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晒留守女儿一年变化虐哭千万父母:不要错过陪伴孩子的有效期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用心陪伴的父母。

在孩子有限的成长期内,父母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别让这段有期限的时光,成为未来永远的遗憾。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看到一位爸爸晒出了留守女儿一年的变化。

第一则视频,拍摄于去年6月,女儿见到返乡的爸爸,立刻喜笑颜开,甜甜地喊了一声“爹爹”后,赶忙迎了上去。

随后,笑眯眯的女儿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拉住了爸爸的衣角,催促道:

“爹爹赶紧进屋,有蚊子。”

爸爸进屋后,女儿又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他的鞋穿脏了,蹲下身子就要帮爸爸换拖鞋。

这一系列的举动,别说是女孩的爸爸了,连网友的心都要融化了。

然而,当女儿留守一年后,再次见到爸爸时,很多事却变得不一样了。

一年的时光,让女儿成熟了不少。

见到爸爸时,女儿的小脸上也没有当初的兴奋了,天真的眼睛里只剩下陌生与疏离。

她甚至都没认出来眼前的人,就是她朝思暮想的爸爸。

在女儿的心里,爸爸与自己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她所熟悉的,是手机屏幕里的图像和声音,而非眼前活生生的人。

这一幕,让爸爸心痛不已,他写道:

“想了一晚上,不想让孩子继续做留守儿童,害怕最后钱没赚到,孩子也没陪好,接受贫穷与平凡,与自己和解了。”

为人父母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整天努力工作,想给孩子争一个美好的未来。

却因错过了陪伴的时光,到头来,成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

曾在《人民日报》上看过这样一种说法:

人的一生不过短短900个月,画一个30乘30的表格,只要一张A4纸就足够了。

在孩子上幼儿园前,你和他朝夕相处的时间是这样的:

当孩子上了小学,你能陪伴他的时间只剩下晚上,那么你们相处的时间大致是这样的:

当孩子上中学了,你能陪伴他的时间只有周末,那么你们相处的时间是这样的:

等孩子考上大学,每年你们相处的时间就只剩寒暑假: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时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无论你是不是怀有遗憾,它都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

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

有些爱,有些陪伴,错过一时,真的会错过一生。

之前曾在网上看过一首小诗,是个11岁的小女孩写的:

雪花是独一无二的

落雪的声音

如同两片叶子相撞

我拥着雪花

就像隔空拥抱着妈妈

原来,女孩的妈妈常年在外打工。

在女儿的心里,妈妈的陪伴就像雪花一样,只有到了冬天才能短暂地拥有。

而这,也是千千万万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正在面临的困境。

本应该是在父母怀中尽情撒娇的年纪,他们却只能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对着高高的摄像头,一声声呼唤着心底最渴望的人。

有个小男孩一边喊着“爸爸”,一边走进院子。

结果,一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他无助地朝摄像头说:“爸爸,我摔倒了。”

幻想着另一端的爸爸能伸出手,将自己揽在温暖的怀抱里。

妈妈返工后,留在家里的女儿对着摄像头关心地询问道:“妈妈,你到了吗?”

说完,眼圈就止不住地红了,她自言自语着:

“妈妈,你看我什么毛病啊?你刚走我就开始想你了。你开车要注意安全,你看谁家小姑娘和妈妈见面一年就一回呀,一年就一回......”

我想,这些孩子不是不知道父母的为难,生活的不易。

只是比起大大的房间、精致的玩具、香喷喷的零食而言,他们更想要的,其实是父母大大的拥抱,温暖的掌心。

还有叫一声“爸爸”、“妈妈”后,立刻能有人回应的那一声“哎,在呢。”

有这样一个视频:

妈妈要出去工作了,男孩死死揪着妈妈的衣领,整个人挂在妈妈的身上,声嘶力竭地喊着:“妈妈,你别走!”

旁人劝男孩说妈妈要出去赚钱,男孩仍不肯撒手,一遍遍说着:

“不要,不要,我不要钱我就要妈妈。”

妈妈说赚钱了才能带你玩这玩那,男孩却哭着说,自己以后再也不玩了。

对父母而言,放下工作,就养不起孩子;拿起工作,又抱不了孩子。

但对孩子来说,自己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装下爸爸和妈妈。哪怕日子苦一点,生活累一点,只要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就足够了。

《奇葩说》里,有段很戳心的话: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第20集,他会慢慢改变。

电视剧不看,可以补,但是我们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去的,1到20岁你不看,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孩子的生命里,出场顺序很重要。

钱可以慢慢赚,但孩子的成长一旦错过就不再来。

知乎上,有位妈妈向网友提问:“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特别排斥父母?”

没想到,下面很多父母都有过类似的困扰:

明明小时候,孩子总是整天围在自己身边,嘴里“爸爸”、“妈妈”地叫个不停,恨不得什么事都要与父母分享。

可为什么孩子渐渐长大了,反而和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呢?

其实,这正是因为陪伴的缺失。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当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没有出现,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你了。

这时候你再紧紧跟着,步步相逼,只会让孩子愈发抗拒而已。”

孩子的内心就像一座花园。

小时候,你没有给它埋下爱的种子,任凭黑暗滋生,它自然会杂草丛生。

作家刘娜分享过一个读者的故事:

读者和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则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可没想到,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老人告状,说孩子偷钱。

两人一合计,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这毛病不能惯。

于是,风尘仆仆赶回老家,狠狠打了孩子一顿。

结果,前脚刚回到城里,后脚又接到电话:“孩子去亲戚家玩,又偷了50块钱。”

读者和丈夫崩溃不已,向刘娜求助。

刘娜仔细询问后才发现,这孩子6岁前,一直是跟着爸爸妈妈生活,从未有过偷拿大人钱的先例。

直到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老人照料后,思念父母的孩子意外发现:

自己一“拿”家里的钱,爷爷奶奶就会气急败坏地给父母打电话。

次数多了,爸爸妈妈甚至能回来见他一面。

即使挨了揍,也觉得是值得的。

其实,最好的教育不是用嘴巴,也不是挥拳头,而是你在我在一直在。

别等到有一天,孩子关闭了那扇心门,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才觉得懊悔:

原来陪伴孩子,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一件多么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则视频:

教室里,一位舞蹈老师一边提着裙子,一边踮起脚尖,步态轻盈、动作优雅地在前面做着示范。

身后则跟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和她穿着白纱裙的爸爸。

视频中的爸爸说,那是女儿第一天学芭蕾舞,但有点拘束,很多动作放不开,爸爸便决定亲自上阵给女儿当陪练。

看到爸爸穿着裙子、笨拙地做着动作,女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紧张感也一扫而空了。

其实平日里,这位爸爸就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女儿。

他会因女儿的奇思妙想,陪女儿一起打扮成小怪兽的模样:

会给女儿花式扎小辫:

就连下楼倒个垃圾,也是满满的仪式感:

他说: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出现了许多乐趣。”

“我认为作为父母最大的幸福就是陪伴孩子,女儿成长的每一步,我都不想缺席。”

是啊,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爱最温情的承诺。

就像作家池莉说的:

“这就是自己带孩子的好处和幸福,没有错过孩子关键的第一步;

每一步都是惊喜,每一步都是第一个分享者,每一步都是属于我自己的宝贵财富;

当以后若干年里,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你以后,当你进入耄耋之年,一个人还能吃多少,穿多少?

唯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经历与记忆,一辈子,受用不尽。”

有些陪伴,不怕太长情,就怕等不起。

少赚的钱可以日后再补回来,但是陪伴孩子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少。

更何况,孩子其实要比我们想象中更能忍受生活的难。

对他们来说,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一切的困顿和穷苦都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

有一期《金星秀》里,演员朱茵谈到自己小时候家里是卖饼的,很多人下意识会觉得她的童年很辛苦。

但朱茵却笑着说,妈妈会将自己放在车里,推着一起去卖饼。

在她眼中,跟妈妈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模样。

童年得到的爱与陪伴,是一个孩子未来生活的光。

正是在这一分一秒的陪伴里,一餐一饭的温暖里,一牵一挂的麻烦里,孩子找到了通往阳光和自信最坚固的台阶。

美国临终关怀护士博朗尼·迈尔,总结了人们在生命尽头时最后悔的5件事。其中有一条特别扎心:

“希望当初没有花那么多精力在工作上。”

迈尔提到,这是她照顾过的每位病人都会说的话。

因为工作,很多人错过了孩子成长的乐趣,这让他们追悔莫及。

父母陪伴的“有效期”真的很短。

短到一转眼,孩子就不再时刻黏着你撒娇求抱抱,短到一瞬间,孩子留给你的就只有过年时的那几天团圆。

所以,请记得,再忙再累也要陪孩子长大,这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炫富。

点个赞吧,别让那些你答应带孩子去看的山海,承诺陪孩子经历的冒险,最终都只停留在想象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爸爸   女儿   父母   孩子   有效期   小时候   男孩   身边   妈妈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