流域推行,明清时代也有不少人倡议实行。现代陕西、山东等地所采用的“掏钵种”或“窝种”,其原理与区田法一致。凡此种种,足以证明《氾胜之书》对中国后世农学的突出页献。

孙智敏(头条号老虎69090)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曹县   农学   黄河流域   关中   瓠子   西汉   水温   农作物   作物   土壤   著名   记忆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