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件文物亮相故宫博物院“茶·世界-茶文化特展”

9月1日,“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该展览以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立体展现穿越历史、连通地域、融合民族的中华茶文明。贵州省博物馆《贵州苗族图说》等5件文物亮相该展。

包括“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了解,“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以中国茶文化为切入点,共分“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茶韵绵长”四个单元,立体地展现出中华文明以茶为媒、交融互鉴的发展历程。展览展品总数达555件(组),其中包括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代表性藏品227件(组),展品年代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当代,展示茶文化数千年来发展、普及的历程。

此次参展的贵州文物包括《贵州苗族图说》民国印刷本、从江侗族青釉带柄陶茶罐、织金黑砂陶茶壶、明圆形锡茶壶、清停办贡茶碑拓片。

《贵州苗族图说》图文并茂展现民族文化

《贵州苗族图说》民国印刷本纵34.8厘米,横26厘米,是彩色石印本,无板框,分三册,共绘图65幅。(清)佚名绘,民国二年(1913年)印刷。印刷本单页用单线平涂手法绘制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态,双页是撰写的绘图说明,用简洁的文字讲述该民族的分布、渊源、语言、服饰、饮食、节日、居住、劳动、婚嫁、丧葬、宗教等习俗。

该画册采用单线平涂手法绘套色人物画,细腻逼真;行草字体的民族服饰、习俗文字介绍,概括精炼。通册画面色调和谐,鲜而不艳,笔力劲健。人物形象刻画生动自然,衣着不尽相同,神情迥异,其中几幅画中的舞者,姿态轻盈,神态自然。无论是从画面的设色作风与空间结构,或画中所蕴寓的审美情趣,都显示出地方文人画家尊重写实的作风,是一部珍贵的反映民族风情的绘画资料,反映了当时贵州各民族的物质生活、生产活动、礼仪风俗和民族信仰。

画册有这样的文字:“在威宁州,男子披草为衣,专与猓罗种土,每以油烧热茶,是故上山如猿猴也。”图绘一男子以白布头帕包首,双手执锄,身披草衣,脚穿青色阔腿裤,赤足的形象。仡佬族是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仡家人喜食油茶,饮油茶是仡佬民族传统的饮食习俗,同时也是仡佬族“三幺台”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贵州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李琬祎介绍,此本流传极少,因画本在民国初年曾以石印本小规模发行,在民间影响较大,故后人多称此类图书为《百苗图》。在陈浩《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各类印刷版本中,以《贵州苗族图说》为最早,且该书为彩色石印本,具有珍贵的版本学价值。绘画均一人一图,主题突出,人物着力表现各支系民族的具体特征,对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有重要的价值,是当时历史阶段苗族各支系服饰的真实记录,对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演变极具价值。

“从江侗族青釉带柄陶茶罐”里的饮茶史

该文物高8厘米,通长13厘米,口径4厘米,腹径6.7厘米,底径4.1厘米,产地为黔东南州从江县,茶罐敛口有流,口沿下向内微收,椭圆腹,平底。腹上部一侧有一柱形长柄,腹部向下有多道弦纹。茶罐自口部向下施青绿色釉,釉色由深至浅,由厚渐薄,茶罐靠底部未施釉,露灰白色陶胎。生产于1940年前后。

从江县洛香镇陶器工厂烧制的土陶茶罐是当地侗族敬神烧茶的用具。侗族民族民间节日众多,有祭萨、吹笙踩堂、抬官人、打秋千、鼓楼抢鸡、吃相思、演侗戏、斗牛等节日活动。侗族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一天之中,不分早晚,随时都可以制作。从配料准备,茶汤煮制到敬茶用茶,打油茶的整个过程都是充满仪式感的,必须由家中主妇或指定女性主持。结婚生子要打油茶;连祭祀女神萨岁的贡品里,也少不了特别的油茶;油茶待客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

“织金黑砂陶茶壶”折射丰富茶文化

该文物为黑砂陶,高10.5厘米,通长17.5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7.1厘米,产地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出产于清末民初。

茶壶为六方棱形,平底,长流,带把。茶盖上有一螭头钮。茶壶通体黑色无釉,壶肩和器足边沿阴刻连续回纹带,腹部左右两边浅刻隶书“气味清香”四字,壶外底部中心有两枚方形印记,一为“洋水制造”,一为“周吉囗坤”。

此茶壶是用织金当地黑砂泥土作坯烧制而成,旧称“平远壶”。据了解,黑砂陶是贵州传统的制陶技艺,至少已有350余年的历史。清康熙四年,建平远府(即今织金),以此为名的平远锅驰名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织金砂陶”从原料加工至成品须经过70余道手工工序,于2007年入选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砂陶密度高,耐高温,原料细腻,用来储藏食物不易腐烂,用其炖肉食品及各种名贵菜肴,其味清香而不易变质,用作沏茶或煎中药,当地群众认为有助于茶味及药效。因当地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茶文化,故砂陶茶具十分常见。

“明圆形锡茶壶”现今茶壶形制的定型

该文物于1954年在盘州市粮仓工地出土,通高9.1厘米,圆口,口大,圆肩,鼓腹,壶嘴细长,流简洁,耳状把手,平底,圈足,带平顶圆盖,盖有孔,素面,整体风格简洁质朴。

明代是茶壶造型的成熟期,由于饮茶方式和人们审美的变化,明代茶壶与唐宋茶壶在器型和功能上发生很大变化,较之唐宋执壶,明代茶壶器型上变矮,鼓腹,口变大。功能上由煮茶、煮水变为泡茶,故而口变大,易于放置茶叶,体积变小,易于保持茶香,明张谦德《茶经》说:“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容一两升足矣。”许次纾《茶疏》说:“其(茶具)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小茶壶的出现已经成为明代茶壶变化的一大特点。现今茶壶的形制基本在明代定型,仅在质地、大小、局部结构上有所变化。

“清停办贡茶碑拓片”背后的云雾贡茶故事

该拓片长146厘米宽71厘米,拓片内容为“停办贡茶碑”,石碑位于黔南州贵定县平伐镇仰望村,亦称“仰望贡茶碑”,当地百姓称“茶叶碑”。该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青石质,圆首形,局部有破损,碑文以楷书阴刻,全文共266字,记载了当年发生在贵定县的一件关于茶贡的事件,由于当地茶树焦枯,无一株发芽,官府巡查后上报朝廷发布告文免其茶贡,当地苗民将告文刻成石碑立于寨中。

贡茶制度在唐代正式形成并发展,唐代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朝廷择定茶质优异的州定额纳贡;二是选择适合茶树生长且交通便利之地设立贡茶院专门制作贡茶。宋代贡茶制度基本沿袭唐代。明代朱元璋下令罢造团茶,以茶芽进贡,同时由地方向民间购买土产,土贡费用每年在田赋项目下支出和开销。清代沿袭明制,并将贡茶制度范围进一步扩大。

贵州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沈飘飘介绍,碑文所述贡茶为贵定云雾茶,产于贵定云雾山、阳宝山周边。云雾茶作为贡茶肇始于唐,兴于宋,明清闻名于全国。《贵州古代史》一书中载:“隋置宾化县于大平伐司……唐贞观间,移故宾化县。”又有:“长官司土官来朝,贡马及方物”。宾化即现今贵定县云雾镇。另唐朝陆羽《茶经·茶之出》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证明唐代云雾山产茶,并作为贡物进贡朝廷。宋时茶叶突破“方物”这一界限,成为单独的地方贡品,对于茶叶发展具有突破性,这一时期还在遵义、桐梓等地设立了茶马交易场,用黔茶换取西藏、青海的马匹,促进了边疆贸易。明清时期云雾茶已声名大噪,明万历《贵阳府志·食货卷》载:“黔省各属皆产茶,独贵定云雾山最有名。”清康熙《贵州通志》载:“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在中国的名茶中有碑刻记载的相对较少,贵定仰望停办贡茶碑作为其中之一。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图/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编辑/赵怡

视觉/刘立超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贵州   织金   侗族   苗族   贵州省   贵定   油茶   茶壶   明代   云雾   文物   茶文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