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国官员在琉璃厂逛街,竟然买到了自己在清朝的殿试考卷……


此篇文章为今日头条首发文章,其他账号如出现相同文章,均为搬运

标题:《坚持与逆袭:林世焘的殿试之旅》

在20世纪初的北京琉璃厂,一位年近半百的民国官员闲逛街头。琉璃厂对他而言是个常去之地,因为他的工作常常让他有闲暇。在这里,他时不时与熟人寒暄,有时则驻足于地摊前,静观街头巷尾。然而,有一天,一件熟悉又陌生的折页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接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惊呼:“这不是我的殿试卷子吗?”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巅峰,一旦考完,试卷应被封存入库中。然而,清朝已不复存在,其众多珍宝都已散落至琉璃厂。这位官员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份珍贵的考卷,勾起了他的回忆,让我们回溯到了1904年的那个日子,那是光绪三十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在这场殿试中,许多人名垂青史,如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以及其他一些杰出的考生。而我们的主人公林世焘,是高中二甲的第二名,这便是他的考卷成绩。


八个阅卷官代表着光绪帝的眼光,他们在林世焘的试卷上都划下了圈,这八个圈把这份试卷直接推上了前十名的位置。整个殿试共有274名考生参加,而林世焘最终位列第五,可谓学富五车。

然而,鲜有人知道,当初进入这274人的大名单时,林世焘的名次是倒数第三,位列第272。这次殿试,实际上是林世焘惊人逆袭的开始。

林世焘(1865-1942),字昭彦,号次煌,出生于广西贺县。


他的父亲林肇元曾担任贵州巡抚。然而,在1886年,林肇元去世,那时林世焘年方21岁。三年后,由于他父亲的官职,林世焘被朝廷授予正三品荫生的封号,并被任命为知县。随后,他于光绪十六年通过顺天府的乡试,跻身内阁,官阶一路攀升至二品。

在光绪三十年,以湖南考生的身份,林世焘参加了会试,不过以第272名的成绩进入了殿试的大名单。虽然成功进入殿试,但其倒数第三名的成绩让他倍感沮丧,曾一度想要放弃。


幸运的是,林世焘的叔丈人是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得知侄婿准备放弃考试后,张之洞大怒,连发五封电报,要求林世焘务必参加殿试,并且要考入翰林院。

于是,在考试中,林世焘决定不墨守成规,大胆表现自己的见解,不论是政治、军事、财政还是教育,他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最终,他的逆袭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一幕,也让这次考试成为了他一生中的巅峰时刻。

谭延闿是这次殿试的第一名,他对林世焘的逆袭表示佩服,因此在民国时期,谭延闿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时,邀请林世焘担任行政院顾问。


林世焘的高中二甲第二名成绩也成为了他家乡广西贺县科举史上的最佳战绩。

然而,这段光辉的时光并没有延续太久,大清国很快灭亡。在朝代更替中,一大批有才干的官员被留用。在北洋政府时期,林世焘曾担任临时参议会议员。而在民国时期,他还担任过行政院顾问,并在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文史馆任职。

北洋政府的临时参议会议员是个相对较闲的职务,所以林世焘有时间去琉璃厂闲逛,并不时将自己的考卷带回家。


抗日战争期间,林世焘携家带口躲避在湖南湘潭。然而,1942年冬天,他因伤寒病

魔去世。

直到2016年,林世焘的幼子林松年先生将这张殿试卷原件捐赠回他父亲和祖父的故乡——广西贺县。

每当我们仔细观察这张考卷时,都会惊叹于其工整。这也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究竟是应试者亲手书写的,还是考完后由专人抄写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林世焘的家人,于是当他欣然带回考卷,向家人展示当年的手笔时,有个孩子好奇地问道:“这是您亲手写的吗?”


林世焘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

据说,在殿试当天早上,皇帝的考题送到后,考生们就开始构思、书写。这个过程漫长而辛苦,从清晨持续到夜幕降临。

林世焘在这次考试中的逆袭堪称惊世之举。他勇敢表达、大胆发挥,打破常规,最终获得了倒数第三名的位置,成为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学霸。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种考试,只要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发挥,都有逆袭成功的机会。


同时,林世焘也展示了一个官员应具备的品质:坚持不懈、奋发向上。他在考试中的努力和成功,既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辉煌篇章。这个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楷模。

导语:

1904年,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光绪三十年的中国上演。林世焘,一个出生于广西贺县的青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完成了一场逆袭。他从倒数第三的名次,一跃成为殿试的学霸。


这个故事不仅是一段令人振奋的历史,也是对坚持和奋发向上精神的嘉许。

观点性分析:

林世焘的故事鼓舞着我们,不论面对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敢于突破常规,就能够实现逆袭。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胜利,也代表了中国科举传统的辉煌。科举考试曾是中国几百年的选拔机制,强调了知识、才智和毅力。林世焘的逆袭故事,呼应了这一精神,也给予了后人坚持与努力的启示。

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或许不再有科举考试这样的方式,但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我们仍然可以从林世焘的故事中获得启发。


不断学习,坚持不懈,大胆发挥,都是通往成功的途径。林世焘的一生告诉我们,坚持与逆袭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敢于追求,就能够超越困难,取得卓越的成就。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值得每个人铭记于心。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琉璃厂   殿试   考卷   北洋   光绪   科举   广西   清朝   倒数   中国   民国   官员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