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临终前,在信中向聂荣臻提出请求: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9年10月20日,一场战斗在涞源县摩天岭打响了,白求恩医生将临时救护站设在了前线村庄,在给伤员做手术的时候,白求恩的左手中指不小心被手术刀给割伤了。

不幸的是,这个伤口在后来感染了,并逐渐转变成了败血症。11月7日,他的病情越发严重了,可是白求恩依然选择了带病工作。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因病逝世,终年49岁。

在白求恩去世之前,他给聂荣臻去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聂帅提出了一个请求: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钱。

白求恩的妻子是谁?两人为何离婚?白求恩又为何要给前妻拨钱呢?

医者仁心白求恩

1890年3月,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牧师家庭里,他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外科医生,父母信奉基督,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白求恩从小就胆大好奇,尤其对解剖感兴趣,他会经常拿着小刀解剖苍蝇和鸡骨头,还会自己制作动物标本。

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工作地点会经常发生变动,所以自然,他的家庭也会经常搬迁,白求恩就在这样断断续续的搬家途中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

因为家庭并不是很宽裕,白求恩为了学业和生活,去餐厅做过服务员,也去船上当过伙夫,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求恩负担了自己的学费。

在求学的过程中,白求恩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然而因为他之前没有系统的学过希腊语和德语,所以他没有能够进入到医学院。

为此,白求恩一边打工来维持生计,一边断断续续的补习课程,终于在1912年10月,白求恩如愿以偿的复学进入到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开启了自己新的半工半读的生活。

1914年,一战爆发,白求恩再次选择了休学。随后,他报名参加了远征军,跟随加拿大第二医疗队远赴欧洲战场开始了医疗援助工作。

他在法兰西战场上十分的英勇,在枪林弹雨中,白求恩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力抢救伤员。然而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左腿却不小心受伤了,十分严重,白求恩休养了半年的时间才康复。

后来,白求恩就被遣送回到了加拿大,回到加拿大的白求恩继续到大学中完成自己的学业,且最后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的白求恩来到了英国伦敦的一家儿童医院实习,三年后,他进入到了一家私人诊所工作。

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923年,白求恩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对方叫做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是一个名门闺秀,两人相识于英国爱丁堡。

虽然他们之间相差了有十多岁,白求恩33岁,弗朗西丝22岁,两人情投意合,在相处了三个月之后,就选择了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二年,白求恩夫妇离开了英国来到了美国底特律,他们在当地开了一家诊所。底特律的汽车产业十分发达,相应的从事汽车行业的工人数量也很多。

而这些人通常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白求恩给他们看病也从来不要求回报,经常免费给他们看病,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平静幸福的生活表象之下,婚姻的危机也在悄然酝酿,白求恩在美国开诊所期间得了十分严重的疾病——肺结核。

肺结核在那个时候被人认为是“不治之症”,并且传染力极强,所以为了不拖累妻子弗朗西丝,白求恩选择跟弗朗西丝离婚,好让她能够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

对于白求恩的这个提议,弗朗西丝自然是不愿意的,她想要跟白求恩共患难,可是在这件事上,白求恩却异常的坚持,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最终,在白求恩的坚持之下,弗朗西丝最终还是跟白求恩离了婚。

离婚之后的白求恩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一蹶不振,他独自回到了加拿大,住到了治疗肺结核最专业最前沿的特鲁多疗养院,在里面,白求恩专心接受治理。

为了治愈肺结核,白求恩主动提出可以用人工气胸治疗方法,而在那个时候,这个治疗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

白求恩很幸运,人工气胸治疗方法在他身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仅仅过了两个月,白求恩就康复了。

疾病治好了,挡在夫妻两人之间的阻碍自然也就没有了,心里还有彼此的两个人又选择了复婚,弗朗西丝重新回到了白求恩的身边。

此后几年,白求恩一直潜心钻研医术,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知识,他在医学界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知名的专家。

医生工作十分的忙碌,白求恩也是如此,繁忙的工作使得白求恩没有办法将精力时间花费在家庭上边,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在1933年的3月份,他们再次选择了离婚。

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1934年,白求恩转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圣心医院,主要负责的就是复杂的胸外科手术。

1935年,他以学者的身份来到了苏联,参加在此举办的国际生理学大会,也正是这趟苏联之行,让白求恩接触到了社会主义者团体。

从苏联回来之后,白求恩就开始参加了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小组,1935年10月,白求恩正式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白求恩就主动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提出了要来中国支援的请求。第二年,白求恩就携带着机械设备和药物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

他先是去了抗战的大本营汉口,随后又奔赴到了延安,开始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在延安,白求恩看到了简陋的医疗设备,他为这些战士们因为医疗条件有限而不能去接受好的治疗,从而贻误病情感到难过,所以他下定决心,要求去到前线组建医疗队,抢救伤员。

经过他的多次请求,中央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在前线的日子里,白求恩不间断的工作,不间断的进行手术,在他的治疗之下,重伤员在短时间内得以康复,能够重返一线战斗。

可惜天妒英才,白求恩却在一次手术中不小心割伤了自己,最后造成了感染。可即便如此,白求恩还是没有停下来去休息,他继续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挽救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事情越发不可控制,白求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了,在弥留之际,他写下了一封信,交给了聂荣臻元帅。

在信上,他不仅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将还能用得上的东西都留给了战士们;还请求聂荣臻拜托国际援华委员会可以给自己的前妻一笔生活费,分期支付也可以。

对于白求恩来说,他虽然跟弗朗西丝离婚了,但是在他的心中,始终没有忘掉妻子,他想要给妻子一些补偿。

最后,白求恩医生永远的长眠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我国也遵照他的遗愿将钱给了他的前妻。

结语:

1939年12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延安各界人士给白求恩召开了追悼大会,毛主席亲手写下了挽词和悼文。

作为一个外国人,白求恩丝毫没有利己的动机,他将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年做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在他的身上,流淌的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永远感念白求恩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白求恩   底特律   延安   妻子   苏联   加拿大   伤员   肺结核   临终   医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