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睡前最养人的1个习惯,坚持1个秋天,湿气没了阳气足了不怕冷了

泡脚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的养生基因。每一个中国人都相信,坚持泡脚的自己,一定会在健康上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的不说,泡脚确实很养人:


①养脾胃。不经过脾胃,就不会伤害脾胃。避免了用药的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对脾胃的刺激。毕竟“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当然就不吃药。


②养心神。不用喝难入口的药,心理上就接受了很多。你乐意做的事情,一定就会做得很好,在健康这件事上也是。


③养精力。一个盆子,一壶热水,小小一方地,足矣。不麻烦也不耗力气。除了双脚不能动,刷剧、看书、玩手机,都不耽误。


因此,泡脚也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泡脚,不能乱来


泡脚,在中医里,叫做药浴,和喝药开方子一样,不能乱吃药,也不能乱泡脚。


比如现在流行的,艾草泡脚,阴虚火旺的人用了,是会伤津上火的。如果再出了大汗,很容易眩晕、心悸。


泡脚,泡对了是养生,泡错了,就可能给自己找病。


今天,推荐一点家常的,厨房里就有的泡脚方给大家。


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泡对,泡好,泡出健康。



上火、怕热的人怎么泡?


方子:1勺盐。


大家都知道泡脚可以暖身子,那泡脚能不能降火呢?可以的。


大家都知道葱、姜、蒜、辣椒和花椒是药,很少有人知道盐也是药。


用盐泡脚,主要是看中了它能下火,虚火和实火都能解。


盐,味甘咸,性寒。《本草纲目》里说盐:“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


盐性寒,降实火。咸是入肾的,涵养肾水,灭虚火。


秋天你但凡是有点上火,分不清虚火实火,怕弄错了,不知道如何调理,就在晚上的泡脚水里加一勺盐。


既不用担心吃寒凉的药伤脾胃,也不用担心辩证错了。


泡着泡着,你会发现自己,嘴巴不生疮了,心里不躁了,舌头没那么红了。


秋天那一股容平的劲儿就找到了。




失眠的人怎么泡?


方子:10克酸枣仁(单次)。


因为酸枣仁的外壳比较硬,所以我一般早上出门之前,提前用开水把酸枣仁泡上。


晚上要泡脚的时候,直接加开水,等水凉的时间里,在水面上方熏蒸一会儿,待到水温差不多的时候,再把脚放进去泡。


秋天的觉,一定要睡得香才行。因为秋主“收”,睡不着阳气就收不进去,秋天收不好,冬天免疫力低下,病痛不断。


酸枣仁的酸主收敛,能安定心神,喝可以,泡脚更不错。


特别是入睡困难的人,用酸枣仁泡脚,可以辅助你入睡,也不会让你产生药物依赖。吃过褪黑素的人一定都知道,这类东西,只会越吃越多。


加上泡脚,全身气血循环加速,同时解除疲乏。这一觉,你一定会睡得很香很香。




体质弱,易生病的人怎么泡?


方子:1把枸杞(单次)。


枸杞煮水20分钟,等水变成淡淡的红色,再泡。


在每晚的泡脚水里加点枸杞,是最适合我们这类普通人的秋季“进补”。


枸杞子,性甘平,温润而滋补,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像很多人虚不受补,不敢吃什么补品,但身体又不好,天气一冷就感冒生病。


这种人,枸杞泡水喝是不行的,容易上火,泡脚才是合适的。


脾胃没有负担,也就不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从今晚开始,每天泡脚的时候加点枸杞,到白露、秋分,你会发现自己的体质变好了。


也许是吹风了但没感冒,也许是今年没咳嗽,也许是对降温不那么敏感了。


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还有这7种常见情况





阳气不足、怕冷、生冻疮——姜或者艾叶,温阳散寒。姜要拍碎,或者切片。

宫寒、痛经——花椒,1小把。

受寒、鼻塞——葱+姜,1小把。姜要拍碎,或者切片。

月经结块、黑眼圈——红花10g,化瘀通堵。不是藏红花,就是普通红花。

痰湿、肥胖——温胆汤,“千古祛痰第一方”。

上热下寒——肉桂,1小片,引火下行。

湿疹、痱子——藿香正气水,1小瓶,去湿和中。



虽然有这么多办法,在大多数时候,我泡脚,还是一盆热水足矣。


天气渐凉,每晚用热水给身体加热一次,出点儿汗,就是在驱赶邪气。


鼻炎、痛经、失眠这些症状消失,也正是阳气恢复,邪气排出的结果。


不能煮的时候,可以用开水闷泡,给盆儿盖上就行。



泡脚的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话,热水要没过三阴交,三阴交暖了,下半身就暖了。泡的时候,再用热水搓搓膝盖, “心膝相通”,促进膝盖部位气血的流通,对养护心脏有好处,冬天不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


2. 太饱太饿时都不适合泡脚。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


3. 一定不要出大汗,只需要身上感觉有点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如果你一泡就大汗淋漓,一是建议你把水温降低,二是建议你日常打打八段锦,先把气养起来。


4. 时间:孩子不超过20分钟,大人不超过30分钟。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仅作参考。



5.洗澡和泡脚。先洗澡,再泡脚,因为洗澡的温度一定是低于泡脚的温度的。当泡脚打开毛孔之后,又去洗澡,容易寒湿入里。


6. 孩子的脚丫没有发育完全,水不能太烫。孩子的足部还处于发育中,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我们用过热的水给小儿洗脚或烫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可能形成扁平足。


7.太小的孩子不建议经常泡脚。如果要保健泡脚,三岁以上再考虑。三岁以上的孩子,一周一次到两次就可以了。


如果是刚刚受寒,那么不管白天晚上,及时泡一泡,驱寒效果都很好。



不能泡脚的3类人


1. 孕妇泡脚,用方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用方。孕妇最好的泡脚方,就是一盆干净的热水。


2. 糖尿病人不要泡。糖尿病人下肢难正确感知水温,易烫伤。


3. 静脉曲张患者不适合,过冷过热都会加重静脉曲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阳气   养人   虚火   方子   秋后   湿气   脾胃   枸杞   水温   热水   秋天   习惯   情况   孩子   酸枣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