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

父母养育儿女,在延续自己血脉、获得陪伴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人体的自然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从婴幼儿的蹒跚学步,孩童时期的肆意奔跑。

青少年时期的好学向上,中年时期的成家立业,最后到垂暮晚年的天伦之乐。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与时间深度交融,具有一维性,自此不可复制不可重来。

养育孩子也是在这人生的某一阶段的“程序”,看着他从牙牙学语到勤学好问再到成为高知或者精英,这一路上的磕磕绊绊和酸甜苦辣都是“一次性”产物。

从幼时的一张白纸再到被画上多姿多彩的图画,孩子的个体品质也在这一件件小事中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每一位初为人父母的家长,都对孩子未来的“模样”有过畅享,外表的惊艳或美丽不过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希望孩子有善良、听话、孝顺、热情、外向等等个人品格上的成功。

但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外界的环境、自我的意识表达等等,有可能会让现实与想法呈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孩子培养的非常优秀,学习好、体质棒,走出门身上永远挂着“别人家小孩”的标签,正当父母满心欢喜,逢人便夸赞自己孩子的优秀。

给自己长面子,觉得晚年生活得到保障的时候,冰冷的现实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网友在上班期间,接诊了一个腿脚不利索,独自一人来医院看病的88岁的老人。

老人说着一口不流利的普通话,向网友重复着自己的诉求,而又因为老人身体等因素的制约,大家听了三遍才听明白,原来老人是因为在家里摔跤,把手上划了一条大口子,来医院就是想打一针破伤风。

但因为老人身上的伤口过于大了,只能进行简单处理,然后送往大医院进行治疗,且又因为老人是独身一人,所以主任只好给她儿子打电话,希望老人的儿子能来医院照顾一下她。

电话打通后,儿子表示会尽快赶到,直到两个小时后,医院也没有出现儿子的身影,且电话也无法拨通。

老人听闻后,无奈的表示,儿子根本不会来,因为自己当时来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告诉儿子自己受伤要去医院,儿子就稳坐在炕上,没有一点想要跟来的意愿。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也没了办法,最后直到网友下班,老人也没能等来她的儿子。

前不久,湖南千万富翁罗某忠在精神病院自缢身亡的消息,引发大众热议。一位明明生活可以过得好于大部分人的千万富翁,人到晚年为何最后会在精神病院自缢身亡?

引发众人不解。罗某忠最开始发家的第一桶金,是家里拆迁的补偿款,罗某忠用这笔钱,拉沙子、开中巴、办汽车修理厂,拼搏多年才积累了千万财富。

生活的富裕之后,就应该轮到延续血脉的问题了。62岁的他,早年期间育有一儿一女,经过多年的养育,儿子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原以为儿女长大之后,自己就能享享清福,等待儿女的照顾,没想到资产过户后的情况一落千丈。

多年的养育换来的是儿女的态度180度大转变,不仅对罗某忠的日常生活不闻不问,还经常来向他索要孙辈的抚养费,当他希望能有人承担自己的养老问题时,儿女都没有回应。

面对这样的落差,罗某忠一气之下要求儿女归还之前的欠款,还在多次商讨未果的情况之下,怒火攻心,打砸了儿子的家。

没想到儿子反手就是一个报警,并将罗某忠送进了精神病院,罗某忠多次解释自己没病,也没办法离开,日子一天天的折磨,在8月23日当天,深陷绝望困境的罗某忠在医院的厕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母养育孩子本就是天性,养育多年,最后希望能有儿女养老送终也并非难事,为何人生的最后总是不尽人意?

人到晚年,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儿女的孝心都是需要条件置换的。有句老话说的好“生恩不比养恩大”,养育多年,所付出的心血岂是一星半点?

所以子女不要再消耗父母的爱,却不想着反馈回去,无尽的索取最后品尝恶果的也只会是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父母   浑然不知   精神病院   不孝   晚年   出息   儿女   子女   多年   儿子   老人   情况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