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的有趣故事知多少?探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

交汇点讯 9月18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主办,新江苏·中国江苏网承办的2023“博物知旅”融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风光绮丽的南通濠河北畔,馆藏珠算文物史料1万余件。中国最早记载珠算的是哪本书?最早绘有算盘图的名画是哪幅?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馆长王海明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讲述了许多关于珠算的有趣故事。

1976年3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发掘出西周王朝早期宫室遗址,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90粒陶丸,分青黄两色,其中青色20粒、黄色70粒,陶丸浑圆形,直径一般为1.5至2厘米之间。考古学者认为,这是西周时代作计算用的算珠。

王海明表示,如果此说成立,我们可以推断远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已用圆珠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了,这也使得后人发明珠算成为了可能。当然,周人是如何使用这些陶丸计算,尚待进一步考证。

中国现存最早记载“珠算”一词的书为《数术记遗》,卷首题为“汉徐岳撰,北周汉中郡守、前司隶臣甄鸾注”,也就是说为东汉徐岳所撰、北周甄鸾注解。

关于“珠算”的原文是:“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也。”由于《数术记遗》中对珠算算法介绍得极为简单,没有附图,注文也不够详备,珠算史研究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说明和推想图,这也是今后需要珠算史研究者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最早绘有算盘图的名画为《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作品。这幅画生动再现了当时京城人民的生活、生产、商业贸易的面貌,由此又反映出了时代的经济状况和政治背景等。

王海明指着画卷的最左端有一家称作“赵太丞家”的药铺告诉记者,药铺柜台上放着一把算盘,算盘右边堆着账簿,也可能是积存的药方。

药店计价的店员在计价时,先将每味药的重量与单价用乘法心算算出,然后迅速地随手加在算盘上,而累计成总价。算盘之所以是中药店里不可缺少的营业工具,道理就在这里。

《清明上河图》虽出于宋代,但这幅画中所表现的算盘,并不一定就是宋代的产物。因为在绘画中,尤其是像《清明上河图》这样如实反映人民生活的图画中,所描绘出的一种工具,必然是在这张画作成相当长的年代以前,早就出现了的。北宋之前50多年是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还谈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可以推断《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显然是在唐末以前便已经出现了。

在珠算历史上,出现了哪些杰出人才呢?据介绍,明朝的程大位可算是历史上伟大的珠算家。

程大位是安徽休宁率口(今安徽屯溪市)人,生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卒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他自幼颖悟过人,诗词文章、书法篆刻,无不精通,但他更长于算学。20岁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收集了大量的古算书,并遍访名师。40岁左右,他弃商返乡专心著述,60岁时,完成珠算杰作《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算法统宗》是一部集各种算理算法之大全的珠算著作,是一部兼有教科书、工具书及实用手册等诸多功能的雅俗共赏、趣味盎然的珠算科普著作。

《算法统宗》自1592年5月在他的家乡正式刊行面世后,在国内外畅销百余年而不衰。这部珠算巨著,奠定了程大位在我国乃至世界珠算史上“珠算大师”的地位。

至今最早出现算盘图的儿童读物为明初期 (1371年) 刊印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这是一本看图识字的儿童读物,四字一句,图文对照,书中刊有一幅算盘图,图上画的是梁上二珠、梁下五珠的十档算盘。在儿童看图识字的读物中绘有算盘图,这说明算盘在明初是民间通行的算具,而不是陌生的新事物。

珠算博物馆内的藏品除了能够展示古人的智慧,也蕴含着当代的人文情怀。“镇馆之宝”是重达3吨的紫檀大算盘,长七米八,高一米八,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把紫檀大算盘。

据介绍,博物馆之所以要制作这样的算盘,就是要让后人永远铭记祖先的伟大发明创造,让他们继续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珠算文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珠算   博物馆   北周   儿童读物   交汇点   南通   药铺   算盘   中国   算法   有趣   专题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