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周刊·悦读丨唯愿一识苏徐州

马浩

秦观小苏东坡整整一轮,可天不假年,他却早苏东坡一年撒手人寰,与老师苏氏一样,都是病死于赦免北归的途中。

秦观死得很有戏剧性。他在郴州还没站稳,又被贬到雷州,眼望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便饮酒度日,企图在醉乡里淡薄失意的心情。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迁臣多被召回。秦观被任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当年五月行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览光华亭时,口渴索水,看着手中的茶水,想人生如茶,冷冷热热,“笑视而卒”。

苏东坡最后一次与秦观会面,是秦观被贬谪雷州时。苏东坡时时留意着秦观的消息,他太了解这位弟子了,多情敏感,心思细腻,遇事优柔寡断,爱钻牛角尖。秦观曾收侍妾朝华,有才有貌,善解人意,两人经常吟诗唱和。一天,秦观想断尘缘学道修行,便赠送朝华一些钱财,让她回家找个人嫁了。朝华人回了家,心却系着秦观,在家熬了二十多日,又回去找秦观。秦观十分感动,又把朝华收下了。次年,秦观带着朝华出游遇到道友,谈起修真的事,感叹时光流逝,便跟朝华说,有你在我身边,我没法修真,又一次把朝华遣回家。东坡读到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叹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苏东坡与秦观的缘分,始于孙莘老。秦观与孙莘老是老乡,孙莘老十分欣赏这位小老乡的才华。在扬州,苏东坡与孙莘老等人在一山寺相聚,孙莘老跟东坡聊起了秦观,说他少年天才,诗文俱佳,还喜欢研读兵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苏东坡一向爱才,便记住了秦观这个名字。

熙宁十年(1077年),苏东坡调任徐州太守。秦观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前往拜谒。秦观与东坡很投缘,一见如故。东坡读到他的《浮山堰赋》等文,十分赞赏,便收他为学生。由于苏东坡的推介,秦观的文名很快广为人知。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秦观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以为凭自己的才华,科考不在话下。希望越大失望越深,秦观满满的期望却换来名落孙山。秦观再次应试,是神宗元丰四年,依然不得登科。

元丰八年,秦观进士及第,时年36岁,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由苏东坡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这也是秦观人生最辉煌的高光时刻。

秦观虽是东坡门下,由于性格的原因,词写的还是婉约派的路数,并不豪放。一天,秦观从绍兴游历到京城,去拜见老师苏东坡。东坡又问他最近有什么新作,秦观说“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听后,笑着说:“十三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虽然秦观已名满天下,但东坡对秦观要求很严格,可见苏东坡对秦观寄予了厚望。

他对秦观的生活也十分关心。秦观在蔡州(今属湖北枣阳)时,常与妓女厮混,与营妓娄婉关系密切,曾以《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一词相赠。东坡得知后,去信叮嘱,让他注意个人生活问题。

私下里,苏东坡对秦观的批评不留情面,但在外,他却不遗余力地夸赞这位学生。“少游文章如美玉无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浮山   藤县   道友   神宗   枣阳   雷州   华亭   太守   湘江   东坡   郴州   徐州   周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