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族谱源流考—毛氏起源(宁波奉化竹林村之2)

第一章 毛氏起源

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毛姓,本姓姬,黄帝后裔。黄帝,是古代氏族少典氏之子。少典氏娶有娇氏部落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据考证,炎帝和黄帝同源,但不是同一个少典氏国君生的,母亲也不是同一人。炎帝母亲叫妊姒,而黄帝的母亲叫附宝。黄帝降生地称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名轩辕。黄帝在姬水(今陕西境内)之滨居住长大,便以姬为姓,这样黄帝也就成了后世姬姓的始祖。

传说黄帝娶有四位贤淑妻子,共生有25个儿子。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昌意,一个是玄嚣。毛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派传接下来的。玄嚣,又称青阳氏,生一子,名蟜极。昌意之子颛顼(zhuan xu)继承了帝位。蟜极生有一子称帝喾(ku),颛顼生有一子名穷蝉,由于穷蝉的才德不如帝喾,因此,颛顼将帝位传给了帝喾。帝喾被封于辛地,故称为高辛氏,30岁便代颛顼为大酋长,治理天下。帝喾建都城于毫(bo,今河南偃师县),后迁顿丘(今河南濮阳市)。帝喾一生的主要功绩是帮助颛顼打败了企图夺取炎黄首领地位的炎帝后裔共工,创立了日月干支系统。

帝喾有4个妃子,元妃是炎帝的后裔有邵氏女,名姜嫄,她被称为德配天地的伟大女性。传说弃的母亲姜嫄有一次郊游时,见一巨人脚印,便好奇地去踩这个巨印,不料一踏上巨印便觉身动,于是就怀孕了,后来生下一男孩。帝喾和姜嫄认为这个孩子是不祥之物,便弃之于窄巷之中,想让牛马把他踏死,奇怪的是往来的牛马都避而不踏,他们又想把他扔到山林中让虎豹吃掉,恰逢林中有很多人,便又转而将他放在渠中的冰上,想把他冻死,这时群鸟飞来以其羽翼遮覆,为之保暖,姜嫄看到这样的情景,认为这个男孩一定是个神,便抱回家抚养,并因此取名为“弃”。

据《史记》记载,弃是周人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始祖。弃因擅长耕种,尧时让弃作了司农的官职,舜时因弃兴农有功,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号“后稷”,别姓姬氏。到了禹帝时期,依然受到重用,在整个夏朝,弃的后人都担任后稷之官。弃死后,其子不窋继任为后稷之官,但是正赶上夏朝太康末期天下大乱,不窋丢了官职,被迫带着族人西迁到了戎狄部落附近。不窋死后,其子鞠成为了周人首领;鞠死后,其子公刘继任。

公刘大力发展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又将族人迁到豳(今陕西旬邑西)。公刘死后,依次是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等几代,传至公叔祖类时,正是商王武丁时期,此时周人部落已经成为商朝的附属。公叔祖类死后,其子古公亶父成为部落首领。当时,戎狄部落经常来骚扰周民,抢夺他们的财富,为避戎狄部落的侵扰,周人举族迁到岐山之南的周原 (今陕西岐山一带),改号为周,史称周族。

他们开辟荒野,潜心耕种,日子越过越好,周族日益强盛,成为一个诸侯国。古公亶父死后,其子季历继位。有了物质基础,季历开始了周国的扩张,不断与西边的戎狄作战,实力越来越强盛。商王文丁也注意到了这个日渐强大的部落,尽管季历仍然保持低姿态,向商王朝拜,还娶了商女为妻,但这并没有消除商王对他的猜忌,把他软禁了,季历绝食而死,商与周就此结下了仇恨。季历死后,其子姬昌(西伯侯)继位,是为周文王。文王施行仁政,使得四海诸侯大都归服于周,于是文王又将国都从岐迁入丰地(今陕西沣水西岸)。文王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承父志,着力于灭商大业。

根据《史记》三代世表,周属世系如下:黄帝(姬轩辕)—玄嚣(少昊)—蟜极—帝喾(高辛)—后稷(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姬昌(不连贯)。

商王纣宠幸妲己,大修离宫别馆,对反对他的大臣施用酷刑。大臣人人自危,全国人民怨声载道,诸侯纷纷叛离,周边各部落也乘机内侵。周武王见时机已到,便通知各诸侯国共同讨伐商纣王。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及诸侯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总兵力四万五千人,陈兵于牧野(约在今河南汲县境内)。纣王闻讯,发兵七十万抵抗(这个数据存疑),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纣王兵将虽众,无奈军心不稳,兵无斗志,交战中商兵纷纷倒戈,商军全线崩溃。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武王追至商都,纣王登上鹿台,穿上缀满珠宝的衣服,自焚而死,商王朝至此灭亡。武王伐纣灭商后,各路诸侯朝拜武王,尊他为天子,周朝建立。

周不如商富裕、强大,周的人口、兵力、武器都不如商,周武王却能带领诸侯灭掉商纣王,好比是蛇吞象,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因就在于周推行井田制。井田制规定,穷人只要自备经费,在战场上立功了,就可以从打仗打下来的土地中获得大量土地的奖赏。土地是穷人的命根子,井田制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要想富,先当兵,在这种激励机制下,穷人无不积极参战,奋勇杀敌,全民皆兵,战力爆棚,周国不断吞并周边小国,领土越打越大,兵也越打越多。周国对参战、投诚、投降的别国穷人也一视同仁,商纣王的主力部队也是穷人,有很多奴隶、战俘,也非常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导致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就在阵前起义,反戈一击,纣王不得不自焚而死。

先进的制度能够调动积极性,激发主动性,从而替代落后的制度,先进的文明降维打击落后的文明。周国推行井田制是一种阳谋,纣王明明知道这个谋略,自己却无法效仿,也无法反击,这就是阳谋的厉害之处。

西周建立后,武王论功行赏,分封有功之臣,这便是周朝诸侯国的开端。武王把姬姓族人主要分封在泾、渭、洛河谷地带。据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说,周初分封71国,姬姓国共有53个,而姬姓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16国,他们是:管(今河南郑州)、蔡(今河南上蔡)、(成阝)(今山东汶上北)、雍(今河南沁阳东北)、曹(今山东定陶)、霍(今山西霍县)、鲁、卫、毛、聃、郜(今山东城武县东南)、滕(今山东滕县)、毕、原、酆、郇 (今山西猗氏县西),属于武王之子的有4国,周公后裔的有6国。

毛姓起源有三: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大封诸侯,封弟弟姬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爵位为公,世称毛公,又称毛叔郑。毛叔郑的后人以其祖上的封国为姓,形成了毛氏的一支,即陕西毛氏。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现藏于台湾)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证明了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姬聃[dān] (一作明)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公元前1045年至公元前516年,现宜阳县柳泉镇毛沟村尚存毛家窑院、毛泉、毛家坟等毛姓遗址),爵位为伯,因此世称伯聃(伯明)、毛伯,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伯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命姓,也称毛姓,即河南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3、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周文王姬昌是周太王三子季历的儿子,周太王是后稷的传人,后稷又是帝喾之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故毛氏是黄帝子孙。

毛氏起源于陕西、河南两支,他们都是周文王姬昌的直系后代,毛叔郑和毛伯聃是亲兄弟,存在血缘关系,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一家人。周在公元前1100年建国,因此,3100多年前都是一家人。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考古证据,现有史料都是后人所写,并没有确凿的依据,往往自相矛盾,真伪莫辨,不一定可信,例如黄帝、炎帝可能是部落首领的具体名称,也可能是部落首领的共同称谓,但可以肯定毛氏是由周文王家族分封而来,毛氏源于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我们江南毛氏都奉毛叔郑为始祖,至于江南毛氏是不是毛叔郑、毛伯聃两兄弟或之一的后代,实际上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炎帝   岐山   奉化   井田制   竹林   之子   源流   陕西   宁波   河南   黄帝   公元前   诸侯   起源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