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再从中国进口手机:年1.8亿台订单没了,产业链重组

iPhone的诞生往往经历这样的过程:在美国苹果总部设计,采用主手机芯片和关键部件,由美国芯片制造商生产。包括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屏幕在内的零部件均由中国制造商提供。其余零部件最终在富士康位于河南郑州的工厂组装,并通过空运运往世界各地。

作为苹果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全球90%以上的iPhone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和制造的。 Counterpoint向第一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苹果手机生产组装市场份额将达到96%,其次是印度,约占4%。但从去年9月开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iPhone 14系列的包装盒上印有“印度制造”的字样。这意味着最新的苹果手机是在印度制造的。苹果计划到 2025 年将 25% 的生产转移到印度。

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OPPO、vivo均已开始在印度生产。与此同时,三星现在所有旗舰手机都在印度生产,而两年前情况并非如此。 “苹果和三星在过去两年中出现了显着增长。”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Shilpi Jai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印度政府正在鼓励智能手机制造商增加本土价值,包括本地化制造。

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手机贸易。 2014年,中国每年向印度出口手机1.8亿部。不过,近年来,随着印度手机制造生态系统越来越完善,几乎不需要从中国进口整机手机。

“印度制造”的开始。

超过数百亿美元正在流入印度制造业。大量印度年轻人涌入诺伊达、哈里亚纳邦和该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园区,开始为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品牌的雇主工作。组装完成后,这些手机将被送往美国、英国等国家直接销售。



在印度工厂工作的员工

印度商工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6月印度电子产品出口额增长超56%,达到5722.024亿卢比,而去年同期为3653.318亿卢比。电子产品成为前五名出口类别中唯一增长的行业。

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电子产品二季度成为印度第四大出口产品,该品类在前30名出口产品中增长最快。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国务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Rajiv Chandrasekhar)今年3月表示,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印度在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明确愿景,并制定了目标,即到2026年,电子产品产值将达到3000亿美元。

钱德拉塞卡预测,从明年开始,手机将成为印度十大出口品类之一。

近年来,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消费电子行业在印度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受印度庞大消费市场吸引,莫迪政府出台支持计划,提高整机进口关税,重点建设上下游消费电子制造产业,培育当地全产业链。

印度移动通信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制造的手机仅占全球数量的3%。但到了2015年,也就是莫迪推动“印度制造”的第二年,印度制造的手机就占到了全球总量的3%。全球份额达到11%,超越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国。 2020年5月,印度推出制造业挂钩激励计划(以下简称“PLI计划”),支持电子行业发展,以促进经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和电子制造业的发展。

Shilpi Jain告诉记者,PLI计划等政策让苹果、三星等制造商受益匪浅。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该计划也在改善印度高管的就业机会,并吸引当地资本合作伙伴,以进一步加强这些公司对印度市场的承诺。

Counterpoint Research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制造的iPhone仅占全球产量的1.3%,2021年将上升至3.1%。到2022年,苹果iPhone、AirPods、Mac和iPad在中国的生产份额将分别达到96%、95%、98%和98%。印度的数字将分别为 4%、0%、1% 和 0%。但今年,该机构预计印度生产在上述苹果产品中的份额将分别变为7%、2%、3%和3%。

从增长趋势来看,苹果今年的“印度制造”订单甚至将高于分析师年初的预期。

受益于PLI计划的印度移动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财年的前两个月(4月和5月),印度智能手机出口量增长了一倍多,而智能手机出口额达到2000亿印度卢比,这使得印度智能手机出口额增长了一倍多。远高于去年同期。 90. 去年同期为 660 亿印度卢比。其中,5月份智能手机出口订单达到1200亿卢比,其中50%来自苹果。与两年前相比,印度只能生产“上一代”iPhone。现在最新的iPhone14系列手机已经开始从印度向全球市场发货。印度正式宣布的主要智能手机出口国包括美国、阿联酋、荷兰、英国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占印度手机出口的70%以上。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美手机进口量同比下降2.2%至1.51亿台,占进口来源地的79.9%。虽然较疫情前的2019年71.2%有所上升,但仍比2014年84.9%的峰值低5个百分点。2022年,美国从越南和印度的进口份额将分别达到15.3%和2.2%或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0倍以上。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Ivan Lam告诉记者,到2022年,苹果手机将大部分在中国和印度组装,其中中国市场份额为96%,印度约为4%。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变为93%和7%。

“出口增长取决于当地产业链供应情况以及当地生产恢复的可控速度。”林子豪告诉记者。

中国供应链地图

尽管印度对本土制造抱有雄心,但目前的制造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组装上。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成熟度来看,印度尚不具备支撑零部件、模具等生产的能力。

富士康原计划在5到10年内将30%的产能转移到印度。但现实中,90%的苹果手机零部件仍然来自中国,包括手机支架、工业粘合剂、螺丝、网布、压敏胶、金属零件等按照规定需要从中国发货的物品。符合苹果要求。

据中印越电子协会(CMA)统计,到2020年底,中资在印度投资的手机供应链工厂总数将达到200家,贸易公司(即在印度注册的)数量将达到200家。印度(不包括工厂)将达到500家。并且支持中资手机交换。中国的开发工厂数量达到数万家。每年往返印度的中资手机公司数量达到10万家。

王刚是一家手机供应链的成员,常年往返于中国和印度之间。

从香港国际机场起飞6小时后,王刚降落在印度德里机场。短暂休息后,他驱车向东行驶1小时20公里,到达印度新奥克拉工业开发区诺伊达。 2016年以来,中印之间的商务旅行对于像王刚这样的“漂泊者”来说已经成为常事。



印度街头的一家手机店

《中资企业在印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手机)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5年到2016年,中国四大手机品牌小米、OPPO、vivo、传音先后进入印度,占据印度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与此同时,MCM、上海派、Yode等手机厂商也在印度投资。第二阶段从2017年到2018年,主要涉及中国手机及配件服务提供商在印度投资。电池、充电器、数据线等厂商有欣旺达、APSC、小林电子、宇通等公司。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2019年,手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将进入印度,如模组、模切机、包装材料、配件等。代表企业有联创、同兴达、六甲包材、ITD等。

这些来自中国的供应链制造商大多位于印度南部的诺伊达、古尔冈和金奈周边。除了投资手机供应行业外,印度还有设备供应商、材料经销商、弱强安装公司、清洁公司、酒店和餐饮服务商、公司人力和物流等近500家服务于手机业务的贸易公司公司。 、税务登记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公司。

中国手机企业印度协会秘书长杨树成曾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诺伊达目前是印度拥有数量最多的手机厂商。上游供应链在印度设有工厂,其中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

印度手机市场是中国手机及供应链企业吸引印度投资的主要原因。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印度是唯一一个新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国家。这与2G到3G时代的中国市场颇为相似。 14亿人口红利被各品牌手机厂商看到。 ,还有更让我放不下的“肥肉”。除了市场原因外,印度市场对中国手机厂商的关税调整也是迫使厂商建厂的关键因素。

自2016年起,莫迪推出“分阶段制造计划”,希望进军印度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鼓励本土制造。该计划不仅包括手机关税,还包括手机充电器、电池、耳机和带有印刷电路板的预组装组件的关税。



莫迪资料图

据业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于2017年12月将智能手机的基本关税从10%提高到15%,并于2018年2月提高到20%。 4月份,对电路、相机等产品加征关税。模块。电子元件适用10%的关税。该政策鼓励电子元件和手机整机的本地化制造。到2020年,印度邮票平均关税为28%,其他零配件平均关税为15%。

换句话说,以零部件的形式进入印度市场可以降低关税,从而降低整体成本。Counterpoint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手机市场有一半是SKD(半散件)形式进口的,其中CKD(全散件)占比34%。然而,2019年,慢性肾脏病占A.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手机连锁补货的速度令人震惊。”一位长期关注国产手机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中国品牌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从SKD快速转型为CKD,完成国产化,牢牢占据头把交椅。印度手机销量第一。他们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

1.8亿出口订单消失

经济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GTRI)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从中国进口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电子产品将在2022年至2023年间下降。

目前,该国对印度的出口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电池、初级化学颗粒、塑料、塑料等制造原材料。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国对印度进出口总值660.27亿美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565.31亿美元,下降0.9%;进口94.96亿美元,下降0.6%。

各品类中,手机零部件及配件仍以17.4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第一,而智能手机的出口总额为3.06亿美元。但从金额上看,前者同比下降52%,后者同比下降24%。

这并不是一个新趋势。据印度海关统计,印度手机进口量已从2014年的2亿部下降到2022年的377万部,降幅超过98%。从中国的进口量从1.79亿台下降到219万台。

这一证据表明,至少在完整手机的生产过程中,印度消费者基本上实现了所需手机的自给自足。

手机制造向印度转移的趋势并未停止。

苹果CEO库克在财报中多次强调印度市场的重要性,他认为印度是推动苹果增长的下一个大市场,甚至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今年,苹果计划在印度推出 iPhone 15 系列,并加大当地投资和部署。

今年3月,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与印度总理莫迪握手的照片在国外社交网络上流传。外界将刘扬伟的印度之行解读为富士康加大在印度投资的信号,包括扩大制造设施、建设碳化硅加工厂和芯片封装厂。

尽管富士康后来否认了具体的投资举措,但消息人士称,富士康将于 2024 年 4 月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开始生产最新款 iPhone。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政府表示,这个耗资1300亿卢比(15.9亿美元)的项目预计将创造约5万个就业机会。Bloomberg Intelligence 预测,新的制造基地和扩张计划将使印度 iPhone 组装市场份额从目前的不到 5% 增加到 10% 至 15%。

除苹果外,小米、OPPO、vivo等领先手机厂商均已实现印度本土制造。

Shilpi Jain告诉记者,小米最近与Dixon合作扩大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制造产能,而vivo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扩大在印度的制造产能。不过,手机制造商尚未正式证实上述有关消息产能扩张.. 。

研究公司Omdia Display分析师郭子娇认为,全球供应链的配置最终是由成本和市场决定的。成本优势最重要来自于数量,其次是投资金额和材料成本,还取决于管理。 “零部件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仍占苹果零部件生产的很大份额,全球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转移。”

短期内,印度想要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功并不容易。

“刚开始生产时,印度工厂的生产效率只有中国的60%。”一位曾在海外小米工作的公司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技术工作仍然需要中国工人一步步教印度当地工人。而且他们不想加班,周日必须休息,这与中国工厂不同。

此外,上游供应链也有待完善。除了供应链生态之外,整个配套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电力、水等都需要巨大的投资。上文《报告》认为,未来10年印度的基础设施缺口约为1万亿美元,而这笔钱还得从国外市场吸取。

“任何零配件都不能错过,组装还要等一个月。印度要实现本地化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上面的人说道。

但随着印度成为苹果第五大市场,当地手机产业链正在进入机遇期。 TechInsights表示,本季度苹果iPhone在印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印度已成为苹果在销售和生产方面的重要战略市场。

(第一财经实习生王一飞、记者王震对本文亦有贡献)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三星   印度   中国   手机   关税   智能手机   产业链   零部件   订单   苹果   计划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