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感性的挣扎,明末清初之时,为何出现了许多的“贰臣”?

明末清初,国家动荡之际,清朝夺取北京后,能够快速在中国内陆确立统治地位,不仅因为明朝内部动荡不已,也不仅仅因为清朝自身军事力量的强大。更为重要的是,清朝采取了亲善的政策来争取明朝官员和士绅群体的合作。回顾历史,我们怀念着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的时刻,感慨那些为国捐躯的明朝忠臣,但也不能忽视事实,当时在北京的数千名官员中,大多数并没有跟随崇祯皇帝殉国。相反,他们在北京城失守后,先投降了李自成,后又归顺了清朝,成为清朝在入侵初期稳定局势、奠定北方乃至全国统治的中流砥柱。这些官员,包括后来投降南京城的弘光朝官员以及各地陆续归顺清朝的前明朝官员,都被统称为“贰臣”。



当然,后人更加崇敬像史可法、夏允彝、夏完淳、阎应元、张煌言等忠臣义士,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灭亡之际,大多数官员最终选择了成为“贰臣”。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牺牲生命,甘愿侍奉新朝,动机未必仅仅是害怕死亡,尽管有些人因害怕死亡而投降,但更多的人是因为不愿意。那么,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殉国,而宁愿背上“贰臣”的污名,为清朝效劳呢?



清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外族建立的政权,因此,成为明末清初“贰臣”的官员在名誉上受到了更多的指责,与汉、魏、隋、唐等朝代更替时的“贰臣”相比,他们更加饱受非议。或许,我们可以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言论中找到一些线索。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谈论管仲的对话中提到:“子贡说:‘管仲难道不是仁人吗?桓公杀了公子纠,他没有死,反而为桓公做宰相。’孔子说:‘管仲曾担任桓公的宰相,使齐国称霸,平定了天下,人民至今还受益。要是我有机会,也会像管仲一样服侍国家。’”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管仲本是齐国贵族公子纠的随扈,但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后,管仲没有殉葬,反而投奔了齐桓公,帮助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尽管有一部分人为了纠结细节而批评管仲,但孔子却认为,管仲之所以留下来,帮助齐桓公实现霸业,是对国家和民众有益的,这种大局观,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尽管情况各有不同,但或许这段对话能够部分解释为什么明末清初的官员们愿意为清朝效劳。毕竟,他们都是深谙儒家经典的士大夫,治理国家、平定乱世,一直是他们最高的理想。当清朝以儒家理念来治国,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时,大多数人开始时可能充满了矛盾。但理性终究战胜了感性。例如,洪承畴,他在松山城坚守了半年之久,最终被俘,但投降清朝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害怕死亡,而是因为他还年轻,事业未尽,希望留下来继续为国效力。这也许是他的主要动机。



类似地,钱谦益在投降清朝后的行为也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投降是因为害怕死亡,他说过“水太凉,不能下”以及“头皮痒”的著名言论,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他晚年在清朝的监视下,仍然为反清复明四处奔波,表现出了与投降不符的态度。沈德潜的分析则更多地着眼于这些官员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而选择为新朝效力。他认为,这些官员之所以投降清朝,不是因为害怕死亡,而是因为他们希望留下来为国家尽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抱负。



综上所述,明末清初时期,大多数明朝官员之所以选择为清朝效劳,是因为他们理性地看待局势,追求自己的抱负,而非单纯害怕死亡。古代士人渴望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不论是为了荣华富贵,还是为了治理国家平定乱世,都是合理的追求。在清朝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们积极拥抱了这个机会,因此成为了“贰臣”。虽然我们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忠臣义士,但我们也应理解那些为国效劳的明末清初官员们的复杂心理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贰臣   明末清初   管仲   儒家   孔子   明朝   清朝   感性   官员   理性   害怕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