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园“小学化”亮黄牌

热评

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28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我国通过专门立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8月29日《扬子晚报》)

曾几何时,幼儿园“小学化”并不少见。要么是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业知识,片面追求幼儿知识储备、学业技能“超出常人”;要么是集中授课、集体教学,过于强调对儿童进行机械训练和填鸭式教学;要么是依据“拼说读写算”来评价儿童,以分数论优劣、论高低……这些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上的“揠苗助长”现象,正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典型表现。

以上种种,看起来是“赢在起点”的超前之举,实际却是续凫断鹤的“违规”之行。一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就像数学里的正方向线段,儿童身心发展是循序渐进、有先后顺序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如果一味求快,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有可能挫伤儿童学习兴趣,成效反而南辕北辙。二来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幼儿教育侧重引导与激发,义务教育侧重传递与创造,二者承前启后,互有关联。如果幼儿教育小学化,其产生的后果要么是小学阶段重复教学,浪费教育资源;要么是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提前,长此以往,将陷入恶性循环。

存在并非合理。在教育焦虑、攀比心理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下,“赢在起跑线”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一些幼儿园、教育机构借机突出比较优势和宣传招牌,以此谋求更多经济效益和市场口碑,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说到底,幼儿园“小学化”是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种乱象。此次学前教育法草案规定“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课程”,正是一种纠偏,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亮出了“黄牌”。有了这张牌,幼儿教育就有了回归“正规”的指向标与导航仪,儿童也就有了“什么年纪就干什么事”的机会与可能。当然,要保证幼儿园“去小学化”,强化监管必不可少,不妨配套多种惩戒措施,确保长治久安。

(庹亚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幼儿园   揠苗助长   小学   幼儿教育   黄牌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学业   身心   阶段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