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馔拾零·酒系列 南宋时的三种蜜酒配方

南宋时的三种蜜酒配方

汪鹤年

加曲法的推广使用,使蜂蜜酒的酿造工艺日益精进,到南宋时已呈现出百花齐放,风格各异的局面。仅成书于南宋末年的《事林广记》中,就收录了3种分别出自不同地区、不同传人的蜜酒配方。

  “霍清甫侍御常造”的蜜酒酿法是:“白沙蜜三斤、水一斗,同煎。入瓶内,候温,入细曲末二两、白酵二两,纸封口,放净处。春秋十日、夏七日、冬十五日,自然为上等好酒一斗。”据说,这种蜜酒如在夜深人静时喝上一二盏,便有“以助道力,兼除百病”之功。

  与之相比,流行于秦州、凤州、阶州等关中地区的“秦中蜜酝”的酿制似乎更为简便:“白沙蜜一斤,用面曲五两捶碎,熟汤四碗放冷,匀蜜曲,调同,入干净瓶器中,密封七日熟。”

  为增加蜂蜜酒的药用功效,时人还常常在酿制时加入一些药材。据说系长安道人传授的“蜜酝隔瓶香”就是一种极妙的药用佳酿,其配方中加入了官桂、胡椒、良姜、红豆、宿砂仁等中药材,在酿制时,先将上述等分药材研为细末备用。再将二斤半白沙蜜,加入一斗水中,慢火熬及百沸后,用鸡翎掠去浮沫,再熬至沫尽为度。然后,将熬下的蜜水,“依四时下之,先下前药末八钱,次下干曲末四两,后下蜜水”。再用油纸封好,并用五七重箬叶密封起来。这样,冬天大概要14日,春秋10日,夏7日便可以大功告成。

  这些蜜酒尽管酿法各异,但在必须用曲这一点上,却高度一致,可见,在酿制蜂蜜酒时用曲已成为惯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南宋   候温   关中   配方   砂仁   慢火   蜂蜜   药材   春秋   地区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