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水北调“空中走廊”,能在空中调水,我国天河工程有多牛?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在“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上表示,该项目一旦成功,将有望实现跨区域空中调水,构建南水北调的“空中走廊”。这一科研项目由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联合团队主持,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并通过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的再分配。


“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会议于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参与会议的专家团队对“天河工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了深入讨论。据王光谦介绍,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着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这一通道被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即为“天河工程”。


该项目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其“迁徙”路径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的规律。这将为进一步的人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王光谦表示,项目团队将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以解决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北方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局面。这一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因地理条件等原因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实现南水北调一直被视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


目前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实现。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同时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和资金。而“天河工程”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天河工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大气通道进行水资源的再分配。大气中的水汽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水库,而其分布却受限于大气循环系统。通过科学分析和人工干预,可以实现跨区域的水资源供给。


“天河工程”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关注和争议。对此,王光谦表示,项目团队将全面评估各种风险和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同时,项目团队还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以增加社会对该项目的理解和支持。“天河工程”正处于论证和研究阶段。未来几年内,项目团队将开展大量的实地观测和试验,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经验。同时,还将深入研究大气循环系统,探索更加精确和可行的方法。


“天河工程”的成功将为我国的水资源调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它不仅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实现南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天河工程”,我们有望实现跨区域空中调水,构建南水北调的“空中走廊”。这一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将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带来新的希望和可能。我们期待着未来,期待着“天河工程”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根据权威监测报告显示,近30多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预示着北方地区将有可能面临物理性缺水的问题。然而,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尽管如此,由于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以及生态脆弱等原因,西线工程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的包为民认为,提出了“天河工程”及未来南水北调“空中走廊”的构想。这一构想有望实现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并推动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据规划,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将分别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和柴达木地区增加降水量。其中,预计每年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而中远期的目标是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相当于大约350个西湖的蓄水量。


"天河工程"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显著的益处。首先,增加的降水量将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目前面临的物理性缺水局面。这将为北方地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方面提供均衡可靠的水源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天河工程能够实现跨区域调水,提供远隔地区的水资源,进一步优化国内水资源配置,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对外依存度的缓解。


天河工程的实施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天河工程的建设需要克服青藏高原地区的复杂地质和复杂气候条件。青西地区地势复杂,有大面积的高山、高原和湖泊,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其次,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建设天河工程必须兼顾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同时,天河工程的跨区域调水涉及涉及多个地区和省份,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协调,才能实现有效的水资源调配。


面对这些挑战,包为民提出了未来南水北调的“空中走廊”构想。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如大气云化、降水增加技术等,将水资源从南方高湿地区输送到北方干旱地区。这一构想为解决青藏高原地区的缺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减少了对原有河流资源的过度开发。同时,这也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方式,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推动整个地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天河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增加降水量,优化国内水资源配置,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天河工程有望为我国的发展大计贡献力量。同时,未来南水北调的“空中走廊”构想为解决青藏高原地区的缺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助力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天河   南水北调   北方地区   青藏高原   工程   水汽   水资源   走廊   大气   团队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