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灵魂的塔:山西行第二天


10月8日星期日晴寒露


大同~应县~朔州



在小旅馆昏暗的灯光下,我考虑了101个方案,来确定明天的去向。其实不用那么复杂,掷一下硬币就行了。最终决定,明天乘火车从朔州去宁武游芦芽山。关于芦芽山的详细情况,不在这篇日记中说了。明天可以连带登山的过程一并介绍。



早晨7:30离开大同旅店~我就住在火车站附近。今天是寒露,大同夜里又下了一场雨,早晨的气温是零上一度。挂了一层白霜的旭日,照耀着古平城大街,树叶上露珠闪烁生辉。一个清冽而美好的霜晨,开始我的山西之旅第2天。


乘坐8:29发车的k7801次绿皮火车,9:17到达应县站。话说绿皮火车是真方便,既安全又便宜,而且准时可靠。在各种交通工具中,我还是最喜欢乘坐绿皮火车,尤其是在车厢里只做了三分之一旅客的情况下。



应县火车站也是四等小站。和我去过的内乡站、巩义站等等一样,小而简洁。不过应县火车站距离县城中心有15公里远,同时不提供公交车服务。如果没有人接站就只能打车了。一个晋北汉子面带职业微笑,向我靠近,说着近乎标准的晋普。交易达成,20元送我去应县长途汽车站。我要在长客站落脚,然后去应县木塔。顺便说一句,101个方案中的80个都在应县客运站夭折了。原计划从这里去代县游雁门关;再从代县转到五台山,等等吧。问题来了,应县长客站,甚至连去朔州~应县的上级市~的车辆都没有。其实也能理解,市场没有这种需求,运营线路只能亏损,当然没人干这种傻事。但是结果就变成,像我这样严重依赖客运交通的旅客,只能另寻出路。当然没什么可耽心的。在客运站前广场上,与另一位职业微笑者搭上线,拼车去朔州。虽然,这就基本上意味着我要放弃雁门关(新建景区,可看可不看)。不去五台山(以前去过了)。到了朔州再另寻出路。



来应县看木塔。


关于应县木塔,各种游记、观感、照片小视频浩如烟海。为了这篇游记的完整性,摘录一段比较权威的介绍,就不必我来重复了。


应县木塔位于中国山西省应县县城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质佛塔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名塔之一。它始建于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木塔的瑰宝,应县木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灿烂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应县木塔高约67米,共有九层,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整个塔身完全由木材搭建而成,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因此也被誉为“木雕奇迹”。木塔的结构相当坚固,承载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塔内还珍藏着许多明代和清代的佛教文物,如佛像、经卷和碑刻,给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机会。


然而我想说几句,别人~几乎所有人~都没说,或者没有认识到的方面。都知道应县木塔始建于1056年,工程巨大,耗资无数。从更深一层看。宋辽“澶渊之盟”于1005年达成。自此两国间,一百余年无战事。在这100多年的和平时期,休养生息期间,北宋发展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辽国则在大兴土木建塔修庙。澶渊之盟在宋辽两国的朝堂上一直有争议,北宋激进的士人认为泱泱大国吃亏了,是巨大的屈辱。辽国的好战分子则觉得,占的便宜还不够,应该从宋国这只大肥羊身上再切下一大块肉。1000年前的政治其实与当下时代区别不大,我就不展开说了。



一群鸽子在木塔上筑巢,把千年古塔当做栖身之所,世界珍宝级的大别墅。鸽子在塔尖飞过,尖挑的塔檐上风铃清脆的响起来。仰望木塔,大块白云缓缓飘过,不知道是云动、风动、还是塔动,但我知道是我的心在动。真的,古老的木塔是有生命有灵魂的。遥想当年,工人采伐成千上万株古木。刀砍斧凿,建成这座纯木结构的高塔。每一层塔楼上又供奉着各种佛像。千年风雨沧桑,不论尘世如何变换,这座木塔一直矗立在这里。是那些古树的魂魄,是那些工人的心血,是无数信徒朝拜的祈祷。当然还有一代又一代,以塔为家的喜鹊乌鸦麻雀鸽子。还有天地悠悠,白云渺渺,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赋予木塔以灵魂。信不信,当月明之夜,霜起云飞之时,木塔自会无声咏叹,只是无人领会而已。



今天晚上住在朔州。朔州曾经是一座著名古城,西北重镇,而且资源丰富。不过朔州可以游览之地不多。一座崇福寺来不及看了,一座新建的朔州古城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在12306上买好明天去宁武的火车票,再坐一次绿皮火车(票价才9元)。我要去宁武登芦芽山。


步履匆匆,真够忙的。


2023年10月8日写于朔州某小宾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雁门关   木塔   宁武   应县   朔州   澶渊   代县   山西   中国   灵魂   明天   火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